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道路声屏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2188 阅读:3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新型道路声屏障,包括立柱、横杆和固定屏体;立柱设置有两组,两组立柱之间的上下侧通过横杆进行固定连接,两组横杆之间自右向左依次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固定屏体、移动屏体和限位屏体;固定屏体的右侧上下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开设在右侧立柱内部的滑轨中,固定屏体的表面上下侧开设有横向的滑槽,滑槽的内部滚动连接有固定于移动屏体底部的滚珠,移动屏体的右侧底部与固定屏体的左侧底部对应设置有斜角,移动屏体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屏体,限位屏体与移动屏体的连接方式与移动屏体与固定屏体的连接方式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储存与运输便利,空间占用小,实用性强。

New road sound bar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道路声屏障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具体是新型道路声屏障。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在快速的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噪声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噪声包含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及身心健康。目前,声屏障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减轻噪声污染的防护措施,一般设置于噪声源与敏感点之间,如路两侧、厂边界等等。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359907U,公告日:2017.07.28)公开了一种声屏障结构,该结构包括立柱底板、不等边形H型钢立柱、吸声屏障、角钢以及螺栓,所述声屏障结构通过立柱底板固定于地面,所述不等边形H型钢立柱垂直固定于所述立柱底板,所述不等边形H型钢立柱包括长翼缘、短翼缘以及腹板,所述吸声屏障嵌套设置于两个不等边形H型钢立柱之间,所述不等边形H型钢立柱的腹板设置通孔,通孔靠近所述短翼缘,所述角钢一边设置通孔,所述螺栓通过所述通孔将角钢固定于所述腹板,所述角钢的另一边与长翼缘将所述吸声屏障的一端固定。该技术的声屏障结构,能有效解决无法采用自上而下插屏模式的声屏障安装。但是该屏障结构体积较大,在使用前储存与运输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道路声屏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道路声屏障,包括立柱、横杆和固定屏体;立柱设置有两组,两组立柱之间的上下侧通过横杆进行固定连接,两组横杆之间自右向左依次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固定屏体、移动屏体和限位屏体;固定屏体的右侧上下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开设在右侧立柱内部的滑轨中,固定屏体的表面上下侧开设有横向的滑槽,滑槽的内部滚动连接有固定于移动屏体底部的滚珠,通过滚珠在滑槽中左右滚动,使得移动屏体在固定屏体的上侧左右移动,移动屏体的右侧底部与固定屏体的左侧底部对应设置有斜角,滑槽由两段组成,分别是直滑槽和斜滑槽,滚珠在直滑槽中滚动时,移动屏体在固定屏体以直线状左右移动,滚珠滚到斜滑槽上时,滚珠以倾斜的方式移动,当滚珠移动到斜滑槽的左端时。移动屏体右侧的斜角与固定屏体左侧的斜角相互切合,使得移动屏体与固定屏体处于同一平面上,防止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移动屏体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屏体,限位屏体与移动屏体的连接方式与移动屏体与固定屏体的连接方式相同,限位屏体的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组插销,与插销对应的位置的左侧立柱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槽,当限位屏体移动到移动屏体的最左侧时,通过插销插入到插槽中,从而将限位屏体进行固定。通过将固定屏体、限位屏体和移动屏体之间采用滚动连接的方式进行展开与折叠,便于移动屏体的储存运输。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立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板,防滑板的设置用于维持立柱底部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固定屏体、限位屏体和移动屏体的内部均设置有吸音棉,通过吸音棉可进一步将噪音进行吸收,从而提高隔音的效果。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固定屏体、限位屏体和移动屏体的外部前侧设置有绿植布,绿植布的设置用于提高此屏障的美观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固定屏体、限位屏体和移动屏体的外部后侧设置有喷塑层,喷塑层的设置用于提高屏障的耐腐蚀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过将固定屏体、限位屏体和移动屏体之间采用滚动连接的方式进行展开与折叠,便于移动屏体的储存运输;固定屏体、限位屏体和移动屏体的外部前侧设置有绿植布,绿植布的设置用于提高此屏障的美观性;固定屏体、限位屏体和移动屏体的外部后侧设置有喷塑层,喷塑层的设置用于提高屏障的耐腐蚀性。