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3162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包括IO转换系统、机床和上位机,所述IO转换系统包括IO线束板卡、EL模块板卡和主机,所述EL模块板卡与IO线束板卡之间连接有EtherCAT总线,所述机床包括控制软件,且上位机与控制软件连接,包括以下步骤:S1,由操作人员打开机床的设备,操作上位机打开控制软件;S2,通过EtherCAT总线控制EL模块板卡实现与IO线束板卡的通信,实现MCU每次IO信号通信接收周期为16毫秒,通过中断获取数据,经过IO线束板卡的解码,快速控制58路IO的高电平的有效输出,该应用于IO线束板卡中,解决现有机床中需要使用大量的IO模块和一个PLC的问题。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IO communication harness c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地发展,对切割的质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智能化的自动切割功能的要求也在提升。数控切割机的发展必须要适应现代机械加工业发展的要求。切割机分为火焰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激光切割机、水切割等。激光切割机为效率最快,切割精度最高,切割厚度一般较小。等离子切割机切割速度也很快,切割面有一定的斜度。火焰切割机针对于厚度较大的碳钢材质。激光切割机为效率最快,切割精度最高,切割厚度一般较小。现在切割机中的运动控制板卡大都采用EtherCAT等方式的IO模块与PLC相结合进行稳定控制,特别是IO端口更多的时候,这种方式不仅接线繁琐,同时错误率较高,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售后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它可以实现58路IO信号输出和57路IO信号输入,采用特别的8路IO编码通信的方式,解决现在切割机床中使用EtherCAT接口的IO模块,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交货周期长等问题,该板卡囊括了替代PLC以及控制模块的IO信号输出驱动、IO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等,为了实现更多的IO设备的有效控制及其状态监控和减少上位机的点IO端口的数量,采用新型的IO编码通信方式来实现与上位机的交互。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br>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包括IO转换系统、机床和上位机,所述IO转换系统包括IO线束板卡、EL模块板卡和主机,所述EL模块板卡与IO线束板卡之间连接有EtherCAT总线,所述机床包括控制软件,且上位机与控制软件连接;包括以下步骤:S1,由操作人员打开机床的设备,操作上位机打开控制软件;S2,通过EtherCAT总线控制EL模块板卡实现与IO线束板卡的通信,实现MCU每次IO信号通信接收周期为16毫秒,通过中断获取数据,经过IO线束板卡的解码,快速控制58路IO的高电平的有效输出;S3,同时扫描57路IO路信号状态,然后编码通过8路IO输出发送到上位机,发送周期为27毫秒。进一步的,所述上位机包括软件和硬件设备,所述硬件设备包括操作面板和显示设备,软件主要为控制软件,操作面板和显示设备便于工作人员实施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面板的上端开设有空腔,且空腔靠近显示设备设置,所述显示设备与空腔之间连通有导热管,所述空腔中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滑杆,且滑杆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且底板与空腔的下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压缩弹簧,所述滑杆的两侧侧壁均通过多个转轴转动连接有多个煽板,多个所述煽板的的侧壁均开设有条形开口槽,所述煽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贯穿条形开口槽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空腔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凸轮,所述空腔的上端侧壁开设有两个散热口,且两个散热口分别位于驱动电机的两侧设置,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凸轮旋转,凸轮与滑杆的来回相抵使得滑杆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煽板来回的煽动,以将热空气通过散热口煽出去。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的形状为L形,且导热管的开口端朝上设置,利用热空气都往上走的原理,使导热管的上端朝向散热口,加快散热的速度。进一步的,所述凸轮位于滑杆的上方设置,且凸轮与空腔上端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凸轮的直径,为了防止凸轮转动时,凸轮的凸边被空腔的上端内壁挡住,所以凸轮与空腔上端内壁的距离要大于凸轮的旋转半径。