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体进线防护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设备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167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箱体进线防护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设备箱,涉及设备箱进线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箱体进线结构防护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该结构包括进线槽和转接线盒,其中,在箱体侧壁上设有进线口,所述转接线盒罩设在位于所述箱体侧壁上的所述进线口上并与所述进线口形成密封连接,所述进线槽的一端与所述转接线盒的底部密封连接,所述进线槽的另一端沿所述箱体侧壁向下延伸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强化了进线口的防护等级,杜绝了灰尘、虫鼠以及雨水等进入至电控箱内,提高了箱体进线防护结构的安全性。

A protective structure for box incoming line and equipment box with th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体进线防护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设备箱
本技术涉及设备箱进线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箱体进线防护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设备箱。
技术介绍
设备箱是一种装载设备的箱体结构,例如一体式柴油发电机、一体式冷水机组以及可移动一体式电气柜等。设备箱通常需要将动力线缆引入箱体以满足设备的用电需求。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设备箱,通常是采用自设备箱体的底部进线的方式,即动力线缆通过设备箱体的底部进入设备箱内以满足用电设备的需求。然而,在某些特殊场合,通过底部进线的操作实施难度较大,操作不方便,而且也存在比较突出的浸水漏电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进线防护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设备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箱体进线结构防护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箱体进线防护结构,包括进线槽和转接线盒,其中,在箱体侧壁上设有进线口,所述转接线盒罩设在位于所述箱体侧壁上的所述进线口上并与所述进线口形成密封连接,所述进线槽的一端与所述转接线盒的底部密封连接,所述进线槽的另一端沿所述箱体侧壁向下延伸设置。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接线盒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结构,其中,所述转接线盒的纵截面中最长边所在的平面固定至所述进线口上,以使所述转接线盒的外壁形成与所述箱体侧壁呈向下倾斜的方式设置。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接线盒的底部设有接线板,在所述转接线盒与所述进线口形成连接时,位于所述转接线盒底部的所述接线板自其与箱体侧壁的连接处向外呈向上倾斜的方式设置。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接线板与所述转接线盒形成可拆卸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接线板上设有过线孔,在所述过线孔上连接有波纹管接头。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线口的底面呈自箱体内部向箱体外部以倾斜向下的方式设置。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线口呈方形或矩形结构。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进线口位于所述箱体侧壁内部的一侧连接有线槽弯头,所述线槽弯头的一端与所述进线口形成连接,所述线槽弯头的另一端自所述进线口向下弯曲并自电控箱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电控箱内。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箱,包括所述的箱体进线防护结构。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在设备箱内设置的线槽支架,所述线槽支架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支架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互平行设置。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以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对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进行固定。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线槽支架至少设置在设备箱的箱体侧壁上。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强电线槽和弱电线槽,其中,所述强电线槽和所述弱电线槽分别固定至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强电线槽和所述弱电线槽的其中一端连接至电控箱的顶部。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的箱体进线防护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体进线防护结构,通过使转接线盒罩设在位于箱体侧壁的进线口上,并使转接线盒与进线口之间以及转接线盒与进线槽之间形成密封连接,从而强化了进线口的防护等级,杜绝了灰尘、虫鼠以及雨水等进入至电控箱内,提高了箱体进线防护结构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的箱体进线防护结构的转接线盒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结构,转接线盒的纵截面中最长边所在的平面固定至进线口上,以使转接线盒的外壁形成与箱体侧壁呈向下倾斜的方式,使得转接线盒在进线口的外侧具有倾斜向下的斜面,可以有效防止雨水进入箱体内部。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的箱体进线防护结构的转接线盒设置了可拆卸连接的接线板,便于对接线板进行维护。另外,在转接线盒与进线口形成连接时,位于转接线盒底部的接线板相对于箱体侧壁呈向上倾斜的方式设置,从而使得进线转弯半径增大,有利于穿线安装以及电线的保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箱体进线防护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箱体进线防护结构中转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设备箱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设备箱中线槽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设备箱的俯视图。图中:10-进线槽;11-转接线盒;12-接线板;13-波纹管接头;14-电线电缆;15-箱体侧壁;16-进线口;17-线槽弯头;18-电控箱;121-过线孔;20-设备箱;21-强电线槽;22-弱电线槽;23-线槽支架;24-传感器;25-用电设备;231-第一支架;232-第二支架;233-第一支撑体;234-第二支撑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至图5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体进线防护结构,包括进线槽10和转接线盒11。其中,在箱体侧壁15上设有进线口16,转接线盒11罩设在位于箱体侧壁15上的进线口16上并与进线口16形成密封连接,进线槽10的一端与转接线盒11的底部密封连接,进线槽10的另一端沿箱体侧壁15向下延伸设置。通过将进线口设置在箱体侧壁上,使得转接线盒与进线口之间以及进线槽与转接线盒之间形成密封连接,从而强化了进线口的防护等级,杜绝了灰尘、虫鼠以及雨水等进入至电控箱内,提高了箱体进线防护结构的安全性。优选地,如图2所示,转接线盒11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结构。优选地,转接线盒11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优选地,转接线盒11的纵截面中最长边所在的平面固定至进线口16上,以使转接线盒11的外壁形成与箱体侧壁15呈向下倾斜的方式设置。使得转接线盒具有倾斜向下的斜面,可以有效防止雨水进入箱体内部。优选地,转接线盒11的纵截面中最长边所在的平面通过自攻螺钉、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至箱体侧壁15上,并且在转接线盒与箱体侧壁的接触面上采用打胶处理,以强化防水等级。优选地,转接线盒11的底部设有接线板12。优选地,在转接线盒11与进线口16形成连接时,位于转接线盒11底部的接线板12自其与箱体侧壁15的连接处向外呈向上倾斜的方式设置。从而使得电线电缆14在通过接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体进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线槽(10)和转接线盒(11),其中,在箱体侧壁(15)上设有进线口(16),所述转接线盒(11)罩设在位于所述箱体侧壁(15)上的所述进线口(16)上并与所述进线口(16)形成密封连接,所述进线槽(10)的一端与所述转接线盒(11)的底部密封连接,所述进线槽(10)的另一端沿所述箱体侧壁(15)向下延伸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体进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线槽(10)和转接线盒(11),其中,在箱体侧壁(15)上设有进线口(16),所述转接线盒(11)罩设在位于所述箱体侧壁(15)上的所述进线口(16)上并与所述进线口(16)形成密封连接,所述进线槽(10)的一端与所述转接线盒(11)的底部密封连接,所述进线槽(10)的另一端沿所述箱体侧壁(15)向下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进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线盒(11)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结构,其中,所述转接线盒(11)的纵截面中最长边所在的平面固定至所述进线口(16)上,以使所述转接线盒(11)的外壁形成与所述箱体侧壁(15)呈向下倾斜的方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进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线盒(11)的底部设有接线板(12),在所述转接线盒(11)与所述进线口(16)形成连接时,位于所述转接线盒(11)底部的所述接线板(12)自其与箱体侧壁(15)的连接处向外呈向上倾斜的方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体进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12)与所述转接线盒(11)形成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体进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线板(12)上设有过线孔(121),在所述过线孔(121)上连接有波纹管接头(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进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口(16)的底面呈自箱体内部向箱体外部以倾斜向下的方式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体进线防护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明胜孙栋军王升王娟雷伟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