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11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薄膜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和容纳电容器元件的壳体。壳体包含周壁部、外壁部和多个壁连结部。外壁部设置在周壁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侧,并且设置为与周壁部具有间隙。多个壁连结部局部地设置在周壁部与外壁部之间,将周壁部和外壁部连结。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容器
本公开涉及电容器。
技术介绍
在容纳电容器元件(电容器坯体)的壳体(容器)的周壁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外侧设置外壁,并且使外壁与该周壁具有间隙,从而将壳体设为双重的壁构造的电容器(电容器装置)例如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在该电容器中,能够由外壁对在通电时起因于电容器元件的振动而产生并漏出到周壁外的噪声(轰鸣声)进行隔声。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5-1242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电容器元件振动时,该振动可能传播到壳体的周壁。在专利文献1的电容器中,周壁与外壁之间通过遍及全周包围这些周壁和外壁的壁而连结,因而,若周壁振动,则该振动容易经由连结的壁而传播到外壁,容易从外壁自身产生噪声。因而,在专利文献1的电容器中,作为整体,难以有效地降低电容器所产生的噪声。此外,从周壁泄漏并与外壁碰撞的声音会与外壁的内面碰撞而反射。此时,若反射的声音向壳体的外方向扩展,则会容易从壳体泄漏。鉴于该课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期待良好地获得双重的壁构造的壳体对噪声的抑制效果的电容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公开的第1方式涉及的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和容纳电容器元件的壳体。壳体包含周壁部、外壁部和多个壁连结部。外壁部设置在壳体的周壁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侧,并且设置为与周壁部具有间隙。多个壁连结部局部地设置在周壁部与外壁部之间,将周壁部和外壁部连结。本公开的第2方式涉及的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和容纳电容器元件的壳体。壳体包含:周壁部、和设置在周壁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侧并且设置为与周壁部具有间隙的外壁部。外壁部的与周壁部对置的内壁面具有随着从外壁部的外缘部朝向中央部而与周壁部分离的形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能够期待良好地获得双重的壁构造的壳体对噪声的抑制效果。本公开的效果或意义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变得更明确。不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终究只是将本公开实施化时的一个例示,本公开完全不限制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记载的内容。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填充树脂被填充之前的薄膜电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在中央部被切断的薄膜电容器的主视剖视图。图3A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俯视图。图3B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仰视图。图4A是图3A的A-A′剖视图。图4B是图3A的B-B′剖视图。图5A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用于说明测定来自电容器元件的噪声时的测定条件的图。图5B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测定了来自电容器元件的噪声的结果的图。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涉及的壳体的立体图。图7A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涉及的壳体的俯视图。图7B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涉及的壳体的仰视图。图8A是图7A的A-A′剖视图。图8B是图7A的B-B′剖视图。图9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填充树脂被填充之前的薄膜电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在中央部被切断的薄膜电容器的主视剖视图。图11A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俯视图。图11B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仰视图。图12A是图11A的A-A′剖视图。图12B是图11A的B-B′剖视图。图13A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用于说明测定来自电容器元件的噪声时的测定条件的图。图13B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测定了来自电容器元件的噪声的结果的图。图14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涉及的壳体的立体图。图15A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涉及的壳体的俯视图。图15B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涉及的壳体的仰视图。图16A是图15A的A-A′剖视图。图16B是图15A的B-B′剖视图。