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车位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33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车位锁,包括车位锁本体、与车位锁本体连接的控制装置、以及与车位锁本体及控制装置连接用于供电的电源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和云平台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用于检测车辆的检测传感器、用于驱动车位锁本体开关的驱动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车位锁可通过智能停车物联网云平台进行预约,用户通过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向云平台进行停车位预约,提前预定好停车位,待到停车位现场则可以通过操作应用程序、扫描二维码、输入车位码或者通过智能终端的蓝牙模块获取智能车位锁的蓝牙模块携带的车位码进行现场开锁,进而可将车辆停在共享的停车位上,大大减少找车位时间,大大提升停车位利用率,操作简便。

An intelligent parking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车位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位锁
,尤其涉及一种共享的智能车位锁。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数量越来越多,当今社会随着停车难现象凸显。很多停车场为了便于管理,经常利用传统车位锁为特定人员保留车位。目前,主流遥控车位锁是采用遥控器,通过无线通信控制车位锁内的电机或电磁锁驱动活动挡臂以实现车位锁的关锁和解锁(或称升锁和降锁)。为了实现对车位占用情况的检测,在某些遥控车位锁上,安装有车位状态传感器。车位状态传感器可以检测车位锁上方是否停放了车辆。如果车位状态传感器检测到车位锁上方停放了车辆,则可以通知车位锁不进行解锁,即不升起挡臂,以免损坏车位锁或其上方的车辆。然而,车位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难以达到100%,如果车位状态检测发生错误,可能会导致挡臂在不应当升起时执行上升操作,从而对车位锁或车辆造成损坏。同时,在当前共享经济时代,车位共享对解决停车问题越来越重要,就是在车位主开车离开时,将车位进行共享出租,让有需要的车主进行车辆停放,有效避免车位的闲置。目前的车位共享系统中,对车位的监控并不到位,现在的车位监控依靠单一传感器或者人工统计来实现,准确度低,从而车位监控不准确,严重影响车位的共享,共享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智能车位锁。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车位锁,包括车位锁本体、与车位锁本体相连用于控制的控制装置、以及与车位锁本体及控制装置均相连用于供电的电源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相连用于和云平台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用于检测车辆的检测传感器、用于驱动车位锁本体升降的驱动单元;所述控制装置的无线通信单元从云平台获取无线控制命令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驱动车位锁本体升降并生成升降信息,无线通信单元将升降信息发送至云平台;所述无线控制命令包括预约锁定及预约时间、预约解除、开锁及定时、或者关锁命令。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单元均相连用于提供时间信息的时钟单元及用于存储信息的存储单元;当控制单元生成升降信息时,同时向时钟单元采集实时时钟信号并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发送至云平台或存储于存储单元。优选的,所述车位锁本体包括底座、驱动组件及与驱动组件连接的挡杆组件;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座内,驱动组件与驱动单元连接并用于升降挡杆组件;底座包括固定连接的上壳和下壳;下壳设有控制腔、电源腔、驱动腔和挡杆腔,控制装置固定在控制腔内,电源装置固定在电源腔内,驱动组件固定在驱动腔内,挡杆组件固定在挡杆腔内。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座、连接座、减速电机及电机连接轴;减速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座上,电机连接轴固定设置在连接座上,电机连接轴与减速电机固定连接,电机连接轴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挡杆组件包括挡杆、2个轴承、短轴、长轴、2个连杆盘及2个轴挡,所述短轴中间设置有第二齿轮;2个轴挡固定在底座的短轴及长轴两侧上进行密封固定;短轴及长轴固定连接,挡杆两端分别通过连杆盘固定连接在短轴及长轴两端;电机连接轴与短轴交叉设置使得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涡轮配合进而升降挡杆。优选的,所述挡杆上印刷有二维码和/或车位号;二维码和车位号均为停车位的唯一标识码;当智能终端扫描二维码或输入车位号时发送至云平台,云平台生成无线控制命令并发送至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单元相连用于检测挡杆的旋转位置并生成挡杆状态信息的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包括光电挡板及光电板;光电挡板固定设置在长轴上,光电板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与光电挡板对应的位置;当挡杆上升或下下降时,光电板与光电挡板的动态配合进而生成挡杆状态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单元。优选的,所述光电挡板的圆心位置设置有圆孔、扇形槽、扇形凸块及切削槽;光电挡板通过圆孔固定设置在长轴上;光电板包括控制板、第一信号发送板、第二信号发送板、第一信号接收板及第二信号接收板,控制板一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板和第一信号接收板设置在控制板的凹槽两侧对应位置,第二信号发送板和第二信号接收板设置在控制板的凹槽两侧对应位置;所述光电挡板的扇形凸块旋转时通过或阻挡第一信号发送板发送的第一光线,光电挡板的扇形槽旋转时通过或阻挡第二信号发送板发送的第二光线,控制板会根据第一信号接收板是否接收到第一光线以及第二信号接收板是否接收到第二光线综合生成检测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单元。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单元相连的蓝牙模块,蓝牙模块用于将停车位的唯一标识码进行实时广播;当智能终端侦听到了蓝牙模块实时广播的唯一标识码后发送至云平台,云平台生成无线控制命令并发送至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单元相连的声光报警单元及温度传感器;声光报警单元用于灯光和/或声音提示,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车位锁的实时温度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单元。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为NB-IoT通信模块,检测传感器为三轴地磁传感器。实施本专利技术智能车位锁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智能车位锁为共享式智能车位锁,将停车位进行共享,并可以通过智能停车物联网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进行预约,具体的,用户通过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如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向云平台进行停车位预约,提前预定好停车位,待到停车位现场则可以通过操作应用程序、扫描二维码、输入车位码或者通过智能终端的蓝牙模块获取智能车位锁的蓝牙模块携带的车位码进行现场开锁,进而可以将车辆停在共享的停车位上,大大提高了停车位的利用率,操作简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智能车位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智能车位锁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智能车位锁实施例的光学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智能车位锁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要描述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将要参考相应的附图,这些附图构成了示例性实施例的一部分,其中描述了实现本专利技术可能采用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应明白,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还可使用其他的实施例,或者对本文列举的实施例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修改,而不会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实质。