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胸受力的背包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45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胸受力的背包背带,其包括第一背带以及第二背带,该第一背带以及该第二背带同时连接在背包的背面上,该第一背带包括上倾斜连接带、下倾斜连接带以及前胸施力带,该第二背带与该第一背带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的时候,该第一背带以及该第二背带分别挂设在人体肩部,该背包处于人体背部,此刻,通过活动连接单元将该第一背带的该前胸施力带与该第二背带的该前胸施力带固定在一起,借助该上倾斜连接带、该下倾斜连接带的倾斜设计,使两个该前胸施力带能够汇集在人体胸前,此刻,该背包的后拉作用力大部分作用在人体胸部,从而达到利用人体胸部受力,尽量降低肩膀受力的作用。

A kind of backpack strap with stress on the front ch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胸受力的背包背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包背带,特别是指一种能够使人体前胸受力背负背包的背带。
技术介绍
背包是指外出或行军时背在背上的包的统称。其材质多样化,真皮、塑料材质、涤纶、帆布、尼龙,棉麻等质地的背包普遍适用在生活中。背包用以放置物品从而能够解放人体的双手,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品。在各种结构的背包中尤其以双肩背包适用的最为广泛,双肩背包一般包括背包以及两条背带,两条背带固定在背包前方,使用的时候背包中放置物体,两条背带挂设在人体肩部,进而达到利用人体肩膀支撑起背包的目的。如图1所示,传统的双肩背包无论采用何种使用方式其受力点都是作用在人体肩膀位置的,人们为了使肩膀能够施力,在使用的时候往往将身体前倾,在长时间进行此种使用方式之后,会使人体肩膀、腰椎等部位产生强烈的疲劳感,同时会对人体躯干造成损伤,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胸受力的背包背带,其包括第一背带以及第二背带,该第一背带以及该第二背带同时连接在背包的背面上,使用的时候,该背包中装载物品,通过该第一背带以及该第二背带将该背包挂设在人体上,以达到方便人们随身携带物品的作用。该第一背带包括上倾斜连接带、下倾斜连接带以及前胸施力带,该上倾斜连接带包括上连接端以及上施力端,其中,该上连接端连接在该背包的背面上边缘处,该上施力端处于该背包的背面的中央位置处,该上倾斜连接带整体由该背包的背面的上边缘位置向该背面的中央位置倾斜,该下倾斜连接带包括下连接端以及下施力端,其中,该下连接端连接在该背包的背面下边缘处,该下施力端处于该背包的背面的中央位置处,该下倾斜连接带整体由该背包的背面的下边缘位置向该背面的中央位置倾斜,该前胸施力带连接在该上施力端与该下施力端之间,该前胸施力带整体处于该背包的背面的中央位置处。该第二背带与该第一背带结构相同,该第二背带也包括上倾斜连接带、下倾斜连接带以及前胸施力带,该第二背带的该上倾斜连接带包括上连接端以及上施力端,其中,该第二背带的该上连接端连接在该背包的背面上边缘处,该第二背带的该上施力端处于该背包的背面的中央位置处,该第二背带的该上倾斜连接带整体由该背包的背面的上边缘位置向该背面的中央位置倾斜,该第二背带的该下倾斜连接带包括下连接端以及下施力端,其中,该第二背带的该下连接端连接在该背包的背面下边缘处,该第二背带的该下施力端处于该背包的背面的中央位置处,该第二背带的该下倾斜连接带整体由该背包的背面的下边缘位置向该背面的中央位置倾斜,该第二背带的该前胸施力带连接在该上施力端与该下施力端之间,该第二背带的该前胸施力带整体处于该背包的背面的中央位置处。在该第一背带的该前胸施力带与该第二背带的该前胸施力带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单元,该活动连接单元可以为魔术贴、按扣、挂钩等部件,该活动连接单元为魔术贴时,魔术贴的公贴、母贴分别固定在该第一背带的该前胸施力带以及该第二背带的该前胸施力带上。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第一背带以及该第二背带的该下连接端与该背包之间设置有收放带,通过该收放带能够调节该第一背带以及该第二背带的整体长度,在该第一背带以及该第二背带的该上连接端与该背包之间也可以设置收放带,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第一背带以及该第二背带的该前胸施力带都为半弧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该第一背带以及该第二背带分别挂设在人体肩部,该背包处于人体背部,此刻,通过该活动连接单元将该第一背带的该前胸施力带与该第二背带的该前胸施力带固定在一起,借助该上倾斜连接带、该下倾斜连接带的倾斜设计,使两个该前胸施力带能够汇集在人体胸前,此刻,该背包的后拉作用力大部分作用在人体胸部,从而达到利用人体胸部受力,尽量降低肩膀受力的作用,人们在使用本技术背包的时候,借助该背包能够通过该前胸施力带后压人体胸部,使人体躯干整体保持直立状态,缓解躯干前倾的压力,缓解腰部受力,进而达到矫正人体姿态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背包的使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至3所示,一种前胸受力的背包背带,其包括第一背带10以及第二背带20,该第一背带10以及该第二背带20同时连接在背包30的背面31上,使用的时候,该背包30中装载物品,通过该第一背带10以及该第二背带20将该背包30挂设在人体上,以达到方便人们随身携带物品的作用。