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独设置调压线圈的节能牵引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052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独设置调压线圈的节能牵引变压器,包括A柱和X柱,A柱上设有第一高压线圈绕组和第一调压线圈绕组,X柱分别设有第二高压线圈绕组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第一调压线圈绕组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位于第一高压线圈绕组和第二高压线圈绕组之间,第一调压线圈绕组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之间连接有一套调压开关。具有以下优点:使线圈安匝更趋于平衡,结构稳定,有效的减小了外部短路造成的轴向力电动力,抗短路能力强,提高了变压器在外部故障下的动稳定性,线圈施工工艺简单,分接头少,引线工艺简单,减少出头降低了分接头压接故障率;两柱调压线圈共用一套调压开关,减少了两套开关调压时同步偏差危险性,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Energy saving traction transformer with voltage regulating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独设置调压线圈的节能牵引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变压器,具体涉及一种单独设置调压线圈的节能牵引变压器。
技术介绍
目前各大城市工业发展迅速,人口快速增长,交通拥堵严重,解决交通拥堵刻不容缓。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城际客专,高速铁路发展迅速,牵引变压器使用量巨大,产品的节能性和安全性尤为重要。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变压器的结构线圈出头多,装配引线工艺繁琐,变压器的结构线圈分布从内到外依次为T绕组14,F绕组13,GY绕组12,GY绕组12中间设有TY段,调压线圈位于高压线圈中部,调压段有普通连续式和纠结式两种,前者段数多,轴向高度高在整个高压线圈占比大,安匝平衡差,抗短路能力差,后者绕制繁琐,绕制水平要求高工艺复杂。且现有变压器的调压与高压都为两柱串联结构,每柱调压线圈单独使用一个调压开关,两套开关调压时存在同步偏差危险性,就是两柱开关不在一个档位,会造成变压器两柱磁场感应电压混乱,达不到正常电压,影响高铁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单独设置调压线圈的节能牵引变压器,使线圈安匝更趋于平衡,结构稳定,有效的减小了外部短路造成的轴向力电动力,抗短路能力强,提高了变压器在外部故障下的动稳定性,线圈施工工艺简单,分接头少,引线工艺简单,减少出头降低了分接头压接故障率;两柱调压线圈共用一套调压开关,减少了两套开关调压时同步偏差危险性,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独设置调压线圈的节能牵引变压器,包括A柱和X柱,A柱上设有第一高压线圈绕组和第一调压线圈绕组,X柱分别设有第二高压线圈绕组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第一调压线圈绕组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位于第一高压线圈绕组和第二高压线圈绕组之间,第一调压线圈绕组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之间连接有一套调压开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压线圈绕组与调压开关并联后串接在A柱的第一高压线圈绕组尾部,第二调压线圈绕组与调压开关并联后串接在X柱的第二高压线圈绕组尾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压线圈绕组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从外到内均依次设有T绕组、F绕组、GY绕组和TY绕组,第一调压线圈绕组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中T绕组与F绕组均相邻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高压线圈绕组和第二高压线圈绕组从外到内均依次设有TY绕组、GY绕组、F绕组和T绕组,第一高压线圈绕组和第二高压线圈绕组中T绕组与F绕组均相邻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高压线圈绕组、第二高压线圈绕组、第一调压线圈绕组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的上方设有压板,第一高压线圈绕组、第二高压线圈绕组、第一调压线圈绕组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的下方设有托板,压板和托板上均设有磁屏蔽。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变压器使线圈安匝更趋于平衡,结构稳定,有效的减小了外部短路造成的轴向力电动力,抗短路能力强,提高了变压器在外部故障下的动稳定性,线圈施工工艺简单,分接头少,引线工艺简单,减少出头降低了分接头压接故障率;两柱调压线圈共用一套调压开关,减少了两套开关调压时同步偏差危险性,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中变压器传统线圈分布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中变压器传统线圈结构接线方式;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变压器线圈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变压器线圈结构接线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单独设置调压线圈的节能牵引变压器,包括A柱1和X柱2,A柱1上设有第一高压线圈绕组61和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X柱2分别设有第二高压线圈绕组62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位于第一高压线圈绕组61和第二高压线圈绕组62之间,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之间连接有一套调压开关4,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与调压开关4并联后串接在A柱1的第一高压线圈绕组61尾部,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与调压开关4并联后串接在X柱2的第二高压线圈绕组62尾部。所述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从外到内均依次设有T绕组14、F绕组13、GY绕组12和TY绕组11,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中T绕组14与F绕组13均相邻设置。所述第一高压线圈绕组61和第二高压线圈绕组62从外到内均依次设有TY绕组11、GY绕组12、F绕组13和T绕组14,第一高压线圈绕组61和第二高压线圈绕组62中T绕组14与F绕组13均相邻设置。所述第一高压线圈绕组61、第二高压线圈绕组62、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的上方设有压板3,第一高压线圈绕组61、第二高压线圈绕组62、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的下方设有托板8,压板3和托板8上均设有磁屏蔽5。所述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是单独设置调压线圈结构,线圈施工工艺简单,调压线圈为普通连续式结构,使用导线为加强绝缘导线,高压线圈工艺与原结构相同,计算安匝平衡时高低压线圈电抗高度对应分区匝数比例达到完全相等,此种结构使线圈安匝更趋于平衡,结构稳定。充分利用牵引变压器T绕组14与F绕组13电压相等电流相反特性,合理布局,合理选取各线圈电流密度,引进减少线圈端部漏磁理论,在线圈托板8及压板3处增加局部磁屏蔽5,有效降低变压器杂散损耗。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空载损耗降低30%,负载损耗降低20%。本技术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独设置调压线圈的节能牵引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A柱(1)和X柱(2),A柱(1)上设有第一高压线圈绕组(61)和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X柱(2)分别设有第二高压线圈绕组(62)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位于第一高压线圈绕组(61)和第二高压线圈绕组(62)之间,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之间连接有一套调压开关(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独设置调压线圈的节能牵引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A柱(1)和X柱(2),A柱(1)上设有第一高压线圈绕组(61)和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X柱(2)分别设有第二高压线圈绕组(62)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位于第一高压线圈绕组(61)和第二高压线圈绕组(62)之间,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之间连接有一套调压开关(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独设置调压线圈的节能牵引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与调压开关(4)并联后串接在A柱(1)的第一高压线圈绕组(61)尾部,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与调压开关(4)并联后串接在X柱(2)的第二高压线圈绕组(62)尾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独设置调压线圈的节能牵引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压线圈绕组(71)和第二调压线圈绕组(72)从外到内均依次设有T绕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阔军董浩凯宮树慧董建军张金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晨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