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用的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31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用的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包括装置装置框,所述装置框架的上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装置框架的内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部设有第一搅拌桶,所述第一搅拌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支撑板的下部设有第二搅拌桶和第三搅拌桶,所述第一搅拌桶、第二搅拌桶和第三搅拌桶的内部分别设有螺旋搅拌杆,所述螺旋搅拌杆分别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进行连接。通过增设的第一搅拌桶、第二搅拌桶和第三搅拌桶可对水性油墨经过共两次搅拌,能够使水性油墨稀释的更加完全,提高了搅拌效率和搅拌质量。

A water-based ink dilution and mixing device for printing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用的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刷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印刷机用的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水性油墨简称为水墨,柔性版水性墨也称液体油墨,它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溶剂及相关助剂经复合研磨加工而成。水性油墨特别适用于烟、酒、食品、饮料、药品、儿童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产品。。在对油墨进行使用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搅拌。现有的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在使用时,对水性油墨搅拌的不够充分,降低了搅拌效率和搅拌质量,并且设有单一的搅拌机构,该搅拌机构经过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易导致出现损坏,降低了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易导致延误对印刷品的加工时间和造成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用的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用的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包括装置框架,所述装置框架的上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装置框架的内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部设有第一搅拌桶,所述第一搅拌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支撑板的下部设有第二搅拌桶和第三搅拌桶,所述第一搅拌桶、第二搅拌桶和第三搅拌桶的内部分别设有螺旋搅拌杆,所述螺旋搅拌杆分别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进行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插在所述装置框架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搅拌桶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的下侧面轴对称设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搅拌桶通过螺纹式连接,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搅拌桶和所述第三搅拌桶通过螺纹式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搅拌桶和所述第三搅拌桶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液管道通过螺纹式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桶和所述第三搅拌桶的侧面设有第二出液管道通过螺纹式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搅拌桶和所述第三搅拌桶之间设有智能控制箱,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智能控制箱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出液管道、所述第二出液管道以及连接管道的内部分别设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增设的第一搅拌桶、第二搅拌桶和第三搅拌桶可对水性油墨经过共两次搅拌,能够使水性油墨稀释的更加完全,提高了搅拌效率和搅拌质量,并且设有的第二搅拌桶和第三搅拌桶在第一搅拌桶的下方,可降低第一搅拌桶的工作压力,第一搅拌桶、第二搅拌桶和第三搅拌桶联合工作可提高该整体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避免延误对印刷品的加工时间和造成财产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印刷机用的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的剖视图。图中:装置框架1、第一伺服电机2、支撑板3、第一搅拌桶4、第二伺服电机5、第二搅拌桶6、第三搅拌桶7、螺旋搅拌杆8、进料管道9、连接管道10、第一出液管道11、第二出液管道12、智能控制箱13、阀门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用的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包括装置框架1,所述装置框架1的上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2,所述装置框架1的内部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上部设有第一搅拌桶4,所述第一搅拌桶4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伺服电机5,所述支撑板3的下部设有第二搅拌桶6和第三搅拌桶7,所述第一搅拌桶4、第二搅拌桶6和第三搅拌桶7的内部分别设有螺旋搅拌杆8,所述螺旋搅拌杆8分别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进行连接。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管道9,所述进料管道9插在所述装置框架1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搅拌桶4连通,通过增设的进料管道9方便工作人员向第一搅拌桶4的内部输送油墨。请参阅图1,所述支撑板3的下侧面轴对称设有连接管道10,所述连接管道10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搅拌桶4通过螺纹式连接,所述连接管道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搅拌桶6和所述第三搅拌桶7通过螺纹式连接,通过增设的连接管道10能够使第一搅拌桶4分别与第二搅拌桶6和第三搅拌桶7连通。请参阅图1,所述第二搅拌桶6和所述第三搅拌桶7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液管道11通过螺纹式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桶6和所述第三搅拌桶7的侧面设有第二出液管道12通过螺纹式连接,通过增设的第一出液管道11便于进行放料,通过增设的第二出液管道12能够对油墨采集,从而便于对搅拌过程中的油墨进行稀释度检测。请参阅图1,所述第二搅拌桶6和所述第三搅拌桶7之间设有智能控制箱1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与所述智能控制箱13电性连接,通过增设的智能控制箱13便于工作人员对该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进行整体控制。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出液管道11、所述第二出液管道12以及连接管道10的内部分别设有阀门14,通过增设的阀门14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出液管道11和第二出液管道12的流通进行控制。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用的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把水性油墨从进料管道9投入到第一搅拌桶4的内部,利用第一伺服电机2控制螺旋搅拌杆8对第一搅拌桶4内的水性油墨进行搅拌,对水性油墨进行一次搅拌之后把第一搅拌桶4的内部水性油墨通过连接管道10均匀输送到第二搅拌桶6和第三搅拌桶7的内部进行二次搅拌,并且在第二搅拌桶6和第三搅拌桶7的外侧设有第二出液管道12,利用第二出液管道12把第二搅拌桶6和第三搅拌桶7内的水性油墨释放一些出来进行稀释度检测,若达不到要求,则利用第二伺服电机5控制螺旋搅拌杆8进行搅拌,若达到要求,可通过控制第一出液管道11把第二搅拌桶6和第三搅拌桶7内的水性油墨排出即可。本技术的装置框架1、第一伺服电机2、支撑板3、第一搅拌桶4、第二伺服电机5、第二搅拌桶6、第三搅拌桶7、螺旋搅拌杆8、进料管道9、连接管道10、第一出液管道11、第二出液管道12、智能控制箱13、阀门1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是现有的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在使用时,对水性油墨搅拌的不够充分,降低了搅拌效率和搅拌质量,并且设有单一的搅拌机构,该搅拌机构经过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易导致出现损坏,降低了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易导致延误对印刷品的加工时间和造成财产损失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增设的第一搅拌桶、第二搅拌桶和第三搅拌桶可对水性油墨经过共两次搅拌,能够使水性油墨稀释的更加完全,提高了搅拌效率和搅拌质量,并且设有的第二搅拌桶和第三搅拌桶在第一搅拌桶的下方,可降低第一搅拌桶的工作压力,第一搅拌桶、第二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用的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框架(1),所述装置框架(1)的上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2),所述装置框架(1)的内部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上部设有第一搅拌桶(4),所述第一搅拌桶(4)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伺服电机(5),所述支撑板(3)的下部设有第二搅拌桶(6)和第三搅拌桶(7),所述第一搅拌桶(4)、第二搅拌桶(6)和第三搅拌桶(7)的内部分别设有螺旋搅拌杆(8),所述螺旋搅拌杆(8)分别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用的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框架(1),所述装置框架(1)的上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2),所述装置框架(1)的内部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上部设有第一搅拌桶(4),所述第一搅拌桶(4)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伺服电机(5),所述支撑板(3)的下部设有第二搅拌桶(6)和第三搅拌桶(7),所述第一搅拌桶(4)、第二搅拌桶(6)和第三搅拌桶(7)的内部分别设有螺旋搅拌杆(8),所述螺旋搅拌杆(8)分别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用的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管道(9),所述进料管道(9)插在所述装置框架(1)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搅拌桶(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用的水性油墨稀释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下侧面轴对称设有连接管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俊一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东豪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