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负载测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86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负载测试设备,应用在变压器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测试柜,测试柜内腔设有若干负载块,测试柜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出线孔,测试柜内腔顶部设有顶部开口的集线盒,集线盒的开口端沿周缘设有连接片,连接片通过螺栓固定在集线盒上,负载块上的线缆穿设过集线盒,并从出线孔延伸出测试柜,集线盒底部开设有供线缆伸入的进线口,集线盒的四个侧壁开设有供线缆伸出的出线口;具有的技术效果是:通过集线盒可以将线缆进行集中整理,减小线缆在测试柜内部散乱分布或相互缠绕的可能。

Transformer load tes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负载测试设备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负载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变压器的负载是变压器的重要性能参数,一方面表示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效率,另一方面表明变压器设计制造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变压器在出厂前,需要进行负载的测试,变压器负载测试的目的是测量负载损耗和阻抗电压。无论大小变压器,负载损耗都占总损耗的大部分,通过对负载损耗的分析可以检查出变压器在结构上和制造上的缺陷。现有的变压器负载测试设备,柜体内部的线缆通常都是杂乱无章的摆放,以至于线缆相互缠绕在一起,从而导致线缆需要更换或检修时,需要将众多相互缠绕的线缆依次理清,从而给工作带来极大地不便。因此,目前亟需对现有的变压器负载测试设备进行改进,以减小线缆相互缠绕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负载测试设备,其优点是:通过集线盒可以将线缆进行集中整理,减小线缆在测试柜内部散乱分布或相互缠绕的可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变压器负载测试设备,包括测试柜,所述测试柜内腔设有若干负载块,所述测试柜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出线孔,所述测试柜内腔顶部设有顶部开口的集线盒,所述集线盒的开口端沿周缘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螺栓固定在集线盒上,所述负载块上的线缆穿设过集线盒,并从所述出线孔延伸出测试柜,所述集线盒底部开设有供线缆伸入的进线口,所述集线盒的四个侧壁开设有供线缆伸出的出线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线缆集中从集线盒的进线口穿设至集线盒内,再将线缆整齐归类并从四个出线口分别拉出至集线盒外,此时将连接片贴紧在测试柜内腔顶部,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然后再将线缆对应从出线孔拉出至测试柜外,以待变压器负载测试使用。通过集线盒可以将线缆进行集中整理,减小线缆在测试柜内部散乱分布或相互缠绕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线盒内腔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转动连接有若干绕线辊,所述绕线辊的两端沿周缘设有阻挡片,所述线缆绕过绕线辊后从出线口伸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穿设在集线盒内部的线缆均对应盘绕在绕线辊后,再从出线口拉出至集线盒外,以减小线缆在集线盒内部相互缠绕的可能;同时,绕线辊两端的阻挡片是为了减小盘绕在绕线辊上的线缆从绕线辊两端脱离的可能,保证了线缆盘绕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绕线辊沿周缘开设有螺纹凹陷,绕在所述绕线辊上的线缆沉入螺纹凹陷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凹陷可以对盘绕在绕线辊上的线缆起到一个导向作用,便于操作人员更好的进行盘绕;同时,通过将线缆沉入螺纹凹陷,可以使得盘绕在绕线辊上的若干圈线缆彼此分隔开,从而减小线缆在绕线辊上相互叠合进而相互缠绕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线盒位于出线口处转动连接有上滚轴,所述集线盒位于出线口处还转动连接有与上滚轴相对应的下滚轴,所述线缆穿设在上滚轴和下滚轴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线缆穿设在上滚轴和下滚轴之间,可以使得线缆更方便地从出线口拉出至集线盒外,并且可以防止线缆在抽拉时与出线口产生摩擦,而导致线缆被磨损的可能,延长了线缆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滚轴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上环片,所述下滚轴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与上环片一一对应的下环片,所述上环片和下环片外边缘相抵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若干外边缘相抵触的上环片和下环片,可以使得穿设在上滚轴和下滚轴之间的线缆的对应位置被限制住,从而使得线缆可以被顺利的导向,减小穿设在上滚轴和下滚轴之间的线缆相互缠绕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线盒位于进线口的开口端沿周缘设有橡胶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是为了防止集中穿设至集线盒内的线缆在进线口处产生摩擦,从而减小线缆被磨损的可能,进一步延长了线缆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