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彦婷专利>正文

一种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62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包括急救装置主体、检测台、护理床、急救呼吸器和主控箱,急救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台,检测台的正面右侧嵌入连接有控制台,检测台的顶端搭接相连有护理床,护理床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急救呼吸器护理床的两端活动连接有档壁,检测台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主控箱,主控箱,能够根据老人身体情况自行控制调节对老人进行较为简单的急救工作,并第一时间提示通知周边医护人员前往治疗,体现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定位枕,能够有效确保其摆放后部位的稳定,同时也便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拆卸清洗工作,确保使用洁净,传感腿垫,体现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监测性,在未来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An emergency nursing device for the elder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
本实用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急救护理学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的一门学科。急救护理学确定了急救护理实践的角色、行为和过程。它已经成为护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专业。现有的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其本身在使用时仅限于对老人在睡眠时的身体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数据进行存储便于医护人员查看工作,实用性较差,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后,装置自身无法采取任何急救手段,患者只能等待医护人员赶到进行救援,从而耽误大量时间对患者构成一定程度的生命威胁。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实用性较差,装置自身无法采取任何急救手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包括急救装置主体、检测台、护理床、急救呼吸器和主控箱,所述急救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正面右侧嵌入连接有控制台,所述检测台的顶端搭接相连有护理床,所述护理床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急救呼吸器,所述急救呼吸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氧气罩,所述氧气罩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柔性棉,所述急救呼吸器的左端搭接相连有通氧管,所述通氧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呼吸器,所述急救呼吸器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电动合页轴,所述护理床的两端活动连接有档壁,所述检测台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主控箱,所述主控箱的左端搭接相连有氧气罐。优选的,所述检测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四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检测台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护理床安装柱,所述检测台的右端中间嵌入连接有蜂鸣器安装槽。优选的,所述护理床的顶端左侧中间紧密贴合有定位枕。优选的,所述主控箱的顶端中间搭接相连有传感腿垫。优选的,所述急救呼吸器由左侧的氧气罩、氧气罩右端的柔性棉、氧气罩左端中间的通氧管、通氧管右端的呼吸器和底端的电动合页轴共同组成。优选的,所述主控箱与左侧的氧气罐、顶端的传感腿垫和右端的蜂鸣报警器共同组成一个实时检测急救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急救呼吸器,通过主控箱启动急救呼吸器,通过其底端的电动合页轴带动其顶端的氧气罩进行活动,将老人头部进行包裹,之后氧气罐上的阀门会自动打开,并通过通氧管将其内部氧气传输至呼吸器,通过呼吸器对氧气罩内的老人进行供氧急救,等待医护人员赶到,一定程度的保证了老人安全。2.该种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主控箱,当主控箱控制急救呼吸器与氧气罐对老人采取进行措施后,则会对其右侧的蜂鸣报警器进行控制,发出相应急救音,提示周边医护人员前往治疗,并通过主控箱内设置的信息传输器,会将数据传输至医院电脑内提示医护人员前往进行急救工作,体现了本技术的提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急救装置主体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检测台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急救呼吸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急救装置主体,2、检测台,201、固定板,202、万向轮,203、护理床安装柱,204、控制台,205、蜂鸣器安装槽,3、护理床,4、急救呼吸器,401、氧气罩,402、柔性棉,403、通氧管,404、呼吸器,405、电动合页轴,5、挡壁,6、定位枕,7、主控箱,8、氧气罐,9、传感腿垫,10、蜂鸣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包括急救装置主体1、检测台2、护理床3、急救呼吸器4和主控箱7,急救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台2,检测台2的正面右侧嵌入连接有控制台204,检测台2的顶端搭接相连有护理床3,护理床3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急救呼吸器4,急救呼吸器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氧气罩401,氧气罩4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柔性棉402,急救呼吸器4的左端搭接相连有通氧管403,通氧管40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呼吸器404,急救呼吸器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电动合页轴405,护理床3的两端活动连接有档壁5,检测台2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主控箱7,主控箱7的左端搭接相连有氧气罐8。