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火滤烟智能艾灸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605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明火滤烟智能艾灸仪,它解决了现有产品进气风量手动调节、操作麻烦等问题,其特征在于:盖底(11)的左侧设置了由进气槽(8)、气槽盖(10)、线圈座(7)和电磁线圈构成的风量自动控制装置,电磁线圈座(7)固定安装在气槽盖(10)上,两只线圈(13)分别安装在电磁线圈座(7)两端的圆柱筒内,两只磁铁(14)则分别与气槽盖(10)两端设置的进气管口相对应,并在磁铁底部设置了弹簧,在灸盖顶部面板(1)上增设了设置按键,实现自动调节进气量和排气量,从而实现艾灸仪全自动控制,底座硅胶圈(28)底面可随人体表面变化,避免了使用者需要根据不同部位而更换。

An intelligent moxibustion instrument for filtering smoke with open f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明火滤烟智能艾灸仪
本技术属于艾灸理疗器具,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明火滤烟智能艾灸仪。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伴随着高压力的生活,各类病痛及现代病也不断涌现,目前临床多用艾条和普通灸具、灸盒、灸衣来进行艾灸保健,艾条和普通灸具、灸盒、灸衣使用起来烟雾大,污染严重,个人很难完成、温度不好控制、掉灰烫伤等弊端,从而影响其推广应用。因此申请人于2017年11月23日向贵局申请了专利号为ZL201721577595.2的智能艾灸仪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其进风量是由档位开关和进气挡风道构成,其进风量的大小不仅需要依靠手动调节,而且因档位设置调动范围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随意自动调节的需求;中部艾柱支撑套直接直接放置在滤芯筒内,使用后清理艾柱残余灰垢时艾柱支撑套容易脱落;底部硅胶套为凹型和平底两种形式,使用在肢体不同部位需要更换不同形状的硅胶套,给使用者增加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专利号为ZL201721577595.2的智能艾灸仪存在的问题为市场提供的一种结构更加科学、调节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的明火滤烟智能艾灸仪。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明火滤烟智能艾灸仪包括由面板、LCD显示屏、按键、灸盖外壳、集成电路板、电池、散热风扇、盖底、USB接口、风扇套、隔热电木座和密封硅胶圈构成的灸盖和由灸体外壳、滤芯筒、两只环氧圈、滤芯盖、艾柱支撑套、过滤网、底座和底座硅胶套构成的灸体组成的艾灸仪、遥控器和固定带等部件,在灸盖盖底的一侧设置了由进气槽、气槽盖、线圈座、电磁线圈和弹簧构成的风量自动调节装置,线圈座固定安装在气槽盖上,两只线圈分别安装在线圈座两端的圆柱筒内,线圈上方安装介子,电磁线圈的两只磁铁则分别置于气槽盖两端进气管口内设置的弹簧上方。在盖底顶部安装了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的上方设置了LCD显示屏和按键,在集成电路板与盖底之间的前部安装电池,后部通过电扇套安装了散热风扇,灸盖外壳顶部设置了透明面板,前侧壁设置了USB接口插孔,后壁和左右侧壁均设置了气孔,通过下口螺纹与盖底拧成一体,在盖底的底面设置了安装隔热电木座的圆环形接口,两者之间通过密封硅胶圈密封。所述灸体外壳底部固定安装滤芯盖,内装滤芯筒,在滤芯筒内壁上设置了固定艾柱支撑套的凸型环齿,艾柱支撑套上下檐口分别设置了阻燃耐热上环氧圈和阻燃耐热下环氧圈,上下环氧圈边沿设置了与滤芯筒内壁设置的凸型环齿相配合的凹型环齿,可避免清理艾灰时将艾柱支撑套倒出。底座中心设置了安装过滤网的圆孔,固定安装在灸体外壳下方设置的滤芯盖上,灸盖与灸体之间通过卡扣旋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艾灸仪既可由设置在灸盖顶部面板的电源按键、设置按键、“-”号按键和“+”号按键进行手动控制,又可采用遥控器进行远程控制。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燃烧腔的滤芯筒内填充材料为活性炭纤维毡和活性炭海绵,底座硅胶套的内壁结构利用褶皱工艺制作而成,底面因受力不均原理可随人体表面发生变化,实现一种硅胶套适用人体不同部位,可减免频繁更换的麻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结构更加合理、调节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而且保持传统工艺制作的艾柱采用点火燃烧的方式艾灸理疗、又采用现代科技把艾柱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净化无公害处理,可调和人体阴阳平衡,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温阳补虚,补中益气,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强身益寿等功效,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种更加优质的艾灸理疗、保健服务。