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92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转轴、第一柔性屏和柔性支撑件。设备主体内侧设置有伸缩腔体,设备主体上开设有伸缩口。转轴设置在伸缩腔体内侧。第一柔性屏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伸缩腔体内,第一柔性屏具有伸展至伸缩口外侧的第一位置和卷绕在转轴上的第二位置。柔性支撑件与第一柔性屏连接,柔性支撑件随第一柔性屏出入伸缩腔体。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可收缩至设备主体内的第一柔性屏以及可以随第一柔性屏出入伸缩腔体的柔性支撑件,能够实现进一步缩小电子设备体积的有益效果。

An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功能的越来越强大,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便携性需求均日益提高。目前的手机、平板等终端产品不能满足用户追求大屏幕大视野,同时又要便携的需求,然而随着柔性显示屏的发展,柔性显示屏的可弯折和可折叠性能为便携式的大屏幕带来了可能性,折叠显示屏和卷曲屏已经开始为人们所认知,其中卷曲屏因其屏幕的拓展性更高而已然成为了未来显示屏发展的趋势之一。在先技术中,卷曲屏在收纳时,需要柔性可弯折才可卷曲收纳在较小空间内,以方便携带,而在展开使用时卷曲屏背面需要一定刚性支撑,方便操作和使用,这样就很难找到一个兼顾柔性和刚性的方案。在先技术是在柔性屏的两侧设置伸缩杆,在展开使用时用伸缩杆支撑。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伸缩杆占用电子设备较大的收纳空间,限制电子设备无法进一步缩小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在先技术中伸缩杆占用电子设备较大的收纳空间,限制电子设备无法进一步缩小体积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内侧设置有伸缩腔体,设备主体上开设有伸缩口;转轴,转轴设置在伸缩腔体内;第一柔性屏,第一柔性屏的第一端设置于伸缩腔体内,第一柔性屏的第二端可通过伸缩口回缩至伸缩腔体内,或至少部分伸出于设备主体之外;柔性支撑件,柔性支撑件与第一柔性屏相连接,柔性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柔性屏的伸缩方向相同,且柔性支撑件随第一柔性屏运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柔性屏的设置可以使第一柔性屏收缩至设备主体内,柔性支撑件的设置可以随第一柔性屏出入伸缩腔体,这样就可以节省柔性支撑件的占用空间,能够实现进一步缩小电子设备体积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子设备展开后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子设备展开后非显示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子设备收缩后轴向的剖面图;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子设备收缩后径向的剖面图;图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柔性支撑件为U形卷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子设备展开后的俯视图;图7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子设备展开后的侧视图;图8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子设备收缩后的俯视图;图9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子设备收缩后的侧视图;图10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电子设备展开后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电子设备展开后非显示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电子设备展开后非显示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电子设备展开后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电子设备收缩后径向的剖面图;图1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柔性支撑件为U形卷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6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五中电子设备展开后非显示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7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五中电子设备展开后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8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五中电子设备收缩后径向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9,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转轴20、第一柔性屏30和柔性支撑件40。设备主体10内侧设置有伸缩腔体11,设备主体10上开设有伸缩口12;转轴20设置在伸缩腔体11内;第一柔性屏30的第一端设置于伸缩腔体11内,第一柔性屏30的第二端可通过伸缩口12回缩至伸缩腔体11内,或至少部分伸出于设备主体10之外;柔性支撑件40与第一柔性屏30相连接,柔性支撑件4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柔性屏30的伸缩方向相同,且柔性支撑件40随第一柔性屏30运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可收缩至设备主体10内的第一柔性屏30以及可以随第一柔性屏30出入伸缩腔体11的柔性支撑件40,能够实现进一步缩小电子设备体积的有益效果。具体地,伸缩口12的设置可以便于第一柔性屏30的出入,转轴20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柔性屏30的收缩与展开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地,可以在转轴20和设备主体10直接设置轴承,以降低转轴20和设备主体10之间的摩擦力。上述结构可以使第一柔性屏30以转轴20为中心轴进行卷曲,收纳在设备主体10内,从电子设备的伸缩口12进行伸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先技术中伸缩杆通过大杆套小杆的原理分成若干节结合,由于电子设备收纳空间有限,伸缩杆每节长度和直径都受到空间限制,而且每节伸缩杆有强度要求,所以限制了伸缩杆伸展后的总长度,导致柔性屏的展开长度有很大的局限性。伸缩杆伸展过程需要一节接一节地伸展,速度慢导致柔性屏无法快速进行展开和收缩,影响用户使用体感。在本技术中柔性支撑件的设置可以避免上述伸缩杆的问题,具体通过柔性支撑件40随第一柔性屏30出入伸缩腔体11来实现。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柔性支撑件40设置为U形卷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将柔性支撑件40设置为U形卷带后,第一柔性屏30可以在展开时通过U形卷带进行固定支撑,收缩时可以使U形卷带随第一柔性屏30出入伸缩腔体11,以进一步缩小电子设备体积。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柔性支撑件40设置为多个,多个柔性支撑件40均设置为U形卷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多个U形卷带设置可以使展开后的第一柔性屏30更加稳定可靠。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柔性支撑件40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下,两个柔性支撑件40分别设置在第一柔性屏30的两侧。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分别设置在第一柔性屏3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内侧设置有伸缩腔体,所述设备主体上开设有伸缩口;/n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伸缩腔体内;/n第一柔性屏,所述第一柔性屏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伸缩腔体内,所述第一柔性屏的第二端可通过所述伸缩口回缩至所述伸缩腔体内,或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设备主体之外;/n柔性支撑件,所述柔性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柔性屏相连接,所述柔性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柔性屏的伸缩方向相同,且所述柔性支撑件随所述第一柔性屏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内侧设置有伸缩腔体,所述设备主体上开设有伸缩口;
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伸缩腔体内;
第一柔性屏,所述第一柔性屏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伸缩腔体内,所述第一柔性屏的第二端可通过所述伸缩口回缩至所述伸缩腔体内,或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设备主体之外;
柔性支撑件,所述柔性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柔性屏相连接,所述柔性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柔性屏的伸缩方向相同,且所述柔性支撑件随所述第一柔性屏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件设置为U形卷带或者拉伸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柔性支撑件为所述U形卷带、伸缩拉伸弹簧或者所述U形卷带和所述拉伸弹簧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下,两个所述柔性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屏的两侧;
在所述柔性支撑件的数量为三个的情况下,三个所述柔性支撑件包括第一子柔性支撑件、第二子柔性支撑件和第三子柔性支撑件,所述第一子柔性支撑件和所述第二子柔性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屏的两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源标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