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净现值计算的光储系统容量配置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3746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净现值计算的光储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包括:S1、获取光储电量控制策略;S2、根据光储系统的不同运行模式,构建对应的成本‑收益模型,以计算得到不同运行模式对应的最优净现值;S3、以最优净现值作为目标函数,根据光储电量控制策略,结合实际光伏出力与负荷需求,采用枚举法进行光伏和储能的装机容量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光储系统不同运行模式构建对应的成本‑收益模型,通过对光伏、储能以及逆变器各部分成本与收益的详细计算,能够准确得到最优净现值,从而保证光储系统容量配置的准确性,有利于降低储能与光伏发电成本。

A capacity allocation method of optical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NPV calc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净现值计算的光储系统容量配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储系统容量配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净现值计算的光储系统容量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因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使其具有其他新能源无法比拟的优势。用户侧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是光伏发电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已推出规模较大的屋顶光伏并网发电计划。用户侧分布式光伏发电迎合了光伏能源分布广泛的特点,既能直接为用户负荷供电、减少用户对市电的需求,还可通过上网售电,使用户获得经济效益。然而与化石燃料发电相比,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及波动大的特点,供电不稳定,储能技术则是解决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的有效方法。尽管储能系统对光伏发电有积极的作用,但一个现实问题是储能配置的增加会产生更加昂贵的储能和光伏发电成本,使得光储系统在市场环境下的经济性不高。若能找到一种成本较低、循环寿命较长的储能电池,并且根据储能需求合理地配置储能容量,则相应的储能和光伏发电成本将大幅降低。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净现值计算的光储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获取光储电量控制策略;/nS2、根据光储系统的不同运行模式,构建对应的成本-收益模型,以计算得到不同运行模式对应的最优净现值;/nS3、以最优净现值作为目标函数,根据光储电量控制策略,结合实际光伏出力与负荷需求,采用枚举法进行光伏和储能的装机容量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净现值计算的光储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光储电量控制策略;
S2、根据光储系统的不同运行模式,构建对应的成本-收益模型,以计算得到不同运行模式对应的最优净现值;
S3、以最优净现值作为目标函数,根据光储电量控制策略,结合实际光伏出力与负荷需求,采用枚举法进行光伏和储能的装机容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净现值计算的光储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电网不同电价时段,采集相应的储能电池SOC(stateofcharge,荷电状态)、光伏实时发电功率以及负载实时用电功率,其中,不同电价时段分为高峰时段tp,平段时段tf和低谷时段tv;
S12、判断光伏实时发电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负载实时用电功率,若判断为是,则执行步骤S13,否则执行步骤S14;
S13、计算光伏总发电量:



其中,为光伏总发电量,为光伏给负载放电量,为光伏给储能充电量,为光伏给电网售电量,ΔEpl为电能转换过程中的损耗;
之后执行步骤S15;
S14、判断当前时段是否为低谷时段,若判断为是,则直接执行步骤S15,否则计算负载总用电量:



其中,为负载总用电量,为光伏给负载放电量,为储能给负载放电量,为电网给负载放电量,a、b和c均为决策因子;
之后执行步骤S15;
S15、由电网给储能充电,直至储能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净现值计算的光储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电能转换过程中的损耗具体为:












其中,为光伏给负载放电过程中的损耗,为光伏给储能充电过程中的损耗,为光伏给电网售电过程中的损耗,和分别为逆变器和储能电池的电能转换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净现值计算的光储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中决策因子具体为:
当只有光伏和储能给负载放电时,a=1,b=1,c=0;
当光伏、储能和电网均给负载放电时,a=1,b=1,c=1;
当只有光伏和电网给负载放电时,a=1,b=0,c=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净现值计算的光储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光储系统的不同运行模式包括:
M1:光储系统仅安装光伏,且所有发电量皆售出给电网。
M2:光储系统仅安装光伏,光伏发电优先供给负载剩余售出给电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强强张友琅李新周李肖吴建鹏周豪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