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零部件组装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面板,2为LCD显示屏,3为灸盖外壳,4为集成电路板,5为电池,6为散热风扇,7为线圈座,8为进气槽,9为介子,10为气槽盖,11为盖底,12为USB接口,13为线圈,14为磁铁,15为风扇套,16为隔热电木座,17为密封硅胶圈,18为滤芯筒,19为上环氧圈,20为下环氧圈,21为装饰圈,22为灸体外壳,23为艾柱,24为艾柱支撑套,25为滤芯盖,26为过滤网,27为底座,28为底座硅胶套,29为底座带耳,30为电源按键,31为设置按键,32为“-”号按键,33为“+”号按键,34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明火滤烟智能艾灸仪包括由面板1、LCD显示屏2、按键、灸盖外壳3、集成电路板4、电池5、散热风扇6、盖底11、USB接口12、风扇套15、隔热电木座16和密封硅胶圈构成的灸盖和由灸体外壳22、滤芯筒18、两只环氧圈、滤芯盖25、艾柱支撑套24、过滤网26、底座27和底座硅胶套28构成的灸体组成的艾灸仪、遥控器和固定带等部件,在灸盖盖底11的一侧设置了由进气槽8、气槽盖10、线圈座7、电磁线圈和弹簧构成的风量自动调节装置,线圈座7固定安装在气槽盖10上,两只线圈13分别安装在线圈座7两端的圆柱筒内,线圈上方安装介子9,两只磁铁14则分别置于气槽盖10两端进气管口内设置的弹簧上方;在盖底11顶部安装了集成电路板4,集成电路板4的上方设置了LCD显示屏2和按键,在集成电路板4与盖底11之间的前部安装电池5,后部通过电扇套15安装了散热风扇6,灸盖外壳3顶部设置了透明面板1,前侧壁设置了USB接口12插孔,后壁和左右侧壁均设置了气孔34,通过下口螺纹与盖底11拧成一体,在盖底11的底面设置了安装隔热电木座16的圆环形接口,两者之间通过密封硅胶圈17密封。所述灸体外壳22底部固定安装滤芯盖25,内装滤芯筒18,在滤芯筒18内壁上设置了固定艾柱支撑套24的凸型环齿,艾柱支撑套24上下檐口分别设置了阻燃耐热上环氧圈19和阻燃耐热下环氧圈20,上下环氧圈边沿设置了与滤芯筒18内壁设置的凸型环齿相配合的凹型环齿,底座27中心设置了安装过滤网26的圆孔,固定安装在灸体外壳22下方设置的滤芯盖25上,灸盖与灸体之间通过卡扣旋紧连接。所述艾灸仪既可由设置在灸盖顶部面板1的电源按键30、设置按键31、“-”号按键32和“+”号按键33进行手动控制,又可采用遥控器进行远程控制。所述过滤燃烧腔的滤芯筒18内填充材料为活性炭纤维毡和活性炭海绵,底座硅胶套28的内壁为褶皱结构,底面可因受力不均而随人体表面发生变化,实现一种硅胶套适用不同人体部位艾灸,从而可减免患者频繁更换底座硅胶套的麻烦。实施本技术时,首先将艾灸仪的灸盖自灸体上拧下,点燃艾柱23,将其放置在艾柱支撑套24内,然后将灸盖与灸体拧为一体,即可根据理疗者的需要,将艾灸仪座体硅胶套28放置到需要理疗的人体部位,利用设置于底座27两侧底座带耳29的魔术贴橡筋带或粘胶圈等固定在理疗者的身体上。然后按下灸盖顶部面板1上的电源开头按键30或遥控器开关打开电源,散热风扇6开始工作,将艾柱14燃烧过程中的烟雾自滤芯筒18内装填的活性炭过滤纤维和活性炭过滤棉过滤后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明火滤烟智能艾灸仪,它包括由面板(1)、LCD显示屏(2)、按键、灸盖外壳(3)、集成电路板(4)、电池(5)、散热风扇(6)、盖底(11)、USB接口(12)、风扇套(15)、隔热电木座(16)、密封硅胶圈构成的灸盖和由灸体外壳(22)、滤芯筒(18)、两只环氧圈、滤芯盖(25)、艾柱支撑套(24)、过滤网(26)、底座(27)、底座硅胶套(28)构成的灸体组成的艾灸仪、遥控器和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在灸盖盖底(11)的一侧设置了由进气槽(8)、气槽盖(10)、线圈座(7)、电磁线圈和弹簧构成的风量自动调节装置,线圈座(7)固定安装在气槽盖(10)上,两只线圈(13)分别安装在线圈座(7)两端的圆柱筒内,线圈上方安装介子(9),电磁线圈的两只磁铁(14)则分别置于气槽盖(10)两端进气管口内设置的弹簧上方,由设置在盖底(11)顶部的集成电路板(4)和按键进行控制;在灸体滤芯筒(18)内壁上设置了固定艾柱支撑套(24)的凸型环齿,艾柱支撑套(24)上下檐口分别设置了阻燃耐热上环氧圈(19)和阻燃耐热下环氧圈(20),上下环氧圈边沿设置了与滤芯筒(18)内壁设置的凸型环齿相配合的凹型环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火滤烟智能艾灸仪,它包括由面板(1)、LCD显示屏(2)、按键、灸盖外壳(3)、集成电路板(4)、电池(5)、散热风扇(6)、盖底(11)、USB接口(12)、风扇套(15)、隔热电木座(16)、密封硅胶圈构成的灸盖和由灸体外壳(22)、滤芯筒(18)、两只环氧圈、滤芯盖(25)、艾柱支撑套(24)、过滤网(26)、底座(27)、底座硅胶套(28)构成的灸体组成的艾灸仪、遥控器和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在灸盖盖底(11)的一侧设置了由进气槽(8)、气槽盖(10)、线圈座(7)、电磁线圈和弹簧构成的风量自动调节装置,线圈座(7)固定安装在气槽盖(10)上,两只线圈(13)分别安装在线圈座(7)两端的圆柱筒内,线圈上方安装介子(9),电磁线圈的两只磁铁(14)则分别置于气槽盖(10)两端进气管口内设置的弹簧上方,由设置在盖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自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元之元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