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如图1-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智能车位锁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车位锁,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位锁本体(100)、与所述车位锁本体(100)相连用于控制的控制装置(200)、以及与所述车位锁本体(100)及控制装置(200)均相连用于供电的电源装置(300);/n所述车位锁本体(100)包括底座(110)、驱动组件(120)及与所述驱动组件(120)连接的挡杆组件(130);所述挡杆组件(130)包括挡杆(131);/n所述控制装置(200)包括控制单元(210),与所述控制单元(210)相连用于和云平台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220)、用于检测车辆的检测传感器(230)、用于驱动所述车位锁本体(100)升降的驱动单元(240);/n所述控制装置(200)的无线通信单元(220)从所述云平台获取无线控制命令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210),所述控制单元(210)控制所述驱动单元(240)驱动所述车位锁本体(100)升降并生成升降信息,所述无线通信单元(220)将所述升降信息发送至所述云平台;所述无线控制命令包括预约锁定及预约时间、预约解除、开锁及定时、或者关锁命令;/n所述控制装置(20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210)相连用于检测所述挡杆(131)的旋转位置并生成挡杆状态信息的光学传感器(400),所述光学传感器(400)包括光电挡板(410)及光电板(420);/n所述光电挡板(410)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位锁本体(100)的长轴(134)上,所述光电板(420)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位锁本体(100)的底座(110)上与所述光电挡板(410)对应的位置;/n当所述挡杆组件(130)的挡杆(131)上升或下下降时,所述光电板(420)与所述光电挡板(410)的动态配合进而生成所述挡杆状态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210);/n所述光电挡板(410)的圆心位置设置有圆孔(411)、扇形槽(412)、扇形凸块(413)及切削槽(414);/n所述光电挡板(410)通过所述圆孔(411)固定设置在所述长轴(134)上;所述光电板(420)包括控制板(421)、第一信号发送板(422)、第二信号发送板(423)、第一信号接收板(424)及第二信号接收板(425),所述控制板(421)一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426);/n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板(422)和第一信号接收板(424)设置在所述控制板(421)的凹槽(426)两侧对应位置,所述第二信号发送板(423)和第二信号接收板(425)设置在所述控制板(421)的凹槽(426)两侧对应位置;/n所述光电挡板(410)的扇形凸块(413)旋转时通过或阻挡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板(422)发送的第一光线,所述光电挡板(410)的扇形槽(412)旋转时通过或阻挡所述第二信号发送板(423)发送的第二光线,所述控制板(421)会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板(424)是否接收到第一光线以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板(425)是否接收到第二光线综合生成检测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2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车位锁,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位锁本体(100)、与所述车位锁本体(100)相连用于控制的控制装置(200)、以及与所述车位锁本体(100)及控制装置(200)均相连用于供电的电源装置(300);
所述车位锁本体(100)包括底座(110)、驱动组件(120)及与所述驱动组件(120)连接的挡杆组件(130);所述挡杆组件(130)包括挡杆(131);
所述控制装置(200)包括控制单元(210),与所述控制单元(210)相连用于和云平台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220)、用于检测车辆的检测传感器(230)、用于驱动所述车位锁本体(100)升降的驱动单元(240);
所述控制装置(200)的无线通信单元(220)从所述云平台获取无线控制命令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210),所述控制单元(210)控制所述驱动单元(240)驱动所述车位锁本体(100)升降并生成升降信息,所述无线通信单元(220)将所述升降信息发送至所述云平台;所述无线控制命令包括预约锁定及预约时间、预约解除、开锁及定时、或者关锁命令;
所述控制装置(20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210)相连用于检测所述挡杆(131)的旋转位置并生成挡杆状态信息的光学传感器(400),所述光学传感器(400)包括光电挡板(410)及光电板(420);
所述光电挡板(410)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位锁本体(100)的长轴(134)上,所述光电板(420)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位锁本体(100)的底座(110)上与所述光电挡板(410)对应的位置;
当所述挡杆组件(130)的挡杆(131)上升或下下降时,所述光电板(420)与所述光电挡板(410)的动态配合进而生成所述挡杆状态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210);
所述光电挡板(410)的圆心位置设置有圆孔(411)、扇形槽(412)、扇形凸块(413)及切削槽(414);
所述光电挡板(410)通过所述圆孔(411)固定设置在所述长轴(134)上;所述光电板(420)包括控制板(421)、第一信号发送板(422)、第二信号发送板(423)、第一信号接收板(424)及第二信号接收板(425),所述控制板(421)一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426);
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板(422)和第一信号接收板(424)设置在所述控制板(421)的凹槽(426)两侧对应位置,所述第二信号发送板(423)和第二信号接收板(425)设置在所述控制板(421)的凹槽(426)两侧对应位置;
所述光电挡板(410)的扇形凸块(413)旋转时通过或阻挡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板(422)发送的第一光线,所述光电挡板(410)的扇形槽(412)旋转时通过或阻挡所述第二信号发送板(423)发送的第二光线,所述控制板(421)会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板(424)是否接收到第一光线以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板(425)是否接收到第二光线综合生成检测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0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210)均相连用于提供时间信息的时钟单元(250)及用于存储信息的存储单元(290);
当所述控制单元(210)生成所述升降信息时,同时向所述时钟单元(2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爱络凯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