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合细菌的高效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10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合细菌的高效生物反应器,涉及光合细菌培养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合细菌全封闭培养方式,无法满足生产效率,而开放式的培养方式,细菌成长速度缓慢的问题。所述光照培养箱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滑槽,所述光照培养箱的上方设置有超白玻璃罩,所述超白玻璃罩底部的四周设置有契合块,所述光照培养箱顶部的四周设置有密封卡槽,所述光照培养箱的两端均设置有电能供给箱,所述光照培养箱的内部设置有培养反应腔,所述培养反应腔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皿,且培养反应腔有两个,所述培养反应腔的两端均设置有调节支架,所述培养反应腔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培养反应腔的另一侧设置有氧气传感器。

An efficient bioreactor for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合细菌的高效生物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光合细菌培养
,具体为一种用于光合细菌的高效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光合细菌是地球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是一类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沼泽、湖泊、江海等处,主要分布于水生环境中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在水产养殖中,能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实现充当饵料、净化水质、预防疾病、作为饲料添加剂等功能。光合细菌适应性强,能忍耐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对酚、氰等毒物有一定忍受和分解能力,具有较强的分解转化能力。它的诸多特性,使其在无公害水产养殖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但是,现有的光合细菌全封闭培养方式,无法满足生产效率,而开放式的培养方式,细菌成长速度缓慢;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光合细菌的高效生物反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合细菌的高效生物反应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光合细菌全封闭培养方式,无法满足生产效率,而开放式的培养方式,细菌成长速度缓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合细菌的高效生物反应器,包括光照培养箱,所述光照培养箱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滑槽,所述光照培养箱的上方设置有超白玻璃罩,所述超白玻璃罩底部的四周设置有契合块,所述光照培养箱顶部的四周设置有密封卡槽,所述光照培养箱的两端均设置有电能供给箱,所述光照培养箱的内部设置有培养反应腔,所述培养反应腔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皿,且培养反应腔有两个,所述培养反应腔的两端均设置有调节支架,所述培养反应腔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培养反应腔的另一侧设置有氧气传感器,所述培养反应腔的底部设置有细铜条,且细铜条有多个,所述细铜条的两端均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的上方设置有制冷元件,所述超白玻璃罩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外组合罩,所述第一外组合罩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外组合罩,所述第一外组合罩和第二外组合罩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格栅,所述第一外组合罩和第二外组合罩的一端均设置有外部接线口,所述第一外组合罩和第二外组合罩的内部均设置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的下方设置有太阳光照灯。优选的,所述光照培养箱与第一外组合罩和第二外组合罩通过侧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光照培养箱与超白玻璃罩组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超白玻璃罩与契合块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卡槽与契合块组合连接,所述密封卡槽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层。优选的,所述调节支架与光照培养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加热元件和制冷元件与电能供给箱电性连接,所述细铜条与加热元件通过卡槽连接。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HTFP,所述氧气传感器的型号为MAX-250。优选的,所述第一外组合罩和第二外组合罩与蓄电池组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与太阳光照灯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加热元件对细铜条进行加热,当铜条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氧化反应,从而消耗培养反应腔中的氧气,而铜条在氧化反应中只会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铜,其不会影响到细菌的培养,工作人员通过培养反应腔中的氧气传感器来检测反应腔内的氧气含量,当氧气含量为零时,便可以停止铜条的加热,同时开启制冷元件,通过温度传感器的显示将温度维持在细菌适宜生长的范围内;2、本技术在白天太阳充足时,只需将光照培养箱放到太阳下,阳光可以透过玻璃罩对内部的细菌进行照射,夜间时将第一外组合罩和第二外组合罩通过滑槽安装在光照培养箱两侧,通过内部的太阳光照灯,提供细菌生长的光合作用条件,保障细菌的成长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外组合罩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光照培养箱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光照培养箱;2、侧滑槽;3、电能供给箱