该第一背带10包括上倾斜连接带40、下倾斜连接带50以及前胸施力带60。该上倾斜连接带40包括上连接端41以及上施力端42,其中,该上连接端41连接在该背包30的背面31上边缘处。该上施力端42处于该背包30的背面31的中央位置处。该上倾斜连接带40整体由该背包30的背面31的上边缘位置向该背面31的中央位置倾斜。该下倾斜连接带50包括下连接端51以及下施力端52,其中,该下连接端51连接在该背包30的背面31下边缘处,该下施力端52处于该背包30的背面31的中央位置处,该下倾斜连接带50整体由该背包30的背面31的下边缘位置向该背面31的中央位置倾斜。该前胸施力带60连接在该上施力端42与该下施力端52之间,该前胸施力带60整体处于该背包30的背面31的中央位置处。该第二背带20与该第一背带10结构相同,该第二背带20也包括上倾斜连接带40、下倾斜连接带50以及前胸施力带60,该第二背带20的该上倾斜连接带40包括上连接端41以及上施力端42,其中,该第二背带20的该上连接端41连接在该背包30的背面31上边缘处,该第二背带20的该上施力端42处于该背包30的背面31的中央位置处,该第二背带20的该上倾斜连接带40整体由该背包30的背面31的上边缘位置向该背面31的中央位置倾斜。该第二背带20的该下倾斜连接带50包括下连接端51以及下施力端52,其中,该第二背带20的该下连接端51连接在该背包30的背面31下边缘处,该第二背带20的该下施力端52处于该背包30的背面31的中央位置处,该第二背带20的该下倾斜连接带50整体由该背包30的背面31的下边缘位置向该背面31的中央位置倾斜。该第二背带20的该前胸施力带60连接在该上施力端42与该下施力端52之间,该第二背带20的该前胸施力带60整体处于该背包30的背面31的中央位置处。在该第一背带10的该前胸施力带60与该第二背带20的该前胸施力带60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单元70,该活动连接单元70可以为魔术贴、按扣、挂钩等部件,该活动连接单元70为魔术贴时,魔术贴的公贴、母贴分别固定在该第一背带10的该前胸施力带60以及该第二背带20的该前胸施力带60上。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该第一背带10以及该第二背带20分别挂设在人体肩部,该背包30处于人体背部,此刻,通过该活动连接单元70将该第一背带10的该前胸施力带60与该第二背带20的该前胸施力带60固定在一起,借助该上倾斜连接带40、该下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胸受力的背包背带,其包括第一背带以及第二背带,该第一背带以及该第二背带同时连接在背包的背面上,其特征在于:/n该第一背带包括上倾斜连接带、下倾斜连接带以及前胸施力带,该上倾斜连接带包括上连接端以及上施力端,其中,该上连接端连接在该背包的背面上边缘处,该上施力端处于该背包的背面的中央位置处,该上倾斜连接带整体由该背包的背面的上边缘位置向该背面的中央位置倾斜,/n该下倾斜连接带包括下连接端以及下施力端,其中,该下连接端连接在该背包的背面下边缘处,该下施力端处于该背包的背面的中央位置处,该下倾斜连接带整体由该背包的背面的下边缘位置向该背面的中央位置倾斜,/n该前胸施力带连接在该上施力端与该下施力端之间,该前胸施力带整体处于该背包的背面的中央位置处,/n该第二背带与该第一背带结构相同,/n在该第一背带的该前胸施力带与该第二背带的该前胸施力带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胸受力的背包背带,其包括第一背带以及第二背带,该第一背带以及该第二背带同时连接在背包的背面上,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背带包括上倾斜连接带、下倾斜连接带以及前胸施力带,该上倾斜连接带包括上连接端以及上施力端,其中,该上连接端连接在该背包的背面上边缘处,该上施力端处于该背包的背面的中央位置处,该上倾斜连接带整体由该背包的背面的上边缘位置向该背面的中央位置倾斜,
该下倾斜连接带包括下连接端以及下施力端,其中,该下连接端连接在该背包的背面下边缘处,该下施力端处于该背包的背面的中央位置处,该下倾斜连接带整体由该背包的背面的下边缘位置向该背面的中央位置倾斜,
该前胸施力带连接在该上施力端与该下施力端之间,该前胸施力带整体处于该背包的背面的中央位置处,
该第二背带与该第一背带结构相同,
在该第一背带的该前胸施力带与该第二背带的该前胸施力带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胸受力的背包背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背带也包括上倾斜连接带、下倾斜连接带以及前胸施力带,该第二背带的该上倾斜连接带包括上连接端以及上施力端,其中,该第二背带的该上连接端连接在该背包的背面上边缘处,该第二背带的该上施力端处于该背包的背面的中央位置处,该第二背带的该上倾斜连接带整体由该背包的背面的上边缘位置向该背面的中央位置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玛皮尔
申请(专利权)人:因斯匹瑞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