优选的,检测台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1,固定板201的底端四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02,现有的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其本身大多为固定结构,其本身不可移动,从而导致医护人员在将老人转运至病床进行治疗时存在一定的工作麻烦和危险系数,通过固定板201底端的万向轮202能够有效解决急救装置主体1本身灵活性较差问题,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老人的治疗工作,体现了本技术的灵活性。优选的,检测台2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护理床安装柱203,检测台2的右端中间嵌入连接有蜂鸣器安装槽205,医护人员可通过护理床3底端设置的插接槽,将其与检测台2上的安装柱203进行相互对接,并通过按压护理床3,使得安装柱203两侧的伸缩卡头快速收入其内部后弹出,与插接槽内的卡槽相互卡接,确保安装牢固性,同时便于医护人员的拆卸安装工作,体现了本使用新型的拆装性。优选的,护理床3的顶端左侧中间紧密贴合有定位枕6,通过定位枕6能够有效限制老人在熟睡时头部的活动范围,并通过定位枕6底端设置的魔术贴钩能够有效确保其摆放后部位的稳定,同时也便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拆卸清洗工作,确保使用洁净,避免造成细菌滋生对抵抗力较差的老人造成感染,体现了本技术的实用性。优选的,主控箱7的顶端中间搭接相连有传感腿垫9,通过传感腿垫9能够对老人腿部进行限位,同时能够对其腿部起到一定的支撑护理作用,提高急救装置主体1本身的舒适度,并通过传感腿垫9内安装的脉搏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能够在老人熟睡时对其身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数据进行记录,确保老人睡眠时身体安全,避免出现意外事故,体现了本技术的监测性。优选的,急救呼吸器4由左侧的氧气罩401、氧气罩401右端的柔性棉402、氧气罩401左端中间的通氧管403、通氧管403右端的呼吸器404和底端的电动合页轴405共同组成,当传感腿垫9在监测老人身体状况出现异常后,主控箱7会第一时间启动急救呼吸器4,通过其底端的电动合页轴405带动其顶端的氧气罩401进行活动,将老人头部进行包裹,之后主控箱7会对其左侧的氧气罐8进行控制使其打开,并通过通氧管403将其内部氧气传输至呼吸器404,通过呼吸器404对氧气罩401内的老人进行供氧急救,等待医护人员赶到,一定程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包括急救装置主体(1)、检测台(2)、护理床(3)、急救呼吸器(4)和主控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台(2),所述检测台(2)的正面右侧嵌入连接有控制台(204),所述检测台(2)的顶端搭接相连有护理床(3),所述护理床(3)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急救呼吸器(4),所述急救呼吸器(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氧气罩(401),所述氧气罩(4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柔性棉(402),所述急救呼吸器(4)的左端搭接相连有通氧管(403),所述通氧管(40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呼吸器(404),所述急救呼吸器(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电动合页轴(405),所述护理床(3)的两端活动连接有档壁(5),所述检测台(2)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主控箱(7),所述主控箱(7)的左端搭接相连有氧气罐(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包括急救装置主体(1)、检测台(2)、护理床(3)、急救呼吸器(4)和主控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台(2),所述检测台(2)的正面右侧嵌入连接有控制台(204),所述检测台(2)的顶端搭接相连有护理床(3),所述护理床(3)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急救呼吸器(4),所述急救呼吸器(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氧气罩(401),所述氧气罩(4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柔性棉(402),所述急救呼吸器(4)的左端搭接相连有通氧管(403),所述通氧管(40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呼吸器(404),所述急救呼吸器(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电动合页轴(405),所述护理床(3)的两端活动连接有档壁(5),所述检测台(2)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主控箱(7),所述主控箱(7)的左端搭接相连有氧气罐(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1),所述固定板(201)的底端四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婷
申请(专利权)人:王彦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