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56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包括车架,车架上固装有把手,车架底面安装有万向轮,所述车架内设有并列分布的装有内镜的内镜盒,内镜盒竖直设置,内镜盒两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块,车架侧面并列设置有竖直的导轨,导轨内滑动连接滑块;所述导轨的长度不小于竖直设置的内镜盒的高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竖直设置的内镜盒,使用时,只需将内镜盒先向上拉出,再转动至水平位置,再向下移动内镜盒使其支撑在相邻内镜盒或车架上,然后打开内镜盒取出内镜即可;操作简单,使每个内镜盒取出时均视野好且位于水平位置,保证了内镜安全转运、取出。

A new endoscope transport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
本技术属于医疗转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
技术介绍
内镜使用过程中,内镜镜身需多次在操作间与洗消间之间往复转运,内镜转运车为必不可少的设备。现有的转运车多由2-3层水平托盘及不锈钢喷塑车架、万向轮组合而成。内镜为水平盘绕后转运,因层距较小,在下层取放内镜镜身时,操作者必须反复俯身甚至下蹲操作,且因视野欠佳,盘绕镜身困难,镜头常与车体发生碰撞,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包括车架1,车架1上固装有把手2,车架1底面安装有万向轮3,所述车架1内设有并列分布的装有内镜的内镜盒6,内镜盒6竖直设置,内镜盒6两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块,车架1侧面并列设置有竖直的导轨5,导轨5内滑动连接滑块;所述导轨5的长度不小于竖直设置的内镜盒6的高度。所述滑块转动连接在内镜盒6的上段。所述车架1底部设置有底层托盘4。所述导轨5内设有滑槽,滑槽的外端设有开口;滑块包括卡接在滑槽内的连接球61,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连接球61的尺寸,连接球61固接有连接轴62,连接轴62通过开口向外伸出,其伸出端外套装有轴承63,轴承63外侧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固定在内镜盒6侧面上。所述内镜盒6包括上盖64和盒体65,上盖64一端铰接在盒体65一端上,上盖64另一端与盒体65另一端卡接固定;盒体65内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内镜的凹槽,凹槽中部设置有用于束紧内镜的束紧带67。所述上盖64另一端上固接有螺杆6601,螺杆6601上螺纹连接有螺母6602,螺母6602外端面固接有卡接杆6603,卡接杆6603固接有T型旋钮6604;所述盒体65另一端上固装有下卡接体6605,下卡接体6605上开设有与卡接杆6603相配合的卡槽6606,卡槽6606两侧分别设置有与T型旋钮6604相配合固定的档杆6607,档杆6607固接在下卡接体6605外侧面上。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内镜盒6的横梁11。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设计竖直设置的内镜盒,使用时,只需将内镜盒先向上拉出,再转动至水平位置,再向下移动内镜盒使其支撑在相邻内镜盒或车架上,然后打开内镜盒取出内镜即可;操作简单,使每个内镜盒取出时均视野好且位于水平位置,保证了内镜安全转运、取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内镜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下卡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车架,11是横梁;2是把手;3是万向轮;4是底层托盘;5是导轨;6是内镜盒,61是连接球,62是连接轴,63是轴承,64是上盖,65是盒体,66是卡接部,67是束紧带;6601是螺杆,6602是螺母,6603是卡接杆,6604是T型旋钮,6605是下卡接体,6606是卡槽,6607是档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包括车架1,车架1上固装有把手2,车架1底面安装有万向轮3,所述车架1内设有并列分布的装有内镜的内镜盒6,内镜盒6竖直设置,内镜盒6两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块,车架1侧面并列设置有竖直的导轨5,导轨5内滑动连接滑块;所述导轨5的长度不小于竖直设置的内镜盒6的高度。图1、图2中内镜盒6为并列三个,当然也可以是两个或三个以上。上述导轨5的顶端和底端均为封口设计,以防止滑块滑出。为了便于内镜盒6稳定地竖直地自然下垂,所述滑块转动连接在内镜盒6的上段,以使内镜盒6的重心位于其下段,从而使其自然下垂。为了便于放置其他物品,所述车架1底部设置有底层托盘4。