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050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线圈,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包括励磁层和由同一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线圈环形回路,线圈环形回路包括第一线圈环形回路和第二线圈环形回路,第一线圈环形回路设置在励磁层上端面上,且第一线圈环形回路所在平面与励磁层平行;第二线圈环形回路环绕所述励磁层的上、下端面和两个侧面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同一绝缘导线设计两个线圈环形回路,使无线充电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加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同一绝缘导线只形成一种线圈环形回路的无线充电线圈,增强了励磁效果,提高了无线充电效率以及充电线圈的实用性。

Wireless charging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线圈
本技术属于无线充电
,具体涉及无线充电线圈。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子设备不断更新,人们对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充电方式在使用时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无线充电方式应运而生,解决了传统充电方式采用充电线材带来的不便。无线充电方式主要以电磁感应原理,无需充电线材与手机设备接触,方便快捷,但是弊端是充电效率低于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如何提高充电效率是无线充电技术上的一个难题。现有技术中用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无线充电发射器和无线充电接收器,均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该无线充电线圈包括励磁层和设置在励磁层上的平面线圈,平面线圈绕制形成线圈环形回路。无线充电发射器的无线充电线圈用于通电产生电磁信号,无线充电接收器的无线充电线圈用于感应该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给用电设备。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无线充电线圈的缺陷是无线充电效率较低、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用于解决现有无线充电线圈的无线充电效率较低、实用性差的问题。为了提高无线充电线圈的无线充电效率,需要增强线圈通电后的励磁效果,因此,本技术设计出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包括励磁层和由同一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线圈环形回路,所述线圈环形回路包括第一线圈环形回路和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其中,第一线圈环形回路设置在所述励磁层上端面上,且第一线圈环形回路所在平面与所述励磁层平行;第二线圈环形回路环绕所述励磁层的上、下端面和两个侧面设置;且通电后,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在上端面上的边与第一线圈环形回路的边的电流方向一致,所述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在上端面上的边与所述第一线圈环形回路的边就近设置。本技术的无线充电线圈,利用同一绝缘导线设计两个线圈环形回路,其中,第一线圈环形回路设置在励磁层上,第二线圈环形回路环绕励磁层,第二线圈环形回路作为励磁线圈,同时在励磁层上、下端面上的部分产生的电流能够增强第一线圈环形回路的磁场,并且通电后的第一线圈环形回路产生的电流也能增强第二线圈环形回路的磁场,实现了磁场的相互加强,能够提高无线充电效率以及充电线圈的实用性。为不影响第一线圈环形回路的平整设置,通过在所述励磁层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用于放置第二线圈环形回路的绝缘导线。另外,当第二线圈环形回路的线圈匝数为多匝时,将第二线圈环形回路的绝缘导线放置在凹槽中,能够提高无线充电线圈通电后磁场的加强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包括励磁层和由同一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线圈环形回路,所述线圈环形回路包括第一线圈环形回路和第三线圈环形回路,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和第四线圈环形回路,其中,第一线圈环形回路和第三线圈环形回路相邻设置在所述励磁层上端面上,且第一线圈环形回路和第三线圈环形回路的所在平面均与所述励磁层平行;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和第四线圈环形回路相邻的环绕所述励磁层的上、下端面和两个侧面设置;且通电后,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和第四线圈环形回路在上端面上的边,与第一线圈环形回路和第三线圈环形回路的边的电流方向一致,所述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在上端面上的边与所述第一线圈环形回路的边就近设置,所述第四线圈环形回路在上端面上的边与所述第三线圈环形回路的边就近设置。上述无线充电线圈,利用同一绝缘导线设计了四个线圈环形回路,其中,第一线圈环形回路和第三线圈环形回路的所在平面与励磁层平行,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和第四线圈环形回路环绕励磁层设置,第二/第四线圈环形回路作为励磁线圈,同时在励磁层上、下端面上的部分产生的电流能够增强第一/第三线圈环形回路的磁场,并且通电后的第一/第三线圈环形回路产生的电流也能增强第二/第四线圈环形回路的磁场,实现了磁场的相互加强,相对于上面只有两个线圈环形回路构成的无线充电线圈,进一步增强了无线充电线圈通电后的励磁效果,提高了无线充电效率以及充电线圈的实用性。