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破碎堆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4076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破碎堆肥装置,属于堆肥设备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表面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有发酵壳体,所述发酵壳体的顶端右侧设有带密封盖的进料口,且发酵壳体的顶端左侧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集气管道,所述发酵壳体的顶端设有底端向下延伸至其内部的第一旋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发酵装置、脱水装置与圆形烘干装置之间相互的配合,对秸秆物依次进行切碎、搅拌、混合、发酵、脱水以及烘干步骤,从而避免了现已有秸秆堆肥装置不能对发酵后的肥料进行预先的脱水处理,导致发酵后肥料内部含水量较大,需要较长的时间对残余的水分进行处理,从而对堆肥装置的工作效率造成了影响。

A straw crushing and compo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破碎堆肥装置
本技术涉及堆肥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秸秆破碎堆肥装置。
技术介绍
堆肥是利用各种植物残体(作物秸杆、杂草、树叶、泥炭、垃圾以及其它废弃物等)为主要原料,混合人畜粪尿经堆制腐解而成的有机肥料;随着社会技术飞速的发展,人们对有限资源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的深入,从而对秸秆作物加工用的堆肥装置进行创新与设计,对堆肥技术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由于现已有多数的秸秆破碎堆肥用的装置,由于其不能对发酵后的肥料进行离心脱水,且直接对带有大量水分的发酵后肥料进行加热烘干,从而由于肥料内部含水量较大,导致烘干时间较长,从而对堆肥制成的效率造成了影响,故而,迫切的需要研制一种秸秆破碎堆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由于现已有多数的秸秆破碎堆肥用的装置,由于其不能对发酵后的肥料进行离心脱水,且直接对带有大量水分的发酵后肥料进行加热烘干,从而由于肥料内部含水量较大,导致烘干时间较长,从而对堆肥制成的效率造成了影响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秸秆破碎堆肥装置。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破碎堆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表面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有发酵壳体,所述发酵壳体的顶端右侧设有带密封盖的进料口,且发酵壳体的顶端左侧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集气管道,所述发酵壳体的顶端设有底端向下延伸至其内部的第一旋转轴,且第一旋转轴的顶端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外壁表面固定有第一刀片,且第一刀片的下方设有与第一旋转轴固定连接的推进叶片,所述发酵壳体的内壁表面固定有挡板,且挡板的内部安装有加热丝,所述发酵壳体的左侧底端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内部通过气缸滑动连接有抽拉板,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有顶端左侧安装有导料槽的脱水壳体,且脱水壳体通过出料口与发酵壳体连通,且脱水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镂空筛,且镂空筛的内部水平嵌入有第三旋转轴,并且第三旋转轴的右端延伸至脱水壳体的右侧外部,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外壁表面固定有螺旋叶,所述镂空筛的底端设有集水槽,且镂空筛的右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出料槽,所述脱水壳体的底端右侧固定有呈圆筒状结构的烘干壳体,且圆形烘干壳体通过出料槽与镂空筛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圆形烘干壳体的圆心处竖直嵌设固定有呈两端封闭型圆筒状结构的第二导热铝壳,且第二导热铝壳的圆心处竖直嵌设固定有第二加热棒,所述第二导热铝壳与圆形烘干壳体之间间隙式套设有呈两端封闭型圆筒状结构的第一导热铝壳,且圆形烘干壳体与第一导热铝壳之间竖直设有呈环形分布的第一加热棒,并且第一加热棒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圆形烘干壳体的两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热铝壳与第二导热铝壳之间固定有螺旋导料板,所述圆形烘干壳体的上、下端面上均开设有正对螺旋导料板的通孔,所述圆形烘干壳体下方设有水平安装的传送带,且传送带安装于底座的右侧。