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括电热毯的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549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电热毯的加热系统,其包括含电热毯主体和电热元件的电热毯以及与电源适配器集成在一起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所述电源适配器的温度且将温度信号传输到控制器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串联到所述电热元件和电源适配器的第一开关元件、和基于温度信号来操作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于将交流电电压输入转换成直流电电压输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端与插座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热毯的电热元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热系统可检测电源适配器的温度,当电源适配器过热时,可通过控制器切断电源,防止酿成事故。

A heating system including electric blan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括电热毯的加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加热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包括电热毯的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电热毯是一种常用的电取暖器。在气温较低时,可将电热毯铺设在床上,通电后,电热毯中的电热元件发热,提高电热毯周围环境的温度,使得使用者更容易入睡。现有的电热毯多使用220V的交流电供电设计,但人体接触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安全电流为10mA。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热毯使用者大多在夜间睡眠的时间段使用,因此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使得使用者难以安心使用。当电热毯通电时间过长且控制系统失效时,电热毯还可能引发火灾、导致烫伤、触电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在现有的电热毯中,通常通过单独的电源适配器将交流电电压输入转换成直流电电压输入。但是,当电热毯使用时间过长时,特别是在使用者忘记关闭电热毯或者电热毯控制器失效的意外情况下,电源适配器容易过热甚至发生变形。电源适配器的外壳通常由易燃塑料制成,在电源适配器过热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火灾。此外,因为电源适配器通常靠近电热毯,如果使用者无意中触碰到过热的电源适配器,可能导致使用者烫伤甚至触电等事故。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热保护装置的包括电热毯的加热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下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电热毯的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电热毯,所述电热毯包括电热毯主体和设置在该电热毯主体之内的电热元件;以及插头,所述插头和电源适配器集成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源适配器的温度,且将温度信号传输到控制器;第一开关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串联到所述电热元件和电源适配器;以及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温度信号来操作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其中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于将交流电电压输入转换成直流电电压输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端与插座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热毯的电热元件电性连接。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热毯主体之内,用于检测所述电热毯主体的温度且将温度信号传输到所述控制器。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串联到所述电热元件且用于控制所述电热元件的加热温度。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热元件为金属发热片,所述金属发热片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柔性阻燃面料层、金属电热丝层以及第二柔性阻燃面料层。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电热丝层由镍铜合金或者不锈钢制成。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电热丝层包括并排布置的两根金属电热丝,所述两根金属电热丝中的电流流向相反。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热毯主体至少包括第一局部强化加热区域、第二局部强化加热区域和第三局部强化加热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局部强化加热区域用于加热使用者的肩颈,所述第二局部强化加热区域用于加热使用者的腰椎,且所述第三局部强化加热区域用于加热使用者的足部;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局部强化加热区域、第二局部强化加热区域和第三局部强化加热区域中的金属电热丝排布密度大于电热毯主体其余区域中的金属电热丝排布密度。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局部强化加热区域、第二局部强化加热区域和第三局部强化加热区域中的金属电热丝排布密度依次增加。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短路保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加热系统可检测电源适配器的温度,当电源适配器过热时,可通过控制器切断电源,防止酿成事故。此外,通过在电热毯中设置温度传感器以及利用阻燃面料来包裹电热元件,可以防止发生火灾、触电等事故。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图1显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系统的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热元件的示意图。图3显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热元件的排布示意图。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表示电热毯;11表示电热毯主体;12表示电热元件;121表示第一柔性阻燃面料层;122表示金属发热丝层;123表示第二柔性阻燃面料层;2表示插头;3表示电源适配器;4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5表示第一开关元件;6表示控制器;7表示第二开关元件;8表示第二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为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在现有的电热毯中,通常通过单独的电源适配器将220V的交流电电压输入转换成36V以下的直流电电压输入。例如,将220V交流电电压输入转换成36V、24V、12V或者5V的直流电电压输入。但是,当电热毯使用时间过长时,特别是在使用者忘记关闭电热毯或者电热毯控制器失效的意外情况下,电源适配器容易过热甚至发生变形。电源适配器的外壳通常由易燃塑料制成,在电源适配器过热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火灾。此外,因为电源适配器通常靠近电热毯,如果使用者无意中触碰到过热的电源适配器,可能导致使用者烫伤甚至触电等事故。因此,本领域需要提供一种包括电热毯的加热系统,以避免因电源适配器过热而发生火灾、烫伤甚至触电等事故。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过热保护装置的包括电热毯的加热系统。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文所述的加热系统包括电热毯和插头。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热毯包括电热毯主体和设置在该电热毯主体之内的电热元件。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和电源适配器集成在一起,其中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于将交流电电压输入转换成直流电电压输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端与插座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热毯的电热元件电性连接。集成了电源适配器的插头是市售的,但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首次将其用于和电热毯电连接,以构成本文所述的加热系统。将电源适配器集成到插头中可以避免使用者接触到电源适配器,避免发生烫伤的事故。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申请通过设置额外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电源适配器的温度,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输到控制器,然后由控制器基于温度信号操作第一开关元件来开启或关闭电热毯加热电路。具体来说,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源适配器的温度高于某一阈值温度时,控制器指令第一开关元件关闭或者断开电热毯加热电路,使电热毯的电热元件停止加热。通过设定合适的电源适配器阈值温度,可以预防电源适配器过热。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阈值温度可为60℃、65℃、70℃、75℃、80℃、85℃、90℃、95℃或者10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阈值温度可为60-100℃之间的任一温度。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用于检测电源适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括电热毯的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电热毯(1),所述电热毯包括电热毯主体(11)和设置在该电热毯主体之内的电热元件(12);以及插头(2),所述插头和电源适配器(3)集成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一温度传感器(4),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源适配器的温度,且将温度信号传输到控制器;/n第一开关元件(5),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串联到所述电热元件和电源适配器;以及/n控制器(6),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温度信号来操作所述第一开关元件;/n其中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于将交流电电压输入转换成直流电电压输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端与插座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热毯的电热元件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括电热毯的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电热毯(1),所述电热毯包括电热毯主体(11)和设置在该电热毯主体之内的电热元件(12);以及插头(2),所述插头和电源适配器(3)集成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4),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源适配器的温度,且将温度信号传输到控制器;
第一开关元件(5),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串联到所述电热元件和电源适配器;以及
控制器(6),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温度信号来操作所述第一开关元件;
其中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于将交流电电压输入转换成直流电电压输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端与插座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热毯的电热元件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电热毯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8),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热毯主体之内,用于检测所述电热毯主体的温度且将温度信号传输到所述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电热毯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二开关元件(7),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串联到所述电热元件且用于控制所述电热元件的加热温度。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包括电热毯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德向弥陈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旭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