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中心线偏移的上下节钢柱转换节点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心线偏移的上下节钢柱转换节点。
技术介绍
在建筑钢结构中,柱是重要的结构受力及传力构件。随着技术的进步,建筑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各种复杂的结构不断地涌现出来,为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今的不规则结构体系越来越普遍,在工程设计中,错位柱作为其中的一种竖向不连续构件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较为频繁。而部分上下节柱中心线偏移较小,甚至偏移小于柱半径,则需要一种传力的转换节点。现有技术的转换节点适用于上下节柱的同轴连接,无法满足上下节柱中心线偏移的连接需求,给建筑结构的施工和安全性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心线偏移的上下节钢柱转换节点,能连接中心线偏移的上下节柱,使钢柱的传力路径清晰,受力方式合理。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中心线偏移的上下节钢柱转换节点,包括节点主体、横向隔板、竖向隔板、第一钢筋连接板、第二钢筋连接板、下节柱连接柱段、上节柱和封头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中心线偏移的上下节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是:包括节点主体(1)、横向隔板(2)、竖向隔板(3)、第一钢筋连接板(41)、第二钢筋连接板(42)、下节柱连接柱段(6)、上节柱(7)和封头板(8);节点主体(1)为中空箱型结构,两块封头板(8)分别固定在节点主体(1)的两端;若干块横向隔板(2)和竖向隔板(3)分别间隔设置在节点主体(1)的内壁上,并将节点主体(1)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空间;若干块第一钢筋连接板(41)分别固定在节点主体(1)的外壁上,节点主体(1)通过第一钢筋连接板(41)与静性梁浇筑混凝土的钢筋(9)固定;下节柱连接柱段(6)固定在节点主体(1)底部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心线偏移的上下节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是:包括节点主体(1)、横向隔板(2)、竖向隔板(3)、第一钢筋连接板(41)、第二钢筋连接板(42)、下节柱连接柱段(6)、上节柱(7)和封头板(8);节点主体(1)为中空箱型结构,两块封头板(8)分别固定在节点主体(1)的两端;若干块横向隔板(2)和竖向隔板(3)分别间隔设置在节点主体(1)的内壁上,并将节点主体(1)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空间;若干块第一钢筋连接板(41)分别固定在节点主体(1)的外壁上,节点主体(1)通过第一钢筋连接板(41)与静性梁浇筑混凝土的钢筋(9)固定;下节柱连接柱段(6)固定在节点主体(1)底部的封头板(8)上,节点主体(1)通过下节柱连接柱段(6)匹配对接下节柱;上节柱(7)固定在节点主体(1)顶部的封头板(8)上,第二钢筋连接板(42)安装在节点主体(1)顶部的封头板(8)上,上节柱(7)贯穿第二钢筋连接板(42);下节柱连接柱段(6)的中心线与上节柱(7)的中心线不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善文,于波,王得明,王树明,邰圣宇,殷欣,马志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