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棚架式梨树拱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34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梨树拱架,所述梨树拱架包括第一定干部、第二定干部和顶部,所述第一定干部和第二定干部分别向相反于地面方向延伸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同时对称连接在顶部两端,第一定干部和第二定干部均一端接地,另一端距离地面高度80公分,梨树栽植三年后开始搭棚架,以拉枝开张角度,增加叶片光合作用,避免树枝被大风刮坏;第四年挂果后,能有效避免刮风对果实刮落造成损失、对果面造成不同程度划伤,长大后形成果锈,影响外观、价格。树体单层枝条延伸,成开心形,可有效提高果品质量,养分积累,花芽形成,没有大小年,保证了产量和质量。

A kind of shed pear ar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棚架式梨树拱架
本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梨树拱架。
技术介绍
在梨树栽培
,玉露香梨品种,该梨具有皮薄、果个大、果核小、果肉脆等特点,由于在黄土高原种植,易受大风影响导致梨果落地碰伤,果农损失严重,鉴于此,果业技术人员结合梨树的生长习性,在梨园中经多年摸索、改进、实践形成了一套棚架搭建技术要领,是果农得到了可观的收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梨树拱架,所述梨树拱架包括第一定干部、第二定干部和顶部,所述第一定干部和第二定干部分别向相反于地面方向延伸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同时对称连接在顶部两端,第一定干部和第二定干部均一端接地,另一端距离地面高度80公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干部和第二定干部之间相距6米,所述第一定干部和第二定干部关于顶部中心对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部中部、第一定干部与第一延伸部连接处以及第一定干部接地端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1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部中部、顶部以及第二延伸部中部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1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延伸部中部、第二定干部与第二延伸部连接处以及第二定干部接地端形成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为120°;进一步地,所述梨树拱架还包括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所述第一基部一端连接第一定干部接地一端,另一端位于离地距离50公分的地下,所述第二基部一端连接第二定干部接地一端,另一端位于离地距离50公分的地下,所述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均由水泥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有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所述第一固定点位于第一延伸部距离第一定干部与第一延伸部连接处1米处,所述第二固定点位于距离第一固定点1.2米处,所述第一延伸部长度为3.5米;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梨树拱架依次按照垂直于梨树拱架各部共同组成的平面方向排列,每个梨树拱架上的第一固定点依次通过铁丝固定连接,每个梨树拱架上的第二固定点依次通过铁丝固定连接,每个梨树拱架上的第三固定点依次通过铁丝固定连接,每个梨树拱架上的第四固定点依次通过铁丝固定连接,每个梨树拱架顶部的端点依次通过铁丝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干部、第二定干部、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顶部均为钢管,所述钢管和铁丝上均有镀锌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梨树栽植三年后开始搭棚架,以拉枝开张角度,增加叶片光合作用,避免树枝被大风刮坏;2):第四年挂果后,能有效避免刮风对果实刮落造成损失、对果面造成不同程度划伤,长大后形成果锈,影响外观、价格;3):棚架顶端高度距地面2.5米,可有效解决用工强度,从疏花、授粉、蔬果、套袋、摘果等多个环节提供方便,省时省工,值得大面积推广;4):树体单层枝条延伸,成开心形,可有效提高果品质量,养分积累,花芽形成,没有大小年,保证了产量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梨树拱架实际投入使用后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相反,本技术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技术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下面为本技术的举出最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棚架式梨树拱架,所述梨树拱架包括第一定干部1、第二定干部2第一基部9、第二基部10和顶部8,所述第一定干部1和第二定干部2分别向相反于地面方向延伸有第一延伸部3和第二延伸部4,所述第一延伸部3和第二延伸部4同时对称连接在顶部8两端,第一定干部1和第二定干部2均一端接地,另一端距离地面高度80公分,所述第一基部9一端连接第一定干部1接地一端,另一端位于离地距离50公分的地下,所述第二基部10一端连接第二定干部2接地一端,另一端位于离地距离50公分的地下,所述第一基部9和第二基部10均由水泥制成。