优选的,所述螺旋导料板的顶端表面设有呈交叉状顺序排列的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所述圆形烘干壳体的右侧外壁表面安装有振动器。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右侧设有竖直嵌入于发酵壳体内部的第二旋转轴,且第二旋转轴的外壁表面固定有第二刀片,所述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之间的旋转方向相反,且第二刀片与第一刀片之间呈交叉状顺序排列。3.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发酵装置、脱水装置与圆形烘干装置之间相互的配合,对秸秆物依次进行切碎、搅拌、混合、发酵、脱水以及烘干步骤,从而避免了现已有秸秆堆肥装置不能对发酵后的肥料进行预先的脱水处理,导致发酵后肥料内部含水量较大,需要较长的时间对残余的水分进行处理,从而对堆肥装置的工作效率造成了影响。本技术通过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之间相反旋转方向的设置,使得其表面的刀片可对不同位置的秸秆物进行接触、切割与搅拌,从而使得秸秆物可充分的与刀片之间进行接触,以此对秸秆物的切割效果进行了保证,进而为秸秆物之后发酵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本技术通过螺旋导料板结构的设置,使得其顶端表面接触的脱水后肥料可通过其自身具有的重力进行螺旋式移动,从而有效的延长了脱水后肥料在圆形烘干壳体内部停留的时间,且可通过不同位置拨块的设置螺旋导料板顶端移动的脱水后肥料进行翻转,故而通过螺旋导料板与拨块之间相互的配合,使得导热铝壳释放的热量可充分的对脱水后肥料进行烘干处理,以此对秸秆肥料制成的质量进行了保证,且通过振动器产生的震动对脱水后肥料螺旋式的移动提供动力,从而降低了脱水后肥料在螺旋导料板顶端表面附着的量,以此对肥料进行了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圆形烘干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圆形烘干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支撑柱,3-发酵壳体,4-进料口,5-集气管道,6-第一旋转轴,7-第一刀片,8-第二旋转轴,9-第二刀片,10-挡板,11-加热丝,12-出料口,13-抽拉板,14-导料槽,15-镂空筛,16-第三旋转轴,17-螺旋叶,18-出料槽,19-圆形烘干壳体,20-脱水壳体,21-集水槽,22-传送带,23-第一导热铝壳,24-第一加热棒,25-第二导热铝壳,26-第二加热棒,27-螺旋导料板,28-第一拨块,29-振动器,30-第二拨块,31-推进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秸秆破碎堆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表面固定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有发酵壳体3,发酵壳体3的顶端右侧设有带密封盖的进料口4,且发酵壳体3的顶端左侧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集气管道5,发酵壳体3的顶端设有底端向下延伸至其内部的第一旋转轴6,且第一旋转轴6的顶端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6的外壁表面固定有第一刀片7,且第一刀片7的下方设有与第一旋转轴6固定连接的推进叶片31,第一旋转轴6的右侧设有竖直嵌入于发酵壳体3内部的第二旋转轴8,且第二旋转轴8的外壁表面固定有第二刀片9,第一旋转轴6与第二旋转轴8之间的旋转方向相反,且第二刀片9与第一刀片7之间呈交叉状顺序排列,通过第一旋转轴6与第二旋转轴8之间相反旋转方向的设置,使得其表面的刀片可对不同位置的秸秆物进行接触、切割与搅拌,从而使得秸秆物可充分的与刀片之间进行接触,以此对秸秆物的切割效果进行了保证,进而为秸秆物之后发酵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发酵壳体3的内壁表面固定有挡板10,且挡板10的内部安装有加热丝11,发酵壳体3的左侧底端设有出料口12,且出料口12的内部通过气缸滑动连接有抽拉板13,出料口12的下方设有顶端左侧安装有导料槽14的脱水壳体20,且脱水壳体20通过出料口12与发酵壳体3连通,且脱水壳体20的内部安装有镂空筛15,且镂空筛15的内部水平嵌入有第三旋转轴16,并且第三旋转轴16的右端延伸至脱水壳体20的右侧外部,第三旋转轴16的外壁表面固定有螺旋叶17,镂空筛15的底端设有集水槽21,且镂空筛15的右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出料槽18,脱