优选地,所述导轨5内设有滑槽(图中未标出),滑槽的外端设有开口(图中未标出);滑块包括卡接在滑槽内的连接球61,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连接球61的尺寸,连接球61固接有连接轴62,连接轴62通过开口向外伸出,其伸出端外套装有轴承63,轴承63外侧固接有连接杆(图中未画出),连接杆固定在内镜盒6侧面上。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内镜盒6包括上盖64和盒体65,上盖64一端铰接在盒体65一端上,上盖64另一端与盒体65另一端通过卡接部66卡接固定;盒体65内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内镜的凹槽(图中未标出),凹槽中部设置有用于束紧内镜的束紧带67。本技术的内镜盒6内设置有用于密封上盖64和盒体65之间的缝隙的内衬(图中未画出),以防止用过的内镜放置时其上的感染液体通过上盖64和盒体65之间的缝隙漏出。上述内镜盒6竖直放置时卡接部66向上,内镜盒6还固装有吊环(图中未画出),便于人手握吊环拉出内镜盒6。为了便于卡紧内镜盒6,如图3、图4、图2所示,所述上盖64另一端上固接有螺杆6601,螺杆6601上螺纹连接有螺母6602,螺母6602外端面固接有卡接杆6603,卡接杆6603固接有T型旋钮6604;所述盒体65另一端上固装有下卡接体6605,下卡接体6605上开设有与卡接杆6603相配合的卡槽6606,卡槽6606两侧分别设置有与T型旋钮6604相配合固定的档杆6607,档杆6607固接在下卡接体6605外侧面上。螺杆6601、螺母6602、卡接杆6603、T型旋钮6604、下卡接体6605、卡槽6606、档杆6607共同形成卡接部66。需要关闭内镜盒6时,只需将上盖64与盒体65合上,此时卡接杆6603刚好卡在卡槽6606内,T型旋钮6604位于竖直状态,然后手动旋拧T型旋钮6604使其至水平位置,此时刚好档杆6607位于T型旋钮6604上方,从而将上盖64与盒体65卡紧固定。优选地,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内镜盒6的横梁11。本技术的工作过过程为:需要使用内镜时,只需手动将内镜盒6沿导轨5向上拉出,使此内镜盒6底端高于相邻的内镜盒6顶端,然后转动内镜盒6至水平位置,再向下移动内镜盒6使此内镜盒6的一端支撑在相邻内镜盒6顶端或车架1上,然后旋拧T型旋钮6604打开上盖64取出内镜即可。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包括车架(1),车架(1)上固装有把手(2),车架(1)底面安装有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内设有并列分布的装有内镜的内镜盒(6),内镜盒(6)竖直设置,内镜盒(6)两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块,车架(1)侧面并列设置有竖直的导轨(5),导轨(5)内滑动连接滑块;所述导轨(5)的长度不小于竖直设置的内镜盒(6)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包括车架(1),车架(1)上固装有把手(2),车架(1)底面安装有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内设有并列分布的装有内镜的内镜盒(6),内镜盒(6)竖直设置,内镜盒(6)两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块,车架(1)侧面并列设置有竖直的导轨(5),导轨(5)内滑动连接滑块;所述导轨(5)的长度不小于竖直设置的内镜盒(6)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镜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在内镜盒(6)的上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镜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底部设置有底层托盘(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内镜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5)内设有滑槽,滑槽的外端设有开口;滑块包括卡接在滑槽内的连接球(61),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连接球(61)的尺寸,连接球(61)固接有连接轴(62),连接轴(62)通过开口向外伸出,其伸出端外套装有轴承(63),轴承(63)外侧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固定在内镜盒(6)侧面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黄锦王利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萱闱堂医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