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089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电池单元、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一连接件。电池单元为多个并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第一盖板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配合部;第一主体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第一配合部从第一主体部沿长度方向的端部朝靠近第二盖板的方向延伸。第二盖板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配合部;第二主体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配合部从第二主体部沿长度方向的端部朝靠近第一盖板的方向延伸。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分别位于所述电池单元沿厚度方向的两侧;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位于电池单元沿长度方向的同侧;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并将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模组装配简单、成组效率高且结构可靠。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参照图12,电池模组通常需要端板100、侧板200在一定的预紧力下通过焊接、扎带捆绑方式进行成组,对于平躺模组采用焊接或者螺栓螺母300配合方式成组。如图12所示,平躺模组的常规成组方式为通过螺栓螺母300配合将电池模组的上盖板400与底板进行固定,无论是通过螺栓螺母配合方式还是穿透焊方式来实现电池模组装配的预紧力,都使得电池模组装配复杂,并且在电池模组的有限的空间内和高的能量密度要求下难以满足电池模组对预紧力的要求,从而降低成组效率,影响电池模组结构的可靠性,最终影响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装配简单、成组效率高并且结构可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电池单元、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以及第一连接件。电池单元为多个并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第一盖板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配合部;第一主体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第一配合部从第一主体部沿长度方向的端部朝靠近第二盖板的方向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元(1)、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以及第一连接件(4);/n电池单元(1)为多个并沿长度方向(L)依次布置;/n第一盖板(2)包括第一主体部(21)和第一配合部(22);第一主体部(21)沿长度方向(L)延伸,第一配合部(22)从第一主体部(21)沿长度方向(L)的端部朝靠近第二盖板(3)的方向延伸;/n第二盖板(3)包括第二主体部(31)和第二配合部(32);第二主体部(31)沿长度方向(L)延伸,第二配合部(32)从第二主体部(31)沿长度方向(L)的端部朝靠近第一盖板(2)的方向延伸;/n第一主体部(21)和第二主体部(31)分别位于所述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元(1)、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以及第一连接件(4);
电池单元(1)为多个并沿长度方向(L)依次布置;
第一盖板(2)包括第一主体部(21)和第一配合部(22);第一主体部(21)沿长度方向(L)延伸,第一配合部(22)从第一主体部(21)沿长度方向(L)的端部朝靠近第二盖板(3)的方向延伸;
第二盖板(3)包括第二主体部(31)和第二配合部(32);第二主体部(31)沿长度方向(L)延伸,第二配合部(32)从第二主体部(31)沿长度方向(L)的端部朝靠近第一盖板(2)的方向延伸;
第一主体部(21)和第二主体部(31)分别位于所述电池单元(1)沿厚度方向(T)的两侧;
第一配合部(22)和第二配合部(32)位于电池单元(1)沿长度方向(L)的同侧;
第一连接件(4)穿过第一配合部(22)和第二配合部(32)并将第一配合部(22)和第二配合部(32)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第一配合部(22)包括第一基部(221)以及第一凸部(222);第一基部(221)从第一主体部(21)沿厚度方向(T)朝靠近第二盖板(3)的方向延伸,第一凸部(222)从第一基部(221)沿厚度方向(T)突出;
第二配合部(32)包括第二基部(321)以及第二凸部(322);第二基部(321)从第二主体部(31)沿厚度方向(T)朝靠近第一盖板(2)的方向延伸,第二凸部(322)从第二基部(321)沿厚度方向(T)突出;
第一凸部(222)上开设有第一孔(222a),第二凸部(322)上开设有第二孔(322a);
第一凸部(222)位于第二凸部(322)沿宽度方向(W)的一侧,且第一连接件(4)穿过第一孔(222a)和第二孔(322a),以将第一凸部(222)和第二凸部(322)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凸部(222)设置为多个,相邻第一凸部(222)之间形成第一凹部(223),第二凸部(322)沿厚度方向(T)插入对应地第一凹部(223)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第一连接件(4)包括第一连接部(41),第一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光孙会伟姚己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