试柜底部四个边角设有万向轮,所述测试柜上还铰接有推拉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和推拉杆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方便快捷地移动测试柜,从而提高测试柜测试变压器负载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试柜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排风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测试柜内外的气体可以通过排风扇得到有效的流通,从而使得测试柜内腔的热量能够及时地散发出去,减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测试柜内腔因温度过高而被烧毁的可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集线盒可以将线缆进行集中整理,减小线缆在测试柜内部散乱分布或相互缠绕的可能;2、将穿设在集线盒内部的线缆均对应盘绕在绕线辊后,再从出线口拉出至集线盒外,以减小线缆在集线盒内部相互缠绕的可能;3、绕线辊两端的阻挡片是为了减小盘绕在绕线辊上的线缆从绕线辊两端脱离的可能,保证了线缆盘绕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集线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测试柜;2、负载块;3、出线孔;4、集线盒;5、连接片;6、螺栓;7、线缆;8、进线口;9、出线口;10、固定柱;11、绕线辊;12、阻挡片;13、螺纹凹陷;14、上滚轴;15、下滚轴;16、上环片;17、下环片;18、橡胶垫;19、万向轮;20、推拉杆;21、排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变压器负载测试设备,如图1和图2,包括测试柜1,测试柜1内腔设有若干负载块2,测试柜1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出线孔3,测试柜1内腔顶部设有顶部开口的集线盒4,集线盒4的开口端沿周缘设有连接片5,连接片5通过螺栓6固定在集线盒4上,负载块2上的线缆7穿设过集线盒4,并从出线孔3延伸出测试柜1,集线盒4底部开设有供线缆7伸入的进线口8,集线盒4的四个侧壁开设有供线缆7伸出的出线口9。集线盒4内腔沿竖直方向设有四根固定柱10,固定柱10上转动连接有若干绕线辊11,绕线辊11的两端沿周缘设有阻挡片12,线缆7绕过绕线辊11后从出线口9伸出;同时,绕线辊11沿周缘还开设有螺纹凹陷13,绕在绕线辊11上的线缆7沉入螺纹凹陷13内。如图2和图3,集线盒4位于进线口8的开口端沿周缘设有橡胶垫18;集线盒4位于出线口9处转动连接有上滚轴14,集线盒4位于出线口9处还转动连接有与上滚轴14相对应的下滚轴15,线缆7穿设在上滚轴14和下滚轴15之间;同时上滚轴14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上环片16,下滚轴15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与上环片16一一对应的下环片17,上环片16和下环片17外边缘相抵触,则可以使得穿设在上滚轴14和下滚轴15之间的线缆7的对应位置被限制住,从而使得线缆7可以被顺利的导向,减小穿设在上滚轴14和下滚轴15之间的线缆7相互缠绕的可能。如图2和图3,操作人员首先将线缆7集中从进线口8穿设至集线盒4内,并将线缆7依次对应盘绕在绕线辊11上,以减小线缆7在集线盒4内部相互缠绕的可能,然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负载测试设备,包括测试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柜(1)内腔设有若干负载块(2),所述测试柜(1)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出线孔(3),所述测试柜(1)内腔顶部设有顶部开口的集线盒(4),所述集线盒(4)的开口端沿周缘设有连接片(5),所述连接片(5)通过螺栓(6)固定在集线盒(4)上,所述负载块(2)上的线缆(7)穿设过集线盒(4),并从所述出线孔(3)延伸出测试柜(1),所述集线盒(4)底部开设有供线缆(7)伸入的进线口(8),所述集线盒(4)的四个侧壁开设有供线缆(7)伸出的出线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负载测试设备,包括测试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柜(1)内腔设有若干负载块(2),所述测试柜(1)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出线孔(3),所述测试柜(1)内腔顶部设有顶部开口的集线盒(4),所述集线盒(4)的开口端沿周缘设有连接片(5),所述连接片(5)通过螺栓(6)固定在集线盒(4)上,所述负载块(2)上的线缆(7)穿设过集线盒(4),并从所述出线孔(3)延伸出测试柜(1),所述集线盒(4)底部开设有供线缆(7)伸入的进线口(8),所述集线盒(4)的四个侧壁开设有供线缆(7)伸出的出线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负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盒(4)内腔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10)上转动连接有若干绕线辊(11),所述绕线辊(11)的两端沿周缘设有阻挡片(12),所述线缆(7)绕过绕线辊(11)后从出线口(9)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负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辊(11)沿周缘开设有螺纹凹陷(13),绕在所述绕线辊(11)上的线缆(7)沉入螺纹凹陷(1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益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三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