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化品结晶槽车蒸汽换热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367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危化品结晶槽车蒸汽换热循环系统,包括装载物料的槽车,所述槽车停滞在一卸车鹤位上,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槽车上的卸车鹤管、热交换器和连接管路;采用一个卸车鹤位安装一套蒸汽换热装置,提高了加热效率,在卸车鹤管伸入槽车物料中的一端上安装有电潜泵,提高了物料的加热效率,减少加热时间,进而减少了物料的挥发,在进出物料管上还安装有温度表,使得检测物料温度更加直观便捷,更好控制热交换器的运行,在卸料管上安装有止回阀,避免了卸车是槽车物料冒顶,且在进出料管上还设置有一旁通管路,通过旁通管路使得在物料换热完成后对在管道内物料收集的更加彻底。

A cycle system of steam heat exchange for crystallization tank car of hazardous chemic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化品结晶槽车蒸汽换热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危化品等物料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危化品结晶槽车蒸汽换热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在液体危化品运输中往往是通过槽车来运输的,在冬季或者是寒冷区域运输时液体危化品容易在槽车内壁,或者在槽车底部结冰,以转运对二甲苯为例,对二甲苯(熔点13.2℃)槽罐车冬季受环境低温影响,槽罐车内部产品部分结晶沉底,通常有20-30CM厚的结晶对二甲苯附着在罐车壁上,槽罐车无加热设施,无法将结晶的对二甲苯融化,导致卸车泵不能将对二甲苯从槽车中抽尽,从而造成其装卸困难,产生量差,影响下次装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危化品结晶槽车蒸汽换热循环系统,以降低了在寒冷环境下的卸车难度,提高了在寒冷环境下的装卸物料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危化品结晶槽车蒸汽换热循环系统,包括装载物料的槽车,所述槽车停滞在一卸车鹤位上,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槽车上的卸车鹤管、热交换器和连接管路;所述卸车鹤管一端伸入槽车内并没入槽车内的物料中,卸车鹤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连接管路将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槽车连通,以使得所述鹤管将槽车内的物料通过加热器回流到所述槽车内。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固定管板式热换器;所述固定管板式热换器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加热剂入口、冷凝水出口、冷却介质入口和对空进出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加热剂入口连接有加热剂输送管道,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和对空进出口分别连接有带球阀的管道,所述冷凝水出口通过管道接通到外部,所述加热剂输送管道与所述固定管板式热换器连接处安装有一截止阀。进一步地,沿所述输送管的外部还连接有伴热管道,所述伴热管道通过伴热管连接管道与所述热剂输送管道连通,在所述伴热管道上安装有伴热管疏水阀,在所述伴热管连接管道上安装有所述截止阀。进一步地,所述卸车鹤管伸入到所述槽车内一端上安装有电潜泵。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路包括卸料管、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卸料管连接在所述卸车鹤管的出口端,所述进料管一端连接在所述卸料管的上部,进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管板式热换器上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固定管板式热换器的出料口连通,出料管延伸至所槽车内。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靠近所述槽车段为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连通所述出料管与所述槽车。进一步地,所述卸料管上安装有一止回阀和球阀,所述止回阀安装在卸料管与进料管连接处的下部,所述止回阀位于所述球阀的上部,以使得物料沿所述卸料管流动先经过所述止回阀。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之间还连接有一旁通管路,在所述旁通管路上连接有一旁通阀。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上分别安装有温度表。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剂入口的加热剂为高温蒸汽,所述加热剂输送管道的头端设置有并联的连个饱和蒸汽来自管廊,所述饱和蒸汽来自管廊通过加热输送管道与所述固定管板式热换器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采用一个卸车鹤位安装一套蒸汽换热装置,提高了加热效率,在卸车鹤管伸入槽车物料中的一端上安装有电潜泵,提高了物料的加热效率,减少加热时间,进而减少了物料的挥发,在进出物料管上还安装有温度表,使得检测物料温度更加直观便捷,更好控制热交换器的运行,在卸料管上安装有止回阀,避免了卸车是槽车物料冒顶,且在进出料管上还设置有一旁通管路,通过旁通管路使得在物料换热完成后对在管道内物料收集的更加彻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结构流程示意图。附图中,槽车1、卸车鹤管2、电潜泵3、卸料管4、进料管5、固定管板式热换器6、出料管7、伴热管连接管道8、截止阀9、球阀10、伴热管疏水阀11、温度表12、旁通管路13、冷却介质入口14、加热剂输送管道15、饱和蒸汽来自管廊16、冷凝水出口17、对空进出口18、止回阀19、金属软管20、伴热管道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所示,图中包括球阀10、止回阀19、截止阀9以及疏水阀,均为现有管路领域中常见的开合阀门。