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缓冲背带、背包及背带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63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缓冲背带、背包及背带生产工艺,其中高缓冲背带包括:背带主体,背带主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复合的塑胶缓冲层以及接触层,塑胶缓冲层上吸塑成型多个缓冲气囊,相邻两个缓冲气囊之间设置隔离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缓冲背带的背带主体具有复合的塑胶缓冲层及接触层,其中塑胶缓冲层吸塑成型有多个缓冲气囊,利用多个缓冲气囊与人体肩部接触,实现高效缓冲,同时相邻两个缓冲气囊通过隔离带隔断,保证多个缓冲气囊之间的独立性,从而保证高缓冲背带的缓冲效果。

A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high buffer straps, backpacks and stra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缓冲背带、背包及背带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包
,具体涉及一种高缓冲背带、背包及背带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背包是人们出行的常用来携带物品的工具,背包一般通过背带进行穿戴,利用背带较宽的横向面积,使得背包整体对人体肩部产生的压力更小。但是,随着装载的物品越来越多,背包对人们肩部的重力会越来越大,容易使人体的肩部产生劳累感,当使用时间长久后,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背包容易让人体肩部产生劳累感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高缓冲效果的高缓冲背带、背包及背带生产工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高缓冲背带,包括:背带主体,背带主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复合的塑胶缓冲层以及接触层,塑胶缓冲层上吸塑成型多个缓冲气囊,相邻两个缓冲气囊之间设置隔离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多个缓冲气囊呈30至60度倾斜并由上至下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背带主体上还贯穿设置有用于透气的多个透气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多个透气孔分布于多个缓冲气囊上,使每一缓冲气囊形成连通的至少两个缓冲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塑胶缓冲层上还吸塑成型有承压气囊,承压气囊位于多个缓冲气囊的顶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塑胶缓冲层包括:上塑胶缓冲层、下塑胶缓冲层以及隔离层,隔离层设置于上塑胶缓冲层和下塑胶缓冲层之间,并用于隔离上塑胶缓冲层及下塑胶缓冲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背包,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高缓冲背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背带生产工艺,包括如下生产步骤:复合,将塑胶缓冲层与接触层进行复合得到基片;裁切成型,对基片进行裁切形成背带形状;烘烤,将基片进行烘烤使塑胶缓冲层软化;吸塑,将基片放入模具中,通过吸塑形成对应缓冲气囊并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的多个凹槽;热熔,将吸塑步骤中的两个基片进行热压贴合形成多个缓冲气囊以及位于相邻两个缓冲气囊之间的隔离带,并预留对缓冲气囊充气的充气通道;以及充气封口,通过充气通道对多个缓冲气囊充气,然后熔断封口,形成高缓冲背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热熔步骤中热压贴合过程还包括:将两个基片热压至同一隔离层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热熔步骤还包括:热熔贯穿两个基片的多个透气孔。本专利技术的高缓冲背带的背带主体具有复合的塑胶缓冲层及接触层,其中塑胶缓冲层吸塑成型有多个缓冲气囊,利用多个缓冲气囊与人体肩部接触,实现高效缓冲,同时相邻两个缓冲气囊通过隔离带隔断,保证多个缓冲气囊之间的独立性,从而保证高缓冲背带的缓冲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高缓冲背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高缓冲背带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高缓冲背带、背包及背带生产工艺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至2所示,分别为本专利技术中高缓冲背带的结构示意图以及部分剖视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缓冲背带,包括背带主体100,其中背带主体100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复合的塑胶缓冲层110以及接触层120,其中塑胶缓冲层110上吸塑成型多个缓冲气囊130,接触层120主要用于与人体接触,具体的,相邻两个缓冲气囊130之间设置隔离带140,通过隔离带140使得相邻的缓冲气囊130之间互不连通且互不影响,从而使缓冲气囊130破损后不对其它缓冲气囊130造成影响,保证本专利技术的高缓冲背带的缓冲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塑胶缓冲层110采用PVC、PET、PPU中一种,塑胶缓冲层110具有热可塑性,便于吸塑加工形成缓冲气囊130,同时保证塑胶缓冲层110的强度,而接触层120采用莱卡材质,使得接触层120与塑胶缓冲层110之间保持紧密贴合。