附图说明图1为新型道路声屏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新型道路声屏障中立柱与横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新型道路声屏障中移动屏体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新型道路声屏障中移动屏体的左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立柱10,横杆11,防滑板12,滑轨13,插槽14,固定屏体15,限位屏体16,移动屏体17,滑块18,插销19,滑槽20,滚珠21,斜角22,直滑槽23,斜滑槽24,绿植布25,喷塑层26,吸音棉2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新型道路声屏障,包括立柱10、横杆11和固定屏体15;立柱10设置有两组,两组立柱10之间的上下侧通过横杆11进行固定连接,立柱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板12,防滑板12的设置用于维持立柱10底部的稳定性。两组横杆11之间自右向左依次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固定屏体15、移动屏体17和限位屏体16;固定屏体15的右侧上下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滑块18,滑块18滑动连接在开设在右侧立柱10内部的滑轨13中,固定屏体15的表面上下侧开设有横向的滑槽20,滑槽20的内部滚动连接有固定于移动屏体17底部的滚珠21,通过滚珠21在滑槽20中左右滚动,使得移动屏体17在固定屏体15的上侧左右移动。所述移动屏体17的右侧底部与固定屏体15的左侧底部对应设置有斜角22,滑槽20由两段组成,分别是直滑槽23和斜滑槽24,滚珠21在直滑槽23中滚动时,移动屏体17在固定屏体15以直线状左右移动,滚珠21滚到斜滑槽24上时,滚珠21以倾斜的方式移动,当滚珠21移动到斜滑槽24的左端时。移动屏体17右侧的斜角22与固定屏体15左侧的斜角22相互切合,使得移动屏体17与固定屏体15处于同一平面上,防止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移动屏体17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屏体16,限位屏体16与移动屏体17的连接方式与移动屏体17与固定屏体15的连接方式相同,限位屏体16的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组插销19,与插销19对应的位置的左侧立柱10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槽14,当限位屏体16移动到移动屏体17的最左侧时,通过插销19插入到插槽14中,从而将限位屏体16进行固定。通过将固定屏体15、限位屏体16和移动屏体17之间采用滚动连接的方式进行展开与折叠,便于移动屏体17的储存运输。所述固定屏体15、限位屏体16和移动屏体17的内部均设置有吸音棉27,通过吸音棉27可将噪音进行隔离。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滚珠21与滑槽20的滚动连接,将固定屏体15、限位屏体16和移动屏体17均向右移动,将三组屏体进行叠放,进而便于存储和运输,当需要安装在立柱10上时,通过将固定屏体15右侧的滑块18滑动连接在滑轨13中,然后向左推动滚珠21,将固定屏体15、限位屏体16和移动屏体17展开,限位屏体16在展开的同时,通过将插销19插入到插槽14中,进而将限位屏体16进行固定。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屏体15、限位屏体16和移动屏体17的外部前侧设置有绿植布25,绿植布25的设置用于提高此屏障的美观性。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屏体15、限位屏体16和移动屏体17的外部后侧设置有喷塑层26,喷塑层26的设置用于提高屏障的耐腐蚀性。上面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道路声屏障,包括立柱(10)、横杆(11)和固定屏体(15);立柱(10)设置有两组,两组立柱(10)之间的上下侧通过横杆(11)进行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两组横杆(11)之间自右向左依次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固定屏体(15)、移动屏体(17)和限位屏体(16);固定屏体(15)的右侧上下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滑块(18),滑块(18)滑动连接在开设在右侧立柱(10)内部的滑轨(13)中,固定屏体(15)的表面上下侧开设有横向的滑槽(20),滑槽(20)的内部滚动连接有固定于移动屏体(17)底部的滚珠(21),移动屏体(17)的右侧底部与固定屏体(15)的左侧底部对应设置有斜角(22),滑槽(20)由两段组成,分别是直滑槽(23)和斜滑槽(24),滚珠(21)在直滑槽(23)中滚动时,移动屏体(17)右侧的斜角(22)与固定屏体(15)左侧的斜角(22)相互切合,移动屏体(17)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屏体(16),限位屏体(16)与移动屏体(17)的连接方式与移动屏体(17)与固定屏体(15)的连接方式相同,限位屏体(16)的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组插销(19),与插销(19)对应的位置的左侧立柱(10)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道路声屏障,包括立柱(10)、横杆(11)和固定屏体(15);立柱(10)设置有两组,两组立柱(10)之间的上下侧通过横杆(11)进行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两组横杆(11)之间自右向左依次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固定屏体(15)、移动屏体(17)和限位屏体(16);固定屏体(15)的右侧上下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滑块(18),滑块(18)滑动连接在开设在右侧立柱(10)内部的滑轨(13)中,固定屏体(15)的表面上下侧开设有横向的滑槽(20),滑槽(20)的内部滚动连接有固定于移动屏体(17)底部的滚珠(21),移动屏体(17)的右侧底部与固定屏体(15)的左侧底部对应设置有斜角(22),滑槽(20)由两段组成,分别是直滑槽(23)和斜滑槽(24),滚珠(21)在直滑槽(23)中滚动时,移动屏体(17)右侧的斜角(22)与固定屏体(15)左侧的斜角(22)相互切合,移动屏体(17)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屏体(16),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晓波洪祖喜韩涛黄青青郭宝朱子根张友志尤坤运杜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