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后脑防撞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42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后脑防撞安全帽,包括帽壳,所述帽壳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杆的相对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杆的一侧外壁开有通槽,且通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壁焊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底部外壁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底部外壁粘接有海绵垫,所述帽壳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二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安全帽的减震缓冲效果,安全系数更高,实现了安全帽内的空气可流动,保证安全防护的同时佩戴更加舒适,有效防止汗渍留在安全帽上滋生细菌,使用时更加卫生。

A rear brain crash helmet for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后脑防撞安全帽
本技术涉及安全帽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后脑防撞安全帽。
技术介绍
安全帽是指对人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人在工地工作或者进行高空作业时候,全部需要佩戴安全帽以保证工人的头部安全。目前,现有的建筑施工用安全帽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使用过程中,仅依靠帽壳与帽衬之间留有的二十五到五十毫米的间隙,当物体落在安全帽上时,帽壳会压缩帽衬,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但该结构缓冲减震效果较差,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建筑施工用后脑防撞安全帽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后脑防撞安全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后脑防撞安全帽,包括帽壳,所述帽壳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杆的相对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杆的一侧外壁开有通槽,且通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壁焊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底部外壁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底部外壁粘接有海绵垫,所述帽壳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底部外壁和防护罩的顶部外壁焊接,所述帽壳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帽舌,且帽壳的前部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透气孔,所述帽壳的顶部外壁开有第一透气孔,且帽壳的后部外壁开等距离分布的排气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帽壳的内壁设置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活动块,固定杆的一端外壁焊接有挡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帽壳的内壁设置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一端外壁和活动块的顶部外壁焊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头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头箍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卡孔,且头箍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卡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头箍的内壁熔接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帽衬,且帽衬的底部外壁粘接有魔术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活动杆、第一弹簧、固定座、第二弹簧和海绵垫,当安全帽被落物集中时,产生的冲击力会压缩帽壳和防护罩之间的第二弹簧,同时活动杆会压缩滑槽中的第一弹簧,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与帽衬一起配合使用,有效提高了安全帽的减震缓冲效果,安全系数更高;2.通过设置的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和排气孔,使用过程中,外部空气可以通过安全帽前部的第二透气孔和顶部的第一透气孔进入,再通过安全帽尾部的排气孔流出,实现了安全帽内的空气可流动,保证安全防护的同时佩戴更加舒适;3.通过设置的头箍、卡块、卡孔、魔术贴和帽衬,头箍上的卡块可以卡在卡孔中,可以调节头箍的大小方便不同的人进行佩戴,使用时更具灵活性,且吸汗带可以粘附在帽衬上的魔术贴上,使用过后方便拆卸进行清洗,有效防止汗渍留在安全帽上滋生细菌,使用时更加卫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后脑防撞安全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后脑防撞安全帽的防护罩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后脑防撞安全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后脑防撞安全帽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帽壳、2帽衬、3卡块、4卡孔、5魔术贴、6头箍、7帽舌、8滑槽、9活动杆、10第一弹簧、11固定座、12防护罩、13海绵垫、14第二弹簧、15第一透气孔、16排气孔、17第二透气孔、18固定杆、19第三弹簧、20活动块、21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建筑施工用后脑防撞安全帽,包括帽壳1,帽壳1的顶部内壁开有滑槽8,且滑槽8的数量为三个,滑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杆9,且活动杆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活动杆9的相对一侧外壁焊接有第一弹簧10,活动杆9的一侧外壁开有通槽,且通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销轴,销轴的外壁焊接有固定座11,且固定座11的底部外壁焊接有防护罩12,防护罩12的底部外壁粘接有海绵垫13,帽壳1的顶部内壁焊接有第二弹簧14,且第二弹簧14的底部外壁和防护罩12的顶部外壁焊接,帽壳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帽舌7,且帽壳1的前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透气孔17,帽壳1的顶部外壁开有第一透气孔15,且帽壳1的后部外壁开等距离分布的排气孔16。本技术中,帽壳1的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固定杆18,且固定杆18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活动块20,固定杆18的一端外壁焊接有挡块21,帽壳1的内壁焊接有第三弹簧19,且第三弹簧19的一端外壁和活动块20的顶部外壁焊接,活动块20的一侧外壁开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头箍6,头箍6的一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卡孔4,且头箍6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卡块3,头箍6的内壁熔接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帽衬2,且帽衬2的底部外壁粘接有魔术贴5。工作原理:使用时,外部空气可以通过安全帽前部的第二透气孔17和顶部的第一透气孔15进入,再通过安全帽尾部的排气孔16流出,实现了安全帽内的空气可流动,头箍6上的卡块3可以卡在卡孔4中,可以调节头箍6的大小方便不同的人进行佩戴,使用时更具灵活性,且吸汗带可以粘附在帽衬2上的魔术贴5上,使用过后方便拆卸进行清洗,有效防止汗渍留在安全帽上滋生细菌,使用时更加卫生,当安全帽被落物集中时,产生的冲击力会压缩帽壳1和防护罩12之间的第二弹簧14,同时活动杆9会压缩滑槽8中的第一弹簧10,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与帽衬2一起配合使用,有效提高了安全帽的减震缓冲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后脑防撞安全帽,包括帽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壳(1)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滑槽(8),且滑槽(8)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滑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杆(9),且活动杆(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杆(9)的相对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一弹簧(10),所述活动杆(9)的一侧外壁开有通槽,且通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壁焊接有固定座(11),且固定座(1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防护罩(12),所述防护罩(12)的底部外壁粘接有海绵垫(13),所述帽壳(1)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二弹簧(14),且第二弹簧(14)的底部外壁和防护罩(12)的顶部外壁焊接,所述帽壳(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帽舌(7),且帽壳(1)的前部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透气孔(17),所述帽壳(1)的顶部外壁开有第一透气孔(15),且帽壳(1)的后部外壁开等距离分布的排气孔(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后脑防撞安全帽,包括帽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壳(1)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滑槽(8),且滑槽(8)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滑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杆(9),且活动杆(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杆(9)的相对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一弹簧(10),所述活动杆(9)的一侧外壁开有通槽,且通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壁焊接有固定座(11),且固定座(1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防护罩(12),所述防护罩(12)的底部外壁粘接有海绵垫(13),所述帽壳(1)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二弹簧(14),且第二弹簧(14)的底部外壁和防护罩(12)的顶部外壁焊接,所述帽壳(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帽舌(7),且帽壳(1)的前部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透气孔(17),所述帽壳(1)的顶部外壁开有第一透气孔(15),且帽壳(1)的后部外壁开等距离分布的排气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后脑防撞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南李向阳杜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奇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