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更为安全的烘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39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更为安全的烘焙机,包括机壳、烘焙室、加热装置、热交换器和鼓风装置,烘焙室固定装配于机壳内;烘焙室与机壳之间设有换热室、进风通道和排湿通道,换热室设于烘焙室的顶部;加热装置固定装配于该机壳的外侧壁上,加热装置产生热量并传递至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装配于换热室内,鼓风装置用于将机壳外的常温空气和/或排湿通道内的空气鼓入并吹向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将常温空气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经过进风通道由烘焙室的进风窗口进入烘焙室,再由烘焙室的出风窗口排出并通过排湿通道排出至机壳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烘焙机通过换热室、进风通道和加热装置的结构设置,使得烘焙室内的各处温度更为均衡,茶叶的烘焙效果得到改善。

Use a safer ba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更为安全的烘焙机
本技术涉及烘焙机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使用更为安全的烘焙机。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茶叶水份含量以确保存放期间的质量,及改善或调整茶的色、香、味、形等目的,茶叶的制作工序中需要经过烘焙处理。现有的烘焙工序多使用烘焙机,参照图6,现有常见的烘焙机,包括机壳1、烘焙室5、加热装置2、热交换器3和鼓风机4,烘焙室5固定装配于机壳1内;烘焙室5与机壳1之间设有换热室、进风通道和排湿通道,其进风通道设于烘焙室5顶部,换热室设于烘焙室5的一侧,鼓风机4鼓入的空气依次经过进风通道12、换热室11、烘焙室5和排湿通道13而排出机壳1外,加热装置2和热交换器3设于换热室11,且加热装置2设于热交换器3的下方。鼓风机4鼓入的冷空气由上向下流动,且越往下的空气温度越高,致使换热室11存在着上冷下热的较大温差,换热室11底部的局部温度容易偏高,进而导致烘焙室5内的空气上下冷热不均,温差大,茶叶受热不均匀,烘焙效率低、效果差,烘焙时间延长,烘焙成本高,能耗浪费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更为安全的烘焙机,以克服现有的多数茶叶烘焙机存在的烘焙效率低、能耗浪费大、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使用更为安全的烘焙机,包括机壳、烘焙室、加热装置、热交换器和鼓风装置,烘焙室固定装配于机壳内。烘焙室与机壳之间设有换热室、进风通道和排湿通道,换热室设于烘焙室的顶部,进风通道和排湿通道分别设于烘焙室两侧侧壁与机壳对应的侧壁之间。加热装置固定装配于上述机壳的外侧壁上,加热装置产生热量并传递至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装配于换热室内,鼓风装置用于将机壳外的常温空气和/或排湿通道内的空气鼓入并吹向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将常温空气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经过进风通道由烘焙室的进风窗口进入烘焙室,再由烘焙室的出风窗口排出并通过排湿通道排出至机壳外。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加热装置包括集热箱和装配于集热箱内的发热器,该发热器为燃气或者柴火燃烧发热器,或者,该发热器为电发热器。该集热箱设有进风口,进风口设于该发热器的下方。该集热箱的箱壁上固定配置有保温层。机壳的内表面涂覆有保温材料。上述热交换器内设有至少一条弯曲盘绕的热交换管,热交换器的进气口与上述集热箱的出风口连通。还包括排气风机,排气风机固定设于上述机壳的外部,排气风机的进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上述热交换器的出气口连通。上述鼓风装置的进气口设于上述连接管道的下方。提高余热利用。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机壳固定配置有余热罩,上述排气风机、上述连接管道和上述鼓风装置的进气口均设于该余热罩内,排气风机的出风口延伸至余热罩外部,余热罩设有进气通道,鼓风装置的进气口与该进气通道连通,该连接管道设于该进气口与该进气通道之间。进气通道吸入的空气应避开排气风机的出风口排出的废气。余热罩的配重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管道的余热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烘焙机通过换热室、进风通道和加热装置的结构设置,使得冷空气能够预先进行加热,再进入进风通道混合均匀,使得热空气的温度更为均匀,上下温差得到有效降低,进而使得烘焙室内的各处温度更为均衡,避免出现部分过度烘焙而部分烘焙不足的情况发生,茶叶的烘焙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加热装置外置的结构设置有利于加热装置有效、顺畅吸入空气,热效率得到提高,也减少了有害尘粒或者气体进入烘焙室,有利于烘焙室的洁净和茶叶产品的质量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烘焙机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A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烘焙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烘焙机的旋转架移出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烘焙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
