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平台用微电网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平台用微电网系统,属于微电网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微电网已经基本成型与普及,无论时平时的城市居民生活用电,还是工业设备制造用电中,微电网都具有无可替代的身份;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使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如何让微电网系统应用到移动平台或者移动设备中去,如何进行远程控制且减少损耗,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移动平台用微电网系统,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动平台用微电网系统,包括分布式电源模块、转换模块、负载模块、储能模块、监控保护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分布式电源模块将接收到的光伏电源信号和柴油机电源信号发送到所述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把转换出的电压能源信号传输至负载模块;所述负载模块同时与所述监控保护模块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分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平台用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式电源模块、转换模块、负载模块、储能模块、监控保护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分布式电源模块将接收到的光伏电源信号和柴油机电源信号发送到所述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把转换出的电压能源信号传输至负载模块;所述负载模块同时与所述监控保护模块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分布式电源模块连接;/n所述转换模块包括:变压器TR1、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5、电解电容C1、电解电容C2、电解电容C3、三极管Q1、三极管Q2;所述变压器TR1的信号接收端与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的输出端连接;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平台用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式电源模块、转换模块、负载模块、储能模块、监控保护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分布式电源模块将接收到的光伏电源信号和柴油机电源信号发送到所述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把转换出的电压能源信号传输至负载模块;所述负载模块同时与所述监控保护模块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分布式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转换模块包括:变压器TR1、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5、电解电容C1、电解电容C2、电解电容C3、三极管Q1、三极管Q2;所述变压器TR1的信号接收端与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解电容C1连接;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解电容C1并联;所述变压器TR1的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电解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电解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R1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电解电容C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解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S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D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D端同时与所述电解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S端同时与所述电解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G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G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平台用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包括:蓄电池、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二极管D3、三极管Q3、三极管Q4、可调电阻RV1、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4;其中所述蓄电池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晓荔,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新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