图17A是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变更例涉及的用于说明壳体的结构的壳体的主视剖视图。图17B是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变更例涉及的用于说明壳体的结构的壳体的俯视图。图18A是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变更例涉及的用于说明壳体的结构的壳体的俯视图。图18B是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变更例涉及的用于说明壳体的结构的壳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公开的电容器的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进行说明。方便起见,在各图适当地附注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的方向。另外,图示的方向终究表示薄膜电容器的相对方向,并非表示绝对方向。(第1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端面电极11以及第2端面电极12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端面电极”对应。此外,前壁部304以及后壁部305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2壁部”对应。进而,左壁部307以及右壁部308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1壁部”对应。进而,左外壁部311以及右外壁部312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外壁部”对应。进而,左第1连结部313以及右第1连结部315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壁连结部”以及“第1连结部”对应。进而,左第2连结部314以及右第2连结部316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壁连结部”以及“第2连结部”对应。不过,上述记载终究以将权利要求书的结构和实施方式的结构建立对应为目的,权利要求书并非通过上述建立对应完全限定于实施方式的结构。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填充树脂40被填充之前的薄膜电容器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在中央部被切断的薄膜电容器1的主视剖视图。图3A以及图3B分别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30的俯视图以及仰视图。图4A以及图4B分别是图3A的A-A′剖视图以及B-B′剖视图。另外,在图2中,方便起见,填充树脂40设为透明的状态,仅其上面部分用斜线绘制。此外,在图4B中,方便起见,电容器元件10的外形由单点划线示出。薄膜电容器1具备电容器元件10、一对引线端子20、壳体30和填充树脂40。如图2那样,在壳体30内容纳有连接了一对引线端子20的电容器元件10,并填充有填充树脂40。填充树脂40例如由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构成,以熔融状态注入到壳体30内,通过壳体30被加热而固化。填充树脂40覆盖电容器元件10和一对引线端子20,保护这些部分不受湿气、冲击的影响。一对引线端子20的前端部不被填充树脂40覆盖,向比壳体30更靠上方突出,与设置于外部装置的连接部(未图示)连接。电容器元件10通过将在电介质薄膜上蒸镀了铝的两片金属化薄膜重叠并将重叠的金属化薄膜进行卷绕而形成,具有大致圆柱形状。电容器元件10以两端面朝着左右方向的状态容纳在壳体30内。在电容器元件10,在左侧的端面通过锌等金属的喷镀而形成第1端面电极11,在右侧的端面同样通过锌等金属的喷镀而形成第2端面电极12。另外,电容器元件10除了在电介质薄膜上蒸镀了铝的金属化薄膜以外,还可以由蒸镀了锌、镁等其他金属的金属化薄膜形成。或者,电容器元件10既可以由蒸镀了这些金属中的多个金属的金属化薄膜形成,也可以由蒸镀了这些金属彼此的合金的金属化薄膜形成。一对引线端子20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具备:/n电容器元件;和/n壳体,容纳所述电容器元件,/n所述壳体包含:/n周壁部;/n外壁部,设置在所述周壁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侧,并且设置为与该周壁部具有间隙;和/n多个壁连结部,局部地设置在所述周壁部与所述外壁部之间,用于连结该周壁部和该外壁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0 JP 2017-180330;20170920 JP 2017-1803311.一种电容器,具备:
电容器元件;和
壳体,容纳所述电容器元件,
所述壳体包含:
周壁部;
外壁部,设置在所述周壁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侧,并且设置为与该周壁部具有间隙;和
多个壁连结部,局部地设置在所述周壁部与所述外壁部之间,用于连结该周壁部和该外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多个壁连结部包含:
两个第1连结部,在沿着所述外壁部的壁面的第1方向上具有间隔地排列;和
两个第2连结部,设置在与所述两个第1连结部不同的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具有间隔地排列,
在从所述第1方向观察时,在沿着所述外壁部的壁面并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所述两个第1连结部和所述两个第2连结部分离地配置,
在从所述第2方向观察时,所述两个第1连结部的各连结部不与所述两个第2连结部的各连结部重叠。


3.一种电容器,具备:
电容器元件;和
壳体,容纳所述电容器元件,
所述壳体包含:
周壁部;和
外壁部,设置在所述周壁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侧,并且设置为与该周壁部具有间隙,
所述外壁部的与所述周壁部对置的内壁面具有随着从所述外壁部的外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场亮佑松本进佐野正仁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