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态植被有序生长综合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33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0:18
一种水生态植被有序生长综合治理装置,包括外浮框架、吊环、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绳索、渔网、线坠、底架、内浮框架和连接筋;所述外浮框架与内浮框架均为中空的矩形框架,内浮框架置于外浮框架内,外浮框架与内浮框架相对两个边框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连接;所述内浮框架的下方设置底架,所述渔网连接在内浮框架和底架之间;所述外浮框架四个边框的中部及两端部分别安装有吊环,吊环的底端连接有绳索,绳索的底端设置有线坠。该装置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固定牢固且不易发生位移现象。

An integrated control device for orderly growth of water ecological vege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生态植被有序生长综合治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水生态植被有序生长综合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水生植被的自然分布也与水的深度、透明度及水底基质状况有关:透明度大的浅水,水底多腐殖质的淤泥,植物种类较多,生长茂盛;水深,基底为沙质或石质时,植物种水生植被类少,而且分布稀疏;在湖泊、沼泽及池塘内,水生植物则往往呈同心圆环状分布,在河流小溪两岸,水生植物不但是优质的饲料,而且水生的浮游藻类是鱼类的饵料来源,并且有净化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随着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治理效果较差,尤其是对重金属的治理,重金属进入水体后,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绝大部分迅速的转移至沉积物或悬浮物中,治理效果较为不明显,综合整治后,Cd、Hg的潜在生态危害仍然很高,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用水。现有的水生态植被综合治理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拆卸、安装较为麻烦,由于水的流动性较强,放在水中的装置较易出现位移的现象,使水生植被的生长略显杂乱,不能使水生植被有序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生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生态植被有序生长综合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浮框架、吊环、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绳索、渔网、线坠、底架、内浮框架和连接筋;所述外浮框架与内浮框架均为中空的矩形框架,内浮框架置于外浮框架内,外浮框架与内浮框架相对两个边框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连接,其中第一固定架安装在相对连接两边框的两端部,多个第二固定架安装在相对连接两边框的中间部,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架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使四组连接筋呈矩形状分布;所述内浮框架的下方设置底架,所述渔网连接在内浮框架和底架之间;所述外浮框架四个边框的中部及两端部分别安装有吊环,吊环的底端连接有绳索,绳索的底端设置有线坠;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态植被有序生长综合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浮框架、吊环、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绳索、渔网、线坠、底架、内浮框架和连接筋;所述外浮框架与内浮框架均为中空的矩形框架,内浮框架置于外浮框架内,外浮框架与内浮框架相对两个边框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连接,其中第一固定架安装在相对连接两边框的两端部,多个第二固定架安装在相对连接两边框的中间部,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架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使四组连接筋呈矩形状分布;所述内浮框架的下方设置底架,所述渔网连接在内浮框架和底架之间;所述外浮框架四个边框的中部及两端部分别安装有吊环,吊环的底端连接有绳索,绳索的底端设置有线坠;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外观均呈哑铃状,且第一固定架的中间内部开设有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植被有序生长综合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通过贯穿方式与外浮框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植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梦马晓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