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502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包括管材主体,所述管材主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之间设有碳素钢板网骨架,所述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之间设有不锈钢钢丝网骨架,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依次为2~4:2~4: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塑料给水管道在保证管材质轻的同时,增强了管道的抗冲击性能和耐压强度,避免管道发生破裂,改良了塑料给水管道的强度和性能。

A new type of plastic pipe with high performance and high strength for wat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
本技术涉及管材
,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
技术介绍
给水管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管材,具有不生锈、不结垢、不缩径、流体阻力小、可有效减低供水能耗以及提高用水点给水量的优势,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地铁、隧道、绿化带等给排水领域,以及农业、园艺等地下罐盖和排水系统。其中塑料给水管属于一种全新的管材,因其质量轻、生产效率高、安装方便和耐腐蚀等优点,在给水管道工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由于生产和使用的需求,现有的塑料给水管的强度和性能仍有待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高、性能好的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包括管材主体,所述管材主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之间设有碳素钢板网骨架,所述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之间设有不锈钢钢丝网骨架,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依次为2~4:2~4:1。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的内壁设有纳米银镀膜灭菌层。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的内壁设有净水层,所述净水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活性炭层、铝合金网和无纺布层。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等规聚丙烯层的外壁设有石英砂颗粒层。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等规聚丙烯层的外壁设有三元乙丙橡胶层,所述三元乙丙橡胶层内沿平行于管材主体轴线的方向设有减震腔。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腔在三元乙丙橡胶层内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减震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管材主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在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之间设置碳素钢板网骨架,在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之间设置不锈钢钢丝网骨架,并将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的厚度的比值依次设计为2~4:2~4:1,在保证管材轻质的同时,增强了管道的抗冲击性能和耐压强度,避免管道发生破裂,改良了塑料给水管道的强度和性能。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的剖视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的主视图;标号说明:1-管材主体;11-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12-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13-等规聚丙烯层;2-碳素钢板网骨架;3-不锈钢钢丝网骨架;4-三元乙丙橡胶层;41-减震腔。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包括管材主体,所述管材主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之间设有碳素钢板网骨架,所述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之间设有不锈钢钢丝网骨架,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依次为2~4:2~4:1。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管材主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在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之间设置碳素钢板网骨架,在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之间设置不锈钢钢丝网骨架,并将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的厚度的比值依次设计为2~4:2~4:1,在保证管材轻质的同时,增强了管道的抗冲击性能和耐压强度,避免管道发生破裂,改良了塑料给水管道的强度和性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的内壁设有纳米银镀膜灭菌层。从上述描述可知,纳米银镀膜灭菌层可起到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的内壁设有净水层,所述净水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活性炭层、铝合金网和无纺布层。从上述描述可知,净水层可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通过活性炭层吸附水中的颗粒。进一步的,所述等规聚丙烯层的外壁设有石英砂颗粒层。从上述描述可知,石英砂颗粒层提高了管道的刚性和耐压强度,使管材耐磨性良好,不易磨损。进一步的,所述等规聚丙烯层的外壁设有三元乙丙橡胶层,所述三元乙丙橡胶层内沿平行于管材主体轴线的方向设有减震腔。从上述描述可知,三元乙丙橡胶是由乙烯、丙烯经溶液共聚合而成的橡胶,耐老化性能非常好,对极性溶液和化学物具有抗性,吸水率低,耐化学腐蚀性好,具有良好的冲击弹性。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腔在三元乙丙橡胶层内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减震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包括管材主体1,所述管材主体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11、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12和等规聚丙烯层13,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11和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12之间设有碳素钢板网骨架2,所述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12和等规聚丙烯层13之间设有不锈钢钢丝网骨架3,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11、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12和等规聚丙烯层13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依次为2~4:2~4:1。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为: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包括管材主体1,所述管材主体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11、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12和等规聚丙烯层13,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11和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12之间设有碳素钢板网骨架2,所述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12和等规聚丙烯层13之间设有不锈钢钢丝网骨架3,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11、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12和等规聚丙烯层13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依次为2~4:2~4:1。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11的内壁设有净水层,所述净水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活性炭层、铝合金网和无纺布层,所述活性炭层的表面设有纳米银灭菌镀膜。所述等规聚丙烯层13的外壁设有三元乙丙橡胶层4,所述三元乙丙橡胶层4内沿平行于管材主体1轴线的方向设有减震腔41。所述减震腔41在三元乙丙橡胶层4内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减震腔4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三元乙丙橡胶层4的外壁设有石英砂颗粒层。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管材主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在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之间设置碳素钢板网骨架,在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之间设置不锈钢钢丝网骨架,并将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的厚度的比值依次设计为2~4:2~4:1,在保证管材轻质的同时,增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材主体,所述管材主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之间设有碳素钢板网骨架,所述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之间设有不锈钢钢丝网骨架,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依次为2~4:2~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材主体,所述管材主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之间设有碳素钢板网骨架,所述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之间设有不锈钢钢丝网骨架,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层和等规聚丙烯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依次为2~4:2~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的内壁设有纳米银镀膜灭菌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高强度给水用新型塑料管道,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伏弟陈晓梅陈文彬范树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