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标定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75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体流量检测的技术领域,其中公开了一种流量标定柱,其包括测量管,所述测量管的外周套接有护套,所述护套的两端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抵接测量管的端部,所述端盖上同轴设有与测量管连通的通水孔,测量管上同轴过盈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周抵紧端盖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护套套接在测量管外周,利用护套代替测量管承受载荷,避免测量管变形,保证测定的准确性的效果。

A flow calibration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标定柱
本技术涉及液体流量检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流量标定柱。
技术介绍
在计量泵或加药系统里,需要定期的对加入工业管道的化学液体进行精确的计数。计量泵本身不能对流量进行精确的评估,需要一个标定柱来完成计量。现有公告号为CN201731923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流量标定柱,包括透明的塑料管以及连接于塑料管两端的端盖。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塑料管受挤压易变形,进而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标定柱,测量管的外周套接有护套,利用护套代替测量管承受载荷,避免测量管变形,保证测定的准确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流量标定柱,包括测量管,所述测量管的外周套接有护套,所述护套的两端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抵接测量管的端部,所述端盖上同轴设有与测量管连通的通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套可采用不锈钢材质,利用套接在测量管外周的护套代替测量管承受载荷,避免测量管变形,保证测定的准确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量管上设有刻度,所述护套上设有用于读数的观测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观测窗,读数示数时无需取下护套,方便观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套背离观测窗的一侧设有透光口,所述透光口与观测窗的形状大小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测量管的采光,方便读取示数,有利于提高读数的准确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量管的轴向两端伸出护套,所述端盖包括本体以及套接段,所述通水孔设于本体上,所述本体朝向测量管的一侧设有用于嵌设测量管的环槽,所述套接段螺纹连接护套的外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环槽,避免测量管在护套内晃动,增加测量管安装的稳定性,避免测量管的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量管上同轴过盈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周抵紧端盖的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圈,防止测量管内的液体泄漏,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接段的内周且位于靠近本体的一端设有挡环,所述挡环用于抵紧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环避免密封圈嵌入环槽内,保证密封圈正确抵紧于测量管外周与套接段内壁之间,避免标定柱泄漏,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环靠近护套一端的内径大于其远离护套一端的内径,且所述挡环的内壁平滑过渡,所述挡环远离护套一端的内径小于密封圈的外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密封圈抵接护套的端部,挡环靠近并抵紧密封圈,因挡环的内径逐渐减小,使得挡环挤压密封圈的外周,进一步保证密封圈抵紧于测量管外周与套接段内壁之间,避免标定柱泄漏,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水孔侧壁加工有内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螺纹用于连接测量管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背离测量管的一侧同轴固连有法兰盘,所述通水孔贯穿法兰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法兰盘,固定安装流量标定柱,提高安装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利用套接在测量管外周的护套代替测量管承受载荷,避免测量管变形,保证测定的准确性;挡环的内径逐渐减小,使得挡环挤压密封圈的外周,进一步保证密封圈抵紧于测量管外周与套接段内壁之间,避免标定柱泄漏,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两种连接安装方式,方便用户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端盖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测量管;11、刻度;2、护套;21、观测窗;22、透光口;3、端盖;31、本体;311、环槽;312、通水孔;313、内螺纹;32、套接段;321、挡环;4、密封圈;5、法兰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流量标定柱,包括测量管1,测量管1的外周套接有护套2,护套2的两端连接有端盖3,端盖3抵接测量管1的端部,端盖3上同轴设有与测量管1连通的通水孔312,通水孔312侧壁加工有内螺纹313,测量管1上设有刻度11,护套2上设有用于读数的观测窗21,护套2背离观测窗21的一侧设有透光口22,透光口22与观测窗21的形状大小一致,护套2可采用不锈钢材质,护套2套接在测量管1外周,利用护套2代替测量管1承受载荷,避免测量管1变形,保证测定的准确性;透光口22增加测量管1的采光,方便读取示数,有利于提高读数的准确性。参照图3,测量管1的轴向两端伸出护套2,端盖3包括本体31以及套接段32,通水孔312设于本体31上,本体31朝向测量管1的一侧设有用于嵌设测量管1的环槽311,套接段32螺纹连接护套2的外周,测量管1伸出护套2的两端同轴过盈套接有密封圈4,密封圈4的外周抵紧端盖3的内壁,套接段32的内周且位于靠近本体31的一端设有挡环321,挡环321靠近护套2一端的内径大于其远离护套2一端的内径,且挡环321的内壁平滑过渡,挡环321远离护套2一端的内径小于密封圈4的外径。安装时,密封圈4抵接护套2的端部,挡环321靠近并抵紧密封圈4,因挡环321的内径逐渐减小,使得挡环321挤压密封圈4的外周,进一步保证密封圈4抵紧于测量管1外周与套接段32内壁之间,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水孔312侧壁的内螺纹313用于连接测量管1路,测量管1的外周套接有护套2,利用护套2代替测量管1承受载荷,避免测量管1变形,保证测定的准确性;透光口22增加测量管1的采光,方便读取示数,有利于提高读数的准确性;挡环321靠近并抵紧密封圈4,因挡环321的内径逐渐减小,使得挡环321挤压密封圈4的外周,进一步保证密封圈4抵紧于测量管1外周与套接段32内壁之间,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4,端盖3背离测量管1的一侧同轴固连有法兰盘5,通水孔312贯穿法兰盘5,利用法兰盘5,固定安装流量标定柱,提高安装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利用法兰盘5,固定安装流量标定柱,提高安装的稳定性,测量管1的外周套接有护套2,利用护套2代替测量管1承受载荷,避免测量管1变形,保证测定的准确性;透光口22增加测量管1的采光,方便读取示数,有利于提高读数的准确性;挡环321靠近并抵紧密封圈4,因挡环321的内径逐渐减小,使得挡环321挤压密封圈4的外周,进一步保证密封圈4抵紧于测量管1外周与套接段32内壁之间,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标定柱,包括测量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1)的外周套接有护套(2),所述护套(2)的两端连接有端盖(3),所述端盖(3)抵接测量管(1)的端部,所述端盖(3)上同轴设有与测量管(1)连通的通水孔(3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标定柱,包括测量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1)的外周套接有护套(2),所述护套(2)的两端连接有端盖(3),所述端盖(3)抵接测量管(1)的端部,所述端盖(3)上同轴设有与测量管(1)连通的通水孔(3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标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1)上设有刻度(11),所述护套(2)上设有用于读数的观测窗(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量标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2)背离观测窗(21)的一侧设有透光口(22),所述透光口(22)与观测窗(21)的形状大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标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1)的轴向两端伸出护套(2),所述端盖(3)包括本体(31)以及套接段(32),所述通水孔(312)设于本体(31)上,所述本体(31)朝向测量管(1)的一侧设有用于嵌设测量管(1)的环槽(311),所述套接段(32)螺纹连接护套(2)的外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龙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