在一实施例中,多个缓冲气囊130呈30至60度倾斜分布,并且多个缓冲气囊130由上至下分布,如此一来,可有效加强多个缓冲气囊130的缓冲效果。在另一实施例中,塑胶缓冲层110上还吸塑成型有承压气囊150,承压气囊150位于多个缓冲气囊130的顶部,其中承压气囊150面积大于缓冲气囊130,利用承压气囊150设置于背带弯折处,换句话说,承压气囊150设置于背带与人体之间作用力最大位置,如此一来,有效提高对背带对人体产生的作用力进行缓冲的效果。在一实施例中,背带主体100上还贯穿设置有用于透气的多个透气孔160,通过透气孔160便于人体汗气的排出,具体应用时,多个缓冲气囊130具备的高度,使得背带主体100相对于人体具有高度,配合多个透气孔160,更加便于透气孔160的透气以及汗气的排出,从而有效提高本专利技术高缓冲背带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透气孔160分布于多个缓冲气囊130上,如此一来,提高背带主体100的面积利用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具体的,通过透气孔160的形成,使每一缓冲气囊130形成连通的至少两个缓冲部131,缓冲部131之间相互连通,其中一缓冲部131受压后,其内气体充入其相邻缓冲部131,如此一来,大大提高缓冲气囊130的缓冲效果。在又一实施例中,塑胶缓冲层110包括上塑胶缓冲层111、下塑胶缓冲层112以及隔离层113,其中隔离层113设置于上塑胶缓冲层111和下塑胶缓冲层112之间,通过隔离层113隔离上塑胶缓冲层111及下塑胶缓冲层112,从而使得上塑胶缓冲层111及下塑胶缓冲层112上的多个缓冲气囊130相互隔断,实现高缓冲背带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具有互不影响的多个缓冲气囊130,使得即使其中一面缓冲气囊130破损不对另一面的缓冲气囊130造成影响,有效提高本专利技术的高缓冲背带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包,其主要包括前面所述的高缓冲背带,通过高缓冲背带对背包产生的作用力进行缓冲,降低人体疲劳,提高背包在穿戴过程中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带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生产步骤。S1,复合,将用于制作塑胶缓冲层的材质与用于制作接触层的材质进行复合得到基片。其中塑胶缓冲层采用PVC、PET、PPU中一种,接触层采用莱卡或其他弹性布料。S2,裁切成型,将步骤S1中得到基片裁切成背带形状。具体的,背带形状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例如符合人体工程学的S形状。S3,烘烤,将基片放置于烘烤设备进行烘烤,使塑胶缓冲层软化。S4,吸塑,将基片放入模具中,并通过吸塑机对模具内的基片进行吸塑,从而形成对应缓冲气囊的多个凹槽,其中多个凹槽间隔设置。S5,热熔,将吸塑步骤中的两个基片进行热压贴合,其中多个凹槽形成多个缓冲气囊,并且相邻两个缓冲气囊之间的形成隔离带,同时预留对缓冲气囊充气的充气通道。S6,充气封口,通过充气通道对多个缓冲气囊充气,然后通过利用高周波热熔原理熔断封口,形成高缓冲背带。通过背带生产工艺生产的背带,具有高缓冲性能,利用多个缓冲气囊与人体肩部接触,有效降低劳累感,提高背包穿戴过程中的舒适性。在一实施例中,热熔步骤中热压贴合过程还包括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缓冲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带主体,所述背带主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复合的塑胶缓冲层以及接触层,所述塑胶缓冲层上吸塑成型多个缓冲气囊,相邻两个所述缓冲气囊之间设置隔离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缓冲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带主体,所述背带主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复合的塑胶缓冲层以及接触层,所述塑胶缓冲层上吸塑成型多个缓冲气囊,相邻两个所述缓冲气囊之间设置隔离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缓冲背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缓冲气囊呈30至60度倾斜并由上至下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缓冲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主体上还贯穿设置有用于透气的多个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缓冲背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气孔分布于多个所述缓冲气囊上,使每一所述缓冲气囊形成连通的至少两个缓冲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缓冲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缓冲层上还吸塑成型有承压气囊,所述承压气囊位于多个所述缓冲气囊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高缓冲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缓冲层包括:上塑胶缓冲层、下塑胶缓冲层以及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于所述上塑胶缓冲层和下塑胶缓冲层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增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宏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