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破碎堆肥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表面固定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有发酵壳体(3),所述发酵壳体(3)的顶端右侧设有带密封盖的进料口(4),且发酵壳体(3)的顶端左侧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集气管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壳体(3)的顶端设有底端向下延伸至其内部的第一旋转轴(6),且第一旋转轴(6)的顶端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6)的外壁表面固定有第一刀片(7),且第一刀片(7)的下方设有与第一旋转轴(6)固定连接的推进叶片(31),所述发酵壳体(3)的内壁表面固定有挡板(10),且挡板(10)的内部安装有加热丝(11),所述发酵壳体(3)的左侧底端设有出料口(12),且出料口(12)的内部通过气缸滑动连接有抽拉板(13),所述出料口(12)的下方设有顶端左侧安装有导料槽(14)的脱水壳体(20),且脱水壳体(20)通过出料口(12)与发酵壳体(3)连通,且脱水壳体(20)的内部安装有镂空筛(15),且镂空筛(15)的内部水平嵌入有第三旋转轴(16),并且第三旋转轴(16)的右端延伸至脱水壳体(20)的右侧外部,所述第三旋转轴(16)的外壁表面固定有螺旋叶(17),所述镂空筛(15)的底端设有集水槽(21),且镂空筛(15)的右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出料槽(18),所述脱水壳体(20)的底端右侧固定有呈圆筒状结构的烘干壳体(19),且圆形烘干壳体(19)通过出料槽(18)与镂空筛(1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圆形烘干壳体(19)的圆心处竖直嵌设固定有呈两端封闭型圆筒状结构的第二导热铝壳(25),且第二导热铝壳(25)的圆心处竖直嵌设固定有第二加热棒(26),所述第二导热铝壳(25)与圆形烘干壳体(19)之间间隙式套设有呈两端封闭型圆筒状结构的第一导热铝壳(23),且圆形烘干壳体(19)与第一导热铝壳(23)之间竖直设有呈环形分布的第一加热棒(24),并且第一加热棒(2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圆形烘干壳体(19)的两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热铝壳(23)与第二导热铝壳(25)之间固定有螺旋导料板(27),所述圆形烘干壳体(19)的上、下端面上均开设有正对螺旋导料板(27)的通孔,所述圆形烘干壳体(19)下方设有水平安装的传送带(22),且传送带(22)安装于底座(1)的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破碎堆肥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表面固定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有发酵壳体(3),所述发酵壳体(3)的顶端右侧设有带密封盖的进料口(4),且发酵壳体(3)的顶端左侧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集气管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壳体(3)的顶端设有底端向下延伸至其内部的第一旋转轴(6),且第一旋转轴(6)的顶端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6)的外壁表面固定有第一刀片(7),且第一刀片(7)的下方设有与第一旋转轴(6)固定连接的推进叶片(31),所述发酵壳体(3)的内壁表面固定有挡板(10),且挡板(10)的内部安装有加热丝(11),所述发酵壳体(3)的左侧底端设有出料口(12),且出料口(12)的内部通过气缸滑动连接有抽拉板(13),所述出料口(12)的下方设有顶端左侧安装有导料槽(14)的脱水壳体(20),且脱水壳体(20)通过出料口(12)与发酵壳体(3)连通,且脱水壳体(20)的内部安装有镂空筛(15),且镂空筛(15)的内部水平嵌入有第三旋转轴(16),并且第三旋转轴(16)的右端延伸至脱水壳体(20)的右侧外部,所述第三旋转轴(16)的外壁表面固定有螺旋叶(17),所述镂空筛(15)的底端设有集水槽(21),且镂空筛(15)的右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出料槽(18),所述脱水壳体(20)的底端右侧固定有呈圆筒状结构的烘干壳体(19),且圆形烘干壳体(19)通过出料槽(18)与镂空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子贵张利丽徐从祥童菁菁殷翔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科纽克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