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渗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4262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渗透系统,包括渗透井,所述渗透井包括井体和盖设在井体顶部的井盖,所述井盖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所述井体沿井体的深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卡接设置有截污装置,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透水孔,所述套筒的底部位于井体底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截污装置与渗透井便于拆卸,从而便于对截污装置内的杂质进行过滤,降低截污装置因堵塞而影响排水的概率。

A rainwater infilt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渗透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水资源化利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渗透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无论是住宅开发还是道路、广场、地下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硬化,改变了地表原有的生态,加大了雨水径流,当遇强降雨天气时,大部份雨水都会通过溢流口排放至市政管网进而排出城市,并不能有效的将水储存并加以利用。为了解决雨水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的问题,需要一种雨水渗透系统,该雨水渗透系统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通过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相结合,在排水洪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现有的雨水渗透系统包括渗透井以及设置在渗透井内的截污装置,但是,由于雨水中通常夹带一些杂质,杂质长时间积累容易导致截污装置堵塞,需要一种方便安装拆卸在渗透井内的截污装置,便于对截污装置内的杂质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渗透系统,该雨水渗透系统的截污装置与渗透井便于拆卸,从而便于对截污装置内的杂质进行过滤,降低截污装置因堵塞而影响排水的概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雨水渗透系统,包括渗透井,所述渗透井包括井体和盖设在井体顶部的井盖,所述井盖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所述井体沿井体的深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卡接设置有截污装置,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透水孔,所述套筒的底部位于井体底部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井盖,井盖盖设在井体上,且井盖设置有进水孔,雨水可经进水孔进入到渗透井;井体内设置套筒,套筒内设置有截污装置,套筒底部设置有透水孔,从井盖进入渗透井的雨水经截污装置进行截污处理后可从套筒底部的透水孔排出至渗透井;另外,截污装置卡接设置在套筒内,套筒与井体滑动连接,因此,当需要对截污装置进行清理时,可将套筒从井体内滑出,然后从套筒内取出截污装置,从而便于对截污装置进行清理,降低截污装置因堵塞而影响排水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体沿井体的深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呈“T”字型设置,所述套筒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沿井体的深度方向与渗透井滑动连接,同时,滑槽呈“T”字型,有利于套筒稳定卡接设置在井体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靠近井盖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铰接座,两个所述铰接座铰接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呈半圆弧状设置,所述把手的半径等于凹槽的侧壁与井体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套筒上设置把手,方便通过把手将套筒从井体内取出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靠近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斗,所述导流斗呈漏斗状设置,所述导流斗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截污装置相对设置,所述截污装置设置在导流斗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流斗,导流斗可将雨水导流至截污装置内,使截污装置对雨水进行截污处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斗与套筒之间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斗与套筒可拆卸连接,当对截污装置进行清理时,先将截污装置顶部的导流斗取出来,然后再将截污装置从套筒内取出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截污装置包括截污框,所述截污框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套筒的内侧壁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至少设置两个,所述截污框开口的周缘设置有与挂钩相适配的扣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截污框可拆卸设置在套筒的内部,当需要对截污装置进行清理时,可将截污框从套筒内取出,从而对截污框内的杂质进行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截污框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紧密相连的细砂截污层、土工布截污层和活性炭截污层,所活性炭层截污层与截污框的内壁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截污框内的雨水依次经过细砂截污层、土工布截污层和活性炭截污层,达到对不同粒径的杂质进行截留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截污装置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截污装置沿套筒的深度方向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组截污装置,有利于对雨水进行多次过滤,从而得到较为干净的雨水,干净雨水的储存时间可以更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设置井盖,井盖盖设在井体上,且井盖设置有进水孔,雨水可经进水孔进入到渗透井;井体内设置套筒,套筒内设置有截污装置,套筒底部设置有透水孔,从井盖进入渗透井的雨水经截污装置进行截污处理后可从套筒底部的透水孔排出至渗透井;另外,截污装置卡接设置在套筒内,套筒与井体滑动连接,因此,当需要对截污装置进行清理时,可将套筒从井体内滑出,然后从套筒内取出截污装置,从而便于对截污装置进行清理,降低截污装置因堵塞而影响排水的概率;2.在套筒上设置把手,方便通过把手将套筒从井体内取出来;3.设置导流斗,导流斗可将雨水导流至截污装置内,使截污装置对雨水进行截污处理;4.设置多组截污装置,有利于对雨水进行多次过滤,从而得到较为干净的雨水,干净雨水的储存时间可以更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井体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套筒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截污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井盖;11、进水孔;12、定位环;2、井体;21、定位槽;22、凹槽;23、滑槽;3、套筒;31、滑条;32、铰接座;33、把手;34、透水孔;35、限位槽;36、卡位槽;37、挂钩;4、导流斗;41、固定环;411、限位环;412、卡位环;42、排水口;5、截污装置;51、截污框;52、细砂截污层;53、土工布截污层;54、活性炭截污层;55、出水孔;56、扣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雨水渗透系统,包括渗透井,其中,渗透井包括井体2和盖设在井体2顶部的井盖1,井盖1均布设置有进水孔11,井体2的内部设置有套筒3,套筒3内靠近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斗4,导流斗4的下方设置有多组截污装置5,多组截污装置5沿套筒3的深度方向排布。参照图1和2,井体2的井口设置有定位槽21,定位槽21呈环状设置,井盖1朝向井体2的一侧设置有与定位槽21相适配的定位环12。定位槽21靠近井体2内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呈环状的凹槽22,井体2从凹槽22处沿井体2的深度方向设置有滑槽23,滑槽23的截面呈“T”字型设置。参照图1和图3,套筒3的底部设置有透水孔34,套筒3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滑槽23相适配的滑条31,且套筒3的外侧壁与井体2的内侧壁抵接设置,从而套筒3可沿滑条31的长度方向与井体2滑动连接,同时,减少未经截污处理的雨水直接进入渗透井内;另外,套筒3靠近井盖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铰接座32,两个铰接座32连接有与铰接座32铰接设置的把手33,把手33呈半圆弧状设置,且把手33的半径等于凹槽22的侧壁与井体2的中心轴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渗透系统,包括渗透井,所述渗透井包括井体(2)和盖设在井体(2)顶部的井盖(1),所述井盖(1)设置有多个进水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2)沿井体(2)的深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套筒(3),所述套筒(3)内卡接设置有截污装置(5),所述套筒(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透水孔(34),所述套筒(3)的底部位于井体(2)底部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渗透系统,包括渗透井,所述渗透井包括井体(2)和盖设在井体(2)顶部的井盖(1),所述井盖(1)设置有多个进水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2)沿井体(2)的深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套筒(3),所述套筒(3)内卡接设置有截污装置(5),所述套筒(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透水孔(34),所述套筒(3)的底部位于井体(2)底部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2)沿井体(2)的深度方向设置有滑槽(23),所述滑槽(23)呈“T”字型设置,所述套筒(3)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滑槽(23)相适配的滑条(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靠近井盖(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铰接座(32),两个所述铰接座(32)铰接设置有把手(33),所述把手(33)呈半圆弧状设置,所述把手(33)的半径等于凹槽(22)的侧壁与井体(2)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靠近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宝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源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