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能耗设备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3080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能耗设备监控系统,包括检测终端、数据集中端、云端服务器;检测终端与数据集中端通信连接,数据集中端与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数据集中端内设置有控制模块、天线、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用于与云端服务器通信的通信模块、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模块、用于数据交互的接口端;接口端包括通信接口、电源接口、输出接口,通信接口包括三个接线端,其构成三孔插座结构;一个接线端连接至通信模块,剩下两个接线端接地;天线包括插接座、天线本体以及包裹在天线本体外侧的屏蔽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较低功耗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

A monitoring system of energy consumption equipment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能耗设备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管理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能耗设备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互联网是能源行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是推动能源革命和电力市场化的重要手段。建立服务于能源互联网的源管控与服务云平台,互通互联与能源相关的信息流,整合调配各种可用资源,在保证用能安全可靠的基础上,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用能品质,成为了发展能源互联网的主要方式。为了降低能耗,首先必须能够准确统计企业能耗数据,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能耗数据的偏差。目前,一般的中小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大多对能源监控分析不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往往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能耗数据统计,实时化、信息化程度很低。而大型企业能耗设备种类多,用能系统复杂,如果只针对企业的总能耗进行统计,无法很好地反映各个能耗设备的实际用能情况。因此,必须对企业的能耗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对能耗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但是实时监控对通信的要求较高,又因为设备一般集中放置,此时如果针对每一台设备均设置独立的通信线路,则会让线路的布置变得十分杂乱,但是如果让每个检测的终端组件均设置能够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组件,则会因为通信距离需要的耗能而导致检测的终端组件产生较多的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能耗设备监控系统,能够在较低功耗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能耗设备监控系统,包括检测终端、数据集中端、云端服务器;所述检测终端与数据集中端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集中端与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以上传检测终端检测到的能耗数据;所述数据集中端内设置有控制模块、天线、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用于与云端服务器通信的通信模块、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模块、用于数据交互的接口端;所述接口端包括通信接口、电源接口、输出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包括三个接线端,其构成三孔插座结构;其中,一个接线端连接至通信模块,剩下两个接线端接地;所述天线包括插接座、天线本体以及包裹在天线本体外侧的屏蔽层,所述插接座呈与通信接口对应的三脚插头结构,且该插接座对应两个接地的接线端的与屏蔽层电连接,该插接座对应连接通信模块的接线端与天线本体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终端包括采集终端和用于接收数据集中端存储的能耗数据的移动终端,所述采集终端包括用于与数据集中端通信的无线模块、具有互感线圈的用于获取负载电流的夹头,所述无线模块与夹头连接,以获取夹头实时检测到的负载电流并传输给数据集中端;所述数据集中端实时发送负载电流以及对应的时刻信息给存储模块,并在存储模块中对应存储;所述输出接口与存储模块连接,所述输出接口具有协议转换电路,用于与移动终端通讯,并传输存储模块中的负载电流和对应的时刻信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所述采集终端还包括GPS模块,所述GPS模块与无线模块连接,以通过无线模块发送GPS模块获得的定位信息给数据集中端,并通过数据集中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定位信息和预设的设备位置范围比对,获得该位置信息对应的设备的编号并与同时接收到的负载电流进行对应存储;所述数据集中端还将定位信息发送给存储模块,并对应负载电流和时刻信息进行存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出接口包括外壳、均设置在外壳内的电路板和多个磁性柱,多个所述磁性柱依次按照极性正-反-正-反排列并固定连接在外壳上,并且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有对应的多个磁性柱,其按照反-正-反-正排列并固定在移动终端上,与输出接口上的磁性柱对应吸引;多个相互对应的磁性柱分别在输出接口的电路板上和移动终端内连接电源、接地、第一数据端和第二数据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性柱用于吸合的一端均呈扁平的盘状,且柱形部分埋在外壳或移动终端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有插槽,移动终端上的所述磁性柱均位于插槽内,所述输出接口的外壳上设置凸台,输出接口上的磁性柱均位