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壳体、定子组件、电机及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19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子壳体、定子组件、电机及空调装置,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定子壳体散热功能不佳的技术问题。该定子壳体包括控制器容纳腔和定子容纳区,其中,所述控制器容纳腔与所述定子容纳区通过中隔板被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以使控制器的PCB板和定子分别独立安装至所述控制器容纳腔和所述定子容纳区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子壳体避免了控制器的PCB板与电机定子由于距离过近而在运行发热时相互影响散热的问题,有利于电机定子和控制器PCB板的分别散热,进而提高了电机的性能。

A stator shell, a stator component, a motor and a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壳体、定子组件、电机及空调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子壳体、定子组件、电机及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定子以及与定子连接的控制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对定子和控制器进行散热冷却。目前,对于电机的散热方式包括自冷、自扇冷却和强迫冷却。其中,自冷是指仅依靠空气进行散热。自扇冷却是指电机带有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冷却。强迫冷却是指电机具有带有冷却液的冷却系统进行冷却。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直流电机如若温度过高则会烧毁电机,因此控制器一般带有过热保护,电机运行过程中如温度过高则会导致过热保护频繁的启动从而严重影响电机正常运行。而采用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冷却的方式则会增加电机体积,导致结构复杂化。强迫冷却方式一般是在大型电机机组才使用的复杂冷却系统。因此,针对直流电机,如何更好的实现自冷散热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目前针对不同形状的控制器PCB板通常需要不同的安装结构来实现其与定子之间的安装固定,如此导致安装结构的通用性不强,使得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和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壳体、定子组件、电机及空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定子壳体散热功能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子壳体,包括控制器容纳腔和定子容纳区,其中,所述控制器容纳腔与所述定子容纳区通过中隔板被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以使控制器的PCB板和定子分别独立安装至所述控制器容纳腔和所述定子容纳区内。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中隔板上设有第一出线孔,所述第一出线孔能够连通所述控制器容纳腔和所述定子容纳区。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子容纳区设有用于容纳定子转轴的轴腔,所述轴腔的底端穿过所述中隔板向所述控制器容纳腔的方向延伸设置。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容纳腔为自所述中隔板向远离所述定子容纳区的方向延伸形成的腔体结构;在所述控制器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安装平面、第二安装平面和第三安装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平面、所述第二安装平面和所述第三安装平面分别与所述中隔板之间的距离不相等。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安装平面与所述中隔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平面与所述中隔板之间的距离。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安装平面包括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台为自所述中隔板向所述控制器容纳腔远离所述中隔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台阶状结构;所述第二安装台为与所述第一安装台高度相同的板状结构。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安装台上设有用于固定PCB板的第一固定孔。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安装平面包括第三安装台和第四安装台,其中,所述第三安装台为自所述控制器容纳腔的内壁向其中心方向延伸形成的凸片结构;所述第四安装台为围绕所述轴腔的周向自所述中隔板向所述控制器容纳腔远离所述中隔板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三安装台高度相同的台阶结构。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三安装台上设有用于固定PCB板的第二固定孔。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安装平面与所述中隔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平面与所述中隔板之间的距离,且小于所述第一安装平面与所述中隔板之间的距离。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安装平面为自所述中隔板向所述控制器容纳腔远离所述中隔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台阶状结构;并且,在所述第三安装平面上设有用于固定接地线的第三固定孔。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控制器容纳腔的底部设有接线板安装孔。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控制器容纳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出线孔,所述第二出线孔能够将所述控制器容纳腔与外界相连通。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控制器容纳腔远离所述中隔板的端部设有端盖安装孔,以使端盖通过所述端盖安装孔安装至所述控制器容纳腔上。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中隔板且位于所述控制器容纳腔外侧的圆周上设有电机安装孔;在所述中隔板朝向所述定子容纳区方向的侧面上设有加强筋。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包括所述的定子壳体,在所述定子壳体的定子容纳区安装有定子,在所述定子壳体的控制器容纳腔内安装有控制器的PCB板。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所述的定子组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包括所述的电机。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的定子壳体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定子壳体采用中隔板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即控制器容纳腔和定子容纳区,从而能够将控制器的PCB板和定子分别独立安装至控制器容纳腔和定子容纳区内,避免了控制器的PCB板与电机定子距离过近而在运行发热时相互影响散热的问题,有利于电机定子和控制器的PCB板分别散热,进而提高了电机的性能。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定子壳体在控制器容纳腔内分别设置了不同高度的第一安装平面和第二安装平面,能够用来安装不同形状的控制器的PCB板,为多种形状的控制器的PCB板提供了不同的放置方式,满足多种不同类型的PCB板的安装要求,从而提高了定子壳体的通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定子壳体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定子壳体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定子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定子壳体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定子壳体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中隔板;11-控制器容纳腔;12-定子容纳区;13-轴腔;14-第一安装平面;15-第二安装平面;16-电机安装孔;17-第一出线孔;18-第二出线孔;19-第三安装平面;20-接线板安装孔;21-端盖安装孔;22-加强筋;24-定子;25-定子转轴;26-PCB板;27-端盖;28-端盖螺钉;140-第二安装台;141-第一安装台;142-第一固定孔;150-第四安装台;151-第三安装台;152-第二固定孔;190-第三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至图6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子壳体,包括控制器容纳腔11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容纳腔(11)和定子容纳区(12),其中,所述控制器容纳腔(11)与所述定子容纳区(12)通过中隔板(10)被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以使控制器的PCB板(26)和定子(24)分别独立安装至所述控制器容纳腔(11)和所述定子容纳区(1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容纳腔(11)和定子容纳区(12),其中,所述控制器容纳腔(11)与所述定子容纳区(12)通过中隔板(10)被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以使控制器的PCB板(26)和定子(24)分别独立安装至所述控制器容纳腔(11)和所述定子容纳区(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隔板(10)上设有第一出线孔(17),所述第一出线孔(17)能够连通所述控制器容纳腔(11)和所述定子容纳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容纳区(12)设有用于容纳定子转轴(25)的轴腔(13),所述轴腔(13)的底端穿过所述中隔板(10)向所述控制器容纳腔(11)的方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容纳腔(11)为自所述中隔板(10)向远离所述定子容纳区(12)的方向延伸形成的腔体结构;在所述控制器容纳腔(11)内设有第一安装平面(14)、第二安装平面(15)和第三安装平面(19),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4)、所述第二安装平面(15)和所述第三安装平面(19)分别与所述中隔板(10)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4)与所述中隔板(10)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平面(15)与所述中隔板(10)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4)包括第一安装台(141)和第二安装台(140),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台(141)为自所述中隔板(10)向所述控制器容纳腔(11)远离所述中隔板(10)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台阶状结构;所述第二安装台(140)为与所述第一安装台(141)高度相同的板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安装台(140)上设有用于固定PCB板的第一固定孔(14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平面(15)包括第三安装台(151)和第四安装台(150),其中,所述第三安装台(151)为自所述控制器容纳腔(11)的内壁向其中心方向延伸形成的凸片结构;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思赵坤所孟琦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