;4、超白玻璃罩;5、第一外组合罩;6、第二外组合罩;7、散热格栅;8、外部接线口;9、蓄电池组;10、太阳光照灯;11、培养皿;12、细铜条;13、加热元件;14、制冷元件;15、培养反应腔;16、温度传感器;17、氧气传感器;18、密封卡槽;19、契合块;20、调节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光合细菌的高效生物反应器,包括光照培养箱1,光照培养箱1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滑槽2,光照培养箱1的上方设置有超白玻璃罩4,在白天太阳充足时,可以透过玻璃罩对内部的细菌进行照射,超白玻璃罩4底部的四周设置有契合块19,光照培养箱1顶部的四周设置有密封卡槽18,保障培养箱的密封性能,避免氧气的进入,光照培养箱1的两端均设置有电能供给箱3,光照培养箱1的内部设置有培养反应腔15,培养反应腔15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皿11,且培养反应腔15有两个,培养反应腔15的两端均设置有调节支架20,培养反应腔15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培养反应腔15的另一侧设置有氧气传感器17,培养反应腔15的底部设置有细铜条12,加热后可以消耗培养反应腔15中的氧气,从而到达细菌培养所需的厌氧环境,且细铜条12有多个,细铜条12的两端均设置有加热元件13,加热元件13的上方设置有制冷元件14,超白玻璃罩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外组合罩5,第一外组合罩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外组合罩6,第一外组合罩5和第二外组合罩6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格栅7,第一外组合罩5和第二外组合罩6的一端均设置有外部接线口8,第一外组合罩5和第二外组合罩6的内部均设置有蓄电池组9,蓄电池组9的下方设置有太阳光照灯10,在夜晚时,可以提供细菌生长的光合作用条件,保障细菌的成长速度。进一步,光照培养箱1与第一外组合罩5和第二外组合罩6通过侧滑槽2滑动连接,光照培养箱1与超白玻璃罩4组合连接。进一步,超白玻璃罩4与契合块19固定连接,密封卡槽18与契合块19组合连接,密封卡槽18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层,保障密封性,避免氧气进入。进一步,调节支架20与光照培养箱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便于培养皿11的放置,加热元件13和制冷元件14与电能供给箱3电性连接,调控反应腔内的温度,从而适应细菌的生长环境,细铜条12与加热元件13通过卡槽连接,便于进行拆卸更换。进一步,温度传感器16的型号为HTFP,检测反应腔内的温度值,氧气传感器17的型号为MAX-250,检测反应腔内的氧气含量。进一步,第一外组合罩5和第二外组合罩6与蓄电池组9通过螺钉连接,蓄电池组9与太阳光照灯10固定连接,增强稳定性。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一个培养皿11放置在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合细菌的高效生物反应器,包括光照培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培养箱(1)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滑槽(2),所述光照培养箱(1)的上方设置有超白玻璃罩(4),所述超白玻璃罩(4)底部的四周设置有契合块(19),所述光照培养箱(1)顶部的四周设置有密封卡槽(18),所述光照培养箱(1)的两端均设置有电能供给箱(3),所述光照培养箱(1)的内部设置有培养反应腔(15),所述培养反应腔(15)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皿(11),且培养反应腔(15)有两个,所述培养反应腔(15)的两端均设置有调节支架(20),所述培养反应腔(15)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培养反应腔(15)的另一侧设置有氧气传感器(17),所述培养反应腔(15)的底部设置有细铜条(12),且细铜条(12)有多个,所述细铜条(12)的两端均设置有加热元件(13),所述加热元件(13)的上方设置有制冷元件(14),所述超白玻璃罩(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外组合罩(5),所述第一外组合罩(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外组合罩(6),所述第一外组合罩(5)和第二外组合罩(6)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格栅(7),所述第一外组合罩(5)和第二外组合罩(6)的一端均设置有外部接线口(8),所述第一外组合罩(5)和第二外组合罩(6)的内部均设置有蓄电池组(9),所述蓄电池组(9)的下方设置有太阳光照灯(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合细菌的高效生物反应器,包括光照培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培养箱(1)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滑槽(2),所述光照培养箱(1)的上方设置有超白玻璃罩(4),所述超白玻璃罩(4)底部的四周设置有契合块(19),所述光照培养箱(1)顶部的四周设置有密封卡槽(18),所述光照培养箱(1)的两端均设置有电能供给箱(3),所述光照培养箱(1)的内部设置有培养反应腔(15),所述培养反应腔(15)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皿(11),且培养反应腔(15)有两个,所述培养反应腔(15)的两端均设置有调节支架(20),所述培养反应腔(15)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培养反应腔(15)的另一侧设置有氧气传感器(17),所述培养反应腔(15)的底部设置有细铜条(12),且细铜条(12)有多个,所述细铜条(12)的两端均设置有加热元件(13),所述加热元件(13)的上方设置有制冷元件(14),所述超白玻璃罩(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外组合罩(5),所述第一外组合罩(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外组合罩(6),所述第一外组合罩(5)和第二外组合罩(6)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格栅(7),所述第一外组合罩(5)和第二外组合罩(6)的一端均设置有外部接线口(8),所述第一外组合罩(5)和第二外组合罩(6)的内部均设置有蓄电池组(9),所述蓄电池组(9)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曹惠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盛生态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