一种危化品结晶槽车蒸汽换热循环系统,包括装载物料的槽车1,所述槽车1停滞在一卸车鹤位上,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槽车1上的卸车鹤管2、热交换器和连接管路;所述卸车鹤管2一端伸入槽车1内并没入槽车1内的物料中,卸车鹤管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连接管路将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槽车1连通,以使得所述鹤管将槽车1内的物料通过加热器回流到所述槽车1内。上述的物料流动方向为:槽车1内物料→卸车鹤管2→连接管路→热交换器(检测进料温度)→连接管路→流回槽车1→第二次循环→再循环加热(至槽车1内物料全部熔化)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固定管板式热换器6;所述固定管板式热换器6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加热剂入口、冷凝水出口17、冷却介质入口14和对空进出口18;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加热剂入口连接有加热剂输送管道15,所述冷却介质入口14和对空进出口18分别连接有带球阀10的管道,所述冷凝水出口17通过管道接通到外部,所述加热剂输送管道15与所述固定管板式热换器6连接处安装有一截止阀9。所述固定板式换热器为市面上常见的热交换器,其中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连接需要加热的物料,其他出入口分别用于调节热换器内的温度,通过调接来保证进出料口温差,以及进出料口的温度。进一步地,沿所述输送管的外部还连接有伴热管道21,所述伴热管道21通过伴热管连接管道8与所述热剂输送管道连通,在所述伴热管道21上安装有伴热管疏水阀11,在伴热管连接管道8上安装有所述截止阀9,通过所述伴热管道21来保证在进料管5和出料管7上的温度。进一步地,所述卸车鹤管2伸入到所述槽车1内一端上安装有电潜泵3。槽车1内的物料通过电潜泵3的传送,保证了传送速度以及效率,提高了加热效率。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路包括卸料管4、进料管5和出料管7;所述卸料管4连接在所述卸车鹤管2的出口端,所述进料管5一端连接在所述卸料管4的上部,进料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管板式热换器6上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出料管7与所述固定管板式热换器6的出料口连通,出料管7延伸至所槽车1内。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7靠近所述槽车1段为金属软管20,所述金属软管20连通所述出料管7与所述槽车1。进一步地,所述卸料管4上安装有一止回阀19和球阀10,所述止回阀19安装在卸料管4与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危化品结晶槽车蒸汽换热循环系统,包括装载物料的槽车,所述槽车停滞在一卸车鹤位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所述槽车上的卸车鹤管、热交换器和连接管路;所述卸车鹤管一端伸入槽车内并没入槽车内的物料中,卸车鹤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连接管路将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槽车连通,以使得所述鹤管将槽车内的物料通过加热器回流到所述槽车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化品结晶槽车蒸汽换热循环系统,包括装载物料的槽车,所述槽车停滞在一卸车鹤位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所述槽车上的卸车鹤管、热交换器和连接管路;所述卸车鹤管一端伸入槽车内并没入槽车内的物料中,卸车鹤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连接管路将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槽车连通,以使得所述鹤管将槽车内的物料通过加热器回流到所述槽车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化品结晶槽车蒸汽换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固定管板式热换器;所述固定管板式热换器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加热剂入口、冷凝水出口、冷却介质入口和对空进出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加热剂入口连接有加热剂输送管道,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和对空进出口分别连接有带球阀的管道,所述冷凝水出口通过管道接通到外部,所述加热剂输送管道与所述固定管板式热换器连接处安装有一截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危化品结晶槽车蒸汽换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输送管的外部还连接有伴热管道,所述伴热管道通过伴热管连接管道与所述热剂输送管道连通,在所述伴热管道上安装有伴热管疏水阀,在所述伴热管连接管道上安装有所述截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化品结晶槽车蒸汽换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车鹤管伸入到所述槽车内一端上安装有电潜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危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棠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维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