进一步的,所述滑杆的上端为弧形,凸轮与滑杆始终接触,为了减小摩擦力,因此滑杆的上端要为弧形。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直径略小于条形开口槽的宽度,限位块与条形开口槽发生相对滑动,为了让煽板能稳定的转动而又不会因为摩擦力过大阻碍其运动,因此条形开口槽的宽度要略大于限位块的直径。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58路IO信号输出和57路IO信号输入,采用特别的8路IO编码通信的方式,解决现在切割机床中使用EtherCAT接口的IO模块,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交货周期长等问题,该板卡囊括了替代PLC以及控制模块的IO信号输出驱动、IO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等,为了实现更多的IO设备的有效控制及其状态监控和减少上位机的点IO端口的数量,采用新型的IO编码通信方式来实现与上位机的交互。(2)上位机包括软件和硬件设备,硬件设备包括操作面板和显示设备,软件主要为控制软件,操作面板和显示设备便于工作人员实施操作。(3)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凸轮旋转,凸轮与滑杆的来回相抵使得滑杆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煽板来回的煽动,以将热空气通过散热口煽出去。(4)导热管的形状为L形,且导热管的开口端朝上设置,利用热空气都往上走的原理,使导热管的上端朝向散热口,加快散热的速度。(5)凸轮位于滑杆的上方设置,且凸轮与空腔上端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凸轮的直径,为了防止凸轮转动时,凸轮的凸边被空腔的上端内壁挡住,所以凸轮与空腔上端内壁的距离要大于凸轮的旋转半径。(6)滑杆的上端为弧形,凸轮与滑杆始终接触,为了减小摩擦力,因此滑杆的上端要为弧形。(7)限位块的直径略小于条形开口槽的宽度,限位块与条形开口槽发生相对滑动,为了让煽板能稳定的转动而又不会因为摩擦力过大阻碍其运动,因此条形开口槽的宽度要略大于限位块的直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程序功能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解码子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8路IO信号控制输入波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面板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面板右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操作面板、2空腔、3导热管、4支撑板、5滑杆、6底板、7压缩弹簧、8转轴、9煽板、10条形开口槽、11限位块、12驱动电机、13凸轮、14散热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包括IO转换系统、机床和上位机,所述IO转换系统包括IO线束板卡、EL模块板卡和主机,所述EL模块板卡与IO线束板卡之间连接有EtherCAT总线,所述机床包括控制软件,且上位机与控制软件连接;/n包括以下步骤:/nS1,由操作人员打开机床的设备,操作上位机打开控制软件;/nS2,通过EtherCAT总线控制EL模块板卡实现与IO线束板卡的通信,实现MCU每次IO信号通信接收周期为16毫秒,通过中断获取数据,经过IO线束板卡的解码,快速控制58路IO的高电平的有效输出;/nS3,同时扫描57路IO路信号状态,然后编码通过8路IO输出发送到上位机,发送周期为27毫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包括IO转换系统、机床和上位机,所述IO转换系统包括IO线束板卡、EL模块板卡和主机,所述EL模块板卡与IO线束板卡之间连接有EtherCAT总线,所述机床包括控制软件,且上位机与控制软件连接;
包括以下步骤:
S1,由操作人员打开机床的设备,操作上位机打开控制软件;
S2,通过EtherCAT总线控制EL模块板卡实现与IO线束板卡的通信,实现MCU每次IO信号通信接收周期为16毫秒,通过中断获取数据,经过IO线束板卡的解码,快速控制58路IO的高电平的有效输出;
S3,同时扫描57路IO路信号状态,然后编码通过8路IO输出发送到上位机,发送周期为27毫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包括软件和硬件设备,所述硬件设备包括操作面板(1)和显示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1)的上端开设有空腔(2),且空腔(2)靠近显示设备设置,所述显示设备与空腔(2)之间连通有导热管(3),所述空腔(2)中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4),且支撑板(4)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4)的一侧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滑杆(5),且滑杆(5)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军丁方浩刘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迅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