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15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5:18
一种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包括电镀池体,主排污管道,池体排污管道,排污控制阀门,防护罩,转动电机,排污加速涡轮轴和搅拌叶;所述电镀池体呈矩形结构设计;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就有四处,且四处转动电机分别螺栓固定于电镀池体的外壁上;所述池体排污管道均与外侧的主排污管道相连通,且池体排污管道上均安装设置有排污控制阀门结构。该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设有的电镀池体的底部两端位置上对称设置有两处池体排污管道结构,且池体排污管道设置于弧形池底的两侧最底端的位置上,两条排污管道能够更块的进行污水的排放,有利于有效提高污水排放速率。

A kind of sewage disposal structure based on electroplating technology, which can quickly discharge electroplating waste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镀工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
技术介绍
电镀(Electroplating)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不少硬币的外层亦为电镀;电镀过程中需要使用电镀池来辅助电镀作业,电镀池长时间使用时需要对内部的污水进行排放更换,才能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电镀工作,如何快速的将污水排放出去,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是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经过专利检索现有专利号为201620494367.8技术提供一种模具电镀池,该模具电镀池包括电镀池本体、电极支架、电极杆、加热管、进液体管、排液阀、滤网,所述电镀池本体上端设置有电极支架,电极支架上活动设置有电极杆,电镀池本体内设置有加热管、进液体管、滤网,电镀池本体底部还设置有排液阀。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可根据需要电镀模型的大小形状调节模型挂在模具电镀池内的位置,提高电镀的效果,且容易清理模具电镀池内部的优点。基于上述,本人发现现有的基于电镀工艺的电镀池体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从而造成排污速率较慢,影响电镀工作效率;并且电镀池底部多为平面结构设计,而且未设置有搅动装置,从而容易积累杂质,易造成排污管道的阻塞,影响排污工作,从而影响电镀工作的进行。于是,本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排污结构设计传统简单,排污速率较慢,底部易产生杂质积累,易造成排污管道阻塞的问题。本技术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其中,该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包括有电镀池体,主排污管道,池体排污管道,排污控制阀门,防护罩,转动电机,排污加速涡轮轴和搅拌叶;所述电镀池体呈矩形结构设计;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就有四处,且四处转动电机分别螺栓固定于电镀池体的外壁上;所述池体排污管道均与外侧的主排污管道相连通,且池体排污管道上均安装设置有排污控制阀门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电镀池体的底部呈弧形结构设计。进一步的,所述电镀池体的底部两端位置上对称设置有两处池体排污管道结构,且池体排污管道设置于弧形池底的两侧最底端的位置上。进一步的,所述池体排污管道内侧腔体中均嵌入排污加速涡轮轴结构,且排污加速涡轮轴与对应外侧的转动电机传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设置有两处,且搅拌叶呈对称结构设置于电镀池体内壁上,并且搅拌叶与外侧对应的转动电机传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的正上方的位置处均覆盖安装有防护罩结构,且防护罩结构的两端均固定安装于电镀池体的两端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池体排污管道池体内部管体上均开设有多处通孔结构。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设有的电镀池体的底部呈弧形结构设计,弧形结构设计有利于能够防止污水的残留聚集,从而能够使底部污水更快的排出。设有的电镀池体的底部两端位置上对称设置有两处池体排污管道结构,且池体排污管道设置于弧形池底的两侧最底端的位置上,两条排污管道能够更块的进行污水的排放,有利于有效提高污水排放速率。设有的池体排污管道内侧腔体中均嵌入排污加速涡轮轴结构,且排污加速涡轮轴与对应外侧的转动电机传动相连接,有利于通过排污加速涡轮轴的转动,从而将污水更快的带出,以便加快排污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设有的搅拌叶设置有两处,且搅拌叶呈对称结构设置于电镀池体内壁上,并且搅拌叶与外侧对应的转动电机传动相连接,有利于通过搅拌叶的转动,从而防止电镀产生的杂质聚集,以便预防杂质阻塞排污管道,从而影响排污速度。设有的搅拌叶的正上方的位置处均覆盖安装有防护罩结构,且防护罩结构的两端均固定安装于电镀池体的两端内壁上,该结构设计能够在污水水位下降时,防护罩能够对搅拌叶继续转动所产生的废水的喷溅进行有效的防护,有利于防止喷溅的污水对人体造成伤害。设有的池体排污管道池体内部管体上均开设有多处通孔结构,有利于防止大颗粒的电镀杂质对池体排污管道造成阻塞,从而影响排污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侧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三维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剖视三维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剖视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电镀池体;2、主排污管道;3、池体排污管道;4、排污控制阀门;5、防护罩;6、转动电机;7、排污加速涡轮轴;8、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包括有:电镀池体1,主排污管道2,池体排污管道3,排污控制阀门4,防护罩5,转动电机6,排污加速涡轮轴7和搅拌叶8;所述电镀池体1呈矩形结构设计;所述转动电机6设置就有四处,且四处转动电机6分别螺栓固定于电镀池体1的外壁上;所述池体排污管道3均与外侧的主排污管道2相连通,且池体排污管道3上均安装设置有排污控制阀门4结构。设有的电镀池体1的底部呈弧形结构设计,弧形结构设计便于能够防止污水的残留聚集,从而能够使底部污水更快的排出。设有的电镀池体1的底部两端位置上对称设置有两处池体排污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包括电镀池体(1),主排污管道(2),池体排污管道(3),排污控制阀门(4),防护罩(5),转动电机(6),排污加速涡轮轴(7)和搅拌叶(8);所述电镀池体(1)呈矩形结构设计;所述转动电机(6)设置就有四处,且四处转动电机(6)分别螺栓固定于电镀池体(1)的外壁上;所述池体排污管道(3)均与外侧的主排污管道(2)相连通,且池体排污管道(3)上均安装设置有排污控制阀门(4)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包括电镀池体(1),主排污管道(2),池体排污管道(3),排污控制阀门(4),防护罩(5),转动电机(6),排污加速涡轮轴(7)和搅拌叶(8);所述电镀池体(1)呈矩形结构设计;所述转动电机(6)设置就有四处,且四处转动电机(6)分别螺栓固定于电镀池体(1)的外壁上;所述池体排污管道(3)均与外侧的主排污管道(2)相连通,且池体排污管道(3)上均安装设置有排污控制阀门(4)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池体(1)的底部呈弧形结构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镀工艺的可快速排出电镀废液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池体(1)的底部两端位置上对称设置有两处池体排污管道(3)结构,且池体排污管道(3)设置于弧形池底的两侧最底端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秋菊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恒久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