所述第一定干部1和第二定干部2之间相距6米,所述第一定干部1和第二定干部2关于顶部8中心对称,所述第一延伸部3中部、第一定干部1与第一延伸部3连接处以及第一定干部1接地端形成第一夹角5,所述第一夹角5为120°,所述第一延伸部3中部、顶部8以及第二延伸部4中部形成第二夹角6,所述第二夹角6为120°,所述第二延伸部4中部、第二定干部2与第二延伸部4连接处以及第二定干部2接地端形成第三夹角7,所述第三夹角7为120°,所述第一延伸部3上设有第一固定点11和第二固定点12,所述第一固定点11位于第一延伸部3距离第一定干部1与第一延伸部3连接处1米处,所述第二固定点12位于距离第一固定点11的1.2米处,所述第一延伸部3长度为3.5米,所述第二延伸部4上设有第三固定点13和第四固定点14,所述第三固定点13位于第二延伸部4距离第二定干部2与第二延伸部4连接处1米处,所述第四固定点14位于距离第三固定点13的1.2米处,所述第二延伸部4长度为3.5米。多个所述梨树拱架依次按照垂直于梨树拱架各部共同组成的平面方向排列,每个梨树拱架上的第一固定点11依次通过铁丝固定连接,每个梨树拱架上的第二固定点12依次通过铁丝固定连接,每个梨树拱架上的第三固定点13依次通过铁丝固定连接,每个梨树拱架上的第四固定点14依次通过铁丝固定连接,每个梨树拱架顶部8的端点依次通过铁丝固定连接,所述梨树拱架中第一定干部、第二定干部、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顶部均为钢管,所述钢管和铁丝表面上均镀有镀锌材料。所述梨树拱架在搭建时,使用镀锌钢管粗度32mm、厚度2.5mm的10号镀锌铁丝和10cmx10cm的水泥杆,棚架宽度6m,顶端距地面高度2.3-2.5m,棚架两端钢管埋入地面以下50cm,用水泥浇注;地面上在60-80cm处用折管机进行弯曲,形成600斜坡,斜坡长度为3.5米,顶端角度1200;每个拱架都是一个独立体,每两个拱架跨度为15m,用10号铁丝连接,拱架两端各要用两根10cm×10cm的水泥杆,将铁丝进行向外倾斜支撑。每个拱架和拱架之间用10号镀锌铁丝进行连接,第一道铁丝在拱架两边坡度(自下而上)1m处,第二道铁丝距第一道1.2m,最后在顶端处固定连接一道,总共五道铁丝。每道铁丝都要拉紧绷直,然后用短铁丝在每一道拱架上将拉直铁丝和拱架进行锁扣成为一体,分散受力,使每道拱架都承受拉力。本技术所述梨树拱架在栽培时,结合梨树特性:顶端优势强,成枝力弱,萌芽力强,易成花,应用本技术所述梨树拱架,梨树栽植时采用株距5m、行距6m、亩栽23棵树为标准,树形采用低杆开心形,主要是为了降低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棚架式梨树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梨树拱架包括第一定干部、第二定干部和顶部,所述第一定干部和第二定干部分别向相反于地面方向延伸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同时对称连接在顶部两端,第一定干部和第二定干部均一端接地,另一端距离地面高度80公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棚架式梨树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梨树拱架包括第一定干部、第二定干部和顶部,所述第一定干部和第二定干部分别向相反于地面方向延伸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同时对称连接在顶部两端,第一定干部和第二定干部均一端接地,另一端距离地面高度80公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树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干部和第二定干部之间相距6米,所述第一定干部和第二定干部关于顶部中心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树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中部、第一定干部与第一延伸部连接处以及第一定干部接地端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树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中部、第一延伸部顶部以及第二延伸部中部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树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中部、第二定干部与第二延伸部连接处以及第二定干部接地端形成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为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树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梨树拱架还包括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所述第一基部一端连接第一定干部接地一端,另一端位于离地距离50公分的地下,所述第二基部一端连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星赵红芸张萍张华伟陈皓刘军王军胜王辉王亮张甲臣李斐武晓博戴沛钊张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平陆县果业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