技术介绍
的烘焙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使用更为安全的烘焙机,包括机壳1、烘焙室5、加热装置2、热交换器3和鼓风装置4,烘焙室5固定装配于机壳1内。烘焙室5与机壳1之间设有换热室11、进风通道12和排湿通道13,换热室11设于烘焙室5的顶部,进风通道12和排湿通道13分别设于烘焙室5两侧侧壁与机壳1对应的侧壁之间,排湿通道13与换热室11为连通状态或者通过分隔板阻断的分隔状态。加热装置2固定装配于上述机壳1的外侧壁上,加热装置2产生热量并传递至热交换器3,热交换器3装配于换热室11内,鼓风装置4用于将机壳1外的常温空气和/或排湿通道内的空气鼓入并吹向热交换器3,热交换器3将常温空气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经过进风通道12由烘焙室5的进风窗口51进入烘焙室5,再由烘焙室5的出风窗口52排出并通过排湿通道13排出至机壳1外。空气在机壳内的流动方向如图1中的实心箭头指向所示。通过换热室11、进风通道12和加热装置2的结构设置,使得冷空气能够预先进行加热,再进入进风通道12混合均匀,使得热空气的温度更为均匀,上下温差得到有效降低,进而使得烘焙室5内的各处温度更为均衡,避免出现部分过度烘焙而部分烘焙不足的情况发生,茶叶的烘焙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加热装置2外置的结构设置有利于加热装置2有效、顺畅吸入空气,热效率得到提高,也减少了有害尘粒或者气体进入烘焙室5,有利于烘焙室5的洁净和茶叶产品的质量提升。继续参照图1、图4,上述加热装置2包括排气风机21、集热箱22和装配于集热箱22内的发热器23,该发热器23优选为燃气或者柴火燃烧发热器23,或者,该发热器23为电发热器23。该集热箱22设有进风口221,进风口221设于该发热器23的下方。该集热箱22的箱壁上固定配置有保温层。机壳1的内表面涂覆有保温材料。上述热交换器3内设有至少一条弯曲盘绕的热交换管,热交换器3的进气口与上述集热箱22的出风口222连通。排气风机21固定设于上述机壳1的外部,排气风机21的进气口通过连接管道24与上述热交换器3的出气口连通。加热装置2内的空气流通方向如图1中空心箭头的指向所示。上述鼓风装置4的进气口40设于上述连接管道24的下方,使得该连接管道24输出的尾气含有的热量能够对鼓风装置4鼓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进风的温度,降低尾气热量,提高余热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使用成本。进一步地,上述机壳1固定配置有余热罩15,上述排气风机21、上述连接管道24和上述鼓风装置的进气口均设于该余热罩15内,排气风机21的出风口延伸至余热罩15外部,余热罩15设有进气通道151,鼓风装置的进气口与该进气通道151连通,该连接管道24设于该进气口与该进气通道151之间。进气通道151吸入的空气应避开排气风机21的出风口排出的废气。余热罩15的配重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管道24的余热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继续参照图1、图3至图5,还包括排气阀6,该排气阀6配置有用于控制其启停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参数的修改操作的输入、输出操纵面板。上述排湿通道13内的空气通过排气阀6间歇排出,排气阀6间歇工作,间歇时间和排风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使用更为安全的烘焙机,包括机壳、烘焙室、加热装置、热交换器和鼓风装置,烘焙室固定装配于机壳内;其特征在于:烘焙室与机壳之间设有换热室、进风通道和排湿通道,换热室设于烘焙室的顶部;加热装置固定装配于所述机壳的外侧壁上,加热装置产生热量并传递至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装配于换热室内,鼓风装置用于将机壳外的常温空气和/或排湿通道内的空气鼓入并吹向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将常温空气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经过进风通道由烘焙室的进风窗口进入烘焙室,再由烘焙室的出风窗口排出并通过排湿通道排出至机壳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使用更为安全的烘焙机,包括机壳、烘焙室、加热装置、热交换器和鼓风装置,烘焙室固定装配于机壳内;其特征在于:烘焙室与机壳之间设有换热室、进风通道和排湿通道,换热室设于烘焙室的顶部;加热装置固定装配于所述机壳的外侧壁上,加热装置产生热量并传递至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装配于换热室内,鼓风装置用于将机壳外的常温空气和/或排湿通道内的空气鼓入并吹向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将常温空气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经过进风通道由烘焙室的进风窗口进入烘焙室,再由烘焙室的出风窗口排出并通过排湿通道排出至机壳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更为安全的烘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集热箱和装配于集热箱内的发热器,该发热器为燃气或者柴火燃烧发热器,或者,该发热器为电发热器;该集热箱设有进风口,进风口设于该发热器的下方;该集热箱的箱壁上固定配置有保温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鑫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得力农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