为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线圈通电后磁场的加强效果,第二线圈环形回路的所在平面和第四线圈环形回路的所在平面平行。为不影响第一线圈环形回路和第三线圈环形回路的平整设置所述励磁层上开有两个相邻设置的凹槽,分别用于放置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和第四线圈环形回路的绝缘导线。另外,当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和第四线圈环形回路的线圈匝数为多匝时,将第二线圈环形回路的绝缘导线放置在一个凹槽中,第四线圈环形回路的绝缘导线放置在另一个凹槽中,更有助于提高无线充电线圈通电后磁场的加强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无线充电线圈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俯视图;附图的标号说明如下:1——第一线圈环形回路,2——第二线圈环形回路,3——第三线圈环形回路,4——第四线圈环形回路,5——励磁层,1-1——第一线圈环形回路的边,2-1——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在励磁层上端面上的边,3-1——第三线圈环形回路的边,4-1——第四线圈环形回路在励磁层上端面上的边,6——无线充电发射器,7——无线充电接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线圈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包括励磁层5,以及由同一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第一线圈环形回路1、第二线圈环形回路2、第三线圈环形回路3、第四线圈环形回路4。为了方面描述四个线圈环形回路的位置关系,在图1中以励磁层的中垂线为y轴,沿励磁层的水平方向为x轴,绘制坐标系。如图1所示,四个线圈环形回路分别位于四个象限,且绕制的形状均为矩形。其中,第一线圈环形回路1和第三线圈环形回路3相邻设置在励磁层5上端面上,且第一线圈环形回路1和第三线圈环形回路3的所在平面均与励磁层5平行。第二线圈环形回路2和第四线圈环形回路4相邻,且分别环绕励磁层5的上、下端面和两个侧面设置,第二线圈环形回路2的所在平面和第四线圈环形回路4的所在平面平行。无线充电线圈通电后,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在励磁层上端面上的边2-1和第四线圈环形回路在励磁层上端面上的边4-1,与第一线圈环形回路1-1和第三线圈环形回路的边3-1的电流方向一致,即图1中椭圆形标识区域内的线圈电流方向一致。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在励磁层上端面上的边2-1与第一线圈环形回路的边1-1就近设置,第四线圈环形回路在励磁层上端面上的边4-1与第三线圈环形回路的边3-1就近设置。励磁层5的上端面上开有两个相邻设置的凹槽,分别用于放置第二线圈环形回路2和第四线圈环形回路4的绝缘导线,以保证第一线圈环形回路1和第三线圈环形回路3的平整设置。另外,当第二线圈环形回路2和第四线圈环形回路4的线圈匝数为多匝时,将第二线圈环形回路2的绝缘导线放置在一个凹槽中,第四线圈环形回路4的绝缘导线放置在另一个凹槽中,有助于提高无线充电线圈通电后磁场的加强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包括励磁层和由同一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线圈环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环形回路包括第一线圈环形回路和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其中,第一线圈环形回路设置在所述励磁层上端面上,且第一线圈环形回路所在平面与所述励磁层平行;第二线圈环形回路环绕所述励磁层的上、下端面和两个侧面设置;且通电后,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在上端面上的边与第一线圈环形回路的边的电流方向一致,所述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在上端面上的边与所述第一线圈环形回路的边就近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包括励磁层和由同一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线圈环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环形回路包括第一线圈环形回路和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其中,第一线圈环形回路设置在所述励磁层上端面上,且第一线圈环形回路所在平面与所述励磁层平行;第二线圈环形回路环绕所述励磁层的上、下端面和两个侧面设置;且通电后,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在上端面上的边与第一线圈环形回路的边的电流方向一致,所述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在上端面上的边与所述第一线圈环形回路的边就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层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用于放置所述第二线圈环形回路的绝缘导线。


3.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包括励磁层和由同一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线圈环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环形回路包括第一线圈环形回路和第三线圈环形回路,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和第四线圈环形回路,其中,第一线圈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传涛甘江华吕劲松陈天锦李建国宋兵兵张晓丽刘振威赵钊渠边慧萍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