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工袋堆叠固定的挡土墙结构
本技术专利涉及土工袋挡土墙的
,具体而言,涉及土工袋堆叠固定的挡土墙结构。
技术介绍
挡土墙一直是我国工程实际中应用较普遍的一种工程结构,它广泛应用于道路、水利、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可起到减少填土量,保证路基稳定和滨河地区防止河流冲刷等作用。现有的土工袋挡土墙经常是利用土工袋组成挡土墙,土工袋中填充一种材料,比如砂石、混凝土、碎石砾等等,根据前墙背的地质状况及使用条件不同而填充不同的材料。采用上述的土工袋挡土墙,在防侵蚀、防洪、海岸防护、边坡稳定等方面,填充一种材料的土袋挡土墙有时存在其局限性,墙前墙背的地质状况及使用条件不同,对挡土墙前后侧产生的影响作用不同,所以填充单一材料的土袋挡土墙有时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求,无法应对墙前后不同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土工袋堆叠固定的挡土墙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土工袋填充材料单一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土工袋堆叠固定的挡土墙结构,包括设置在斜坡上的墙体以及加固组件,所述墙体包括多个土工 ...
【技术保护点】
1.土工袋堆叠固定的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斜坡上的墙体以及加固组件,所述墙体包括多个土工袋层,自上而下,多个所述土工袋层呈堆叠布置,所述加固组件置于相邻所述土工袋层之间,相邻所述土工袋层分别与加固组件呈固定布置;所述土工袋层包括多个土工袋,多个所述土工袋呈依次固定且水平布置,所述土工袋的内部形成顶腔和底腔,所述顶腔与所述底腔分别填充不同的填充材料,所述土工袋的顶腔靠近所述斜坡布置,所述土工袋的底腔背离所述斜坡方向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土工袋堆叠固定的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斜坡上的墙体以及加固组件,所述墙体包括多个土工袋层,自上而下,多个所述土工袋层呈堆叠布置,所述加固组件置于相邻所述土工袋层之间,相邻所述土工袋层分别与加固组件呈固定布置;所述土工袋层包括多个土工袋,多个所述土工袋呈依次固定且水平布置,所述土工袋的内部形成顶腔和底腔,所述顶腔与所述底腔分别填充不同的填充材料,所述土工袋的顶腔靠近所述斜坡布置,所述土工袋的底腔背离所述斜坡方向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袋堆叠固定的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自上而下方向,相邻所述土工袋之间形成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自上而下,各个所述第一固定部与各个第二固定部呈错位布置;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互连构件以及贴合构件,所述互连构件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互连构件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固定相邻所述土工袋层,所述贴合构件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贴合构件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贴合固定相邻所述土工袋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工袋堆叠固定的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构件包括子面以及母面,当所述子面与所述母面抵触时,所述子面与所述母面呈贴合布置;所述子面与所述母面分别与所述土工袋呈固定布置,所述子面与所述母面呈上下对应布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工袋堆叠固定的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呈朝上延伸的第一嵌入块以及至少一个朝下延伸的第二嵌入块,所述第一嵌入块呈上小下大三角状布置,所述第二嵌入块呈上大下小三角状布置,所述第一嵌入块与所述第二嵌入块分别嵌入呈上下布置的相邻所述土工袋。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土工袋堆叠固定的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具有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俊峰,李红波,吴胤,黄思光,高升坚,付文光,戴锦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