于凸台上,所述凸台与插槽配合插接;所述插槽的槽口设置倒角;所述凸台对应插槽的一端的边缘对应设置倒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槽和凸台均呈对应的椭圆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出接口包括校验组件,所述校验组件包括多个设置在输出接口的光敏元件和多个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光敏元件的数量与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对应,所述发光二极管与磁性柱间隔排列,且与磁性柱处于同一直线上;相邻的所述光敏元件由磁性柱阻隔;所述光敏元件和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不超过个,且位置相对应;多个所述光敏元件均与电路板连接,以接收感光信号,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均与与电源连接的磁性柱连接,以获取电源;所述发光二极管受一控制组件控制启闭,所述电路板还通过磁性柱传输感光信号给移动终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设置了数据集中端,此时各个检测终端的通信距离的需求大大缩短,能够大幅降低检测终端的功耗,通过数据集中端将各个数据进行收集和存储,并通过数据集中端统一发送给云端服务器,此时云端服务器可以按照接收的顺序进行整理,让数据的传输更加有条理。通过云端服务器中的现有软件系统进行能耗能效进行分析,能够对整体设备的用电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又由于数据集中端也会受到通信线路或者无线信号强度的干扰,此时需要借助增益天线,而增益天线如果事先就安装在数据集中端的内部,则初始情况下就会增加成本和体积,本方案通过插接的天线来进行设置,能够便于后续需要天线时在进行安装,还通过屏蔽层对干扰信号进行屏蔽。三孔插座配合三脚插头的插接方式简单快速并且稳定,适合所有人群操作。其中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结构可以直接采用现有设计的插板与插头的设计,减少了不必要的设计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系统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采集终端模块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集中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集中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夹头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输出接口与移动终端配合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输出接口与移动终端配合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附图标号:1、检测终端;11、采集终端;12、移动终端;121、插槽;14、无线模块;15、夹头;17、GPS模块;18、凸台;2、数据集中端;21、控制模块;22、天线;23、通信模块;24、存储模块;25、通信接口;26、电源接口;27、输出接口;271、外壳;272、电路板;273、磁性柱;3、云端服务器;4、校验组件;41、光敏元件;42、发光二极管;43、控制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能耗设备监控系统,包括检测终端1、数据集中端2、云端服务器3;所述检测终端1与数据集中端2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集中端2与云端服务器3通信连接,以上传检测终端1检测到的能耗数据;所述数据集中端2内设置有控制模块21、天线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能耗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终端(1)、数据集中端(2)、云端服务器(3);所述检测终端(1)与数据集中端(2)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集中端(2)与云端服务器(3)通信连接,以上传检测终端(1)检测到的能耗数据;所述数据集中端(2)内设置有控制模块(21)、天线(22)、均与控制模块(21)电连接的用于与云端服务器(3)通信的通信模块(23)、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模块(24)、用于数据交互的接口端;所述接口端包括通信接口(25)、电源接口(26)、输出接口(27),所述通信接口(25)包括三个接线端,其构成三孔插座结构;其中,一个接线端连接至通信模块(23),剩下两个接线端接地;所述天线(22)包括插接座、天线(22)本体以及包裹在天线(22)本体外侧的屏蔽层,所述插接座呈与通信接口(25)对应的三脚插头结构,且该插接座对应两个接地的接线端的与屏蔽层电连接,该插接座对应连接通信模块(23)的接线端与天线(22)本体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能耗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终端(1)、数据集中端(2)、云端服务器(3);所述检测终端(1)与数据集中端(2)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集中端(2)与云端服务器(3)通信连接,以上传检测终端(1)检测到的能耗数据;所述数据集中端(2)内设置有控制模块(21)、天线(22)、均与控制模块(21)电连接的用于与云端服务器(3)通信的通信模块(23)、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模块(24)、用于数据交互的接口端;所述接口端包括通信接口(25)、电源接口(26)、输出接口(27),所述通信接口(25)包括三个接线端,其构成三孔插座结构;其中,一个接线端连接至通信模块(23),剩下两个接线端接地;所述天线(22)包括插接座、天线(22)本体以及包裹在天线(22)本体外侧的屏蔽层,所述插接座呈与通信接口(25)对应的三脚插头结构,且该插接座对应两个接地的接线端的与屏蔽层电连接,该插接座对应连接通信模块(23)的接线端与天线(22)本体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能耗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终端(1)包括采集终端(11)和用于接收数据集中端(2)存储的能耗数据的移动终端(12),所述采集终端(11)包括用于与数据集中端(2)通信的无线模块(14)、具有互感线圈的用于获取负载电流的夹头(15),所述无线模块(14)与夹头(15)连接,以获取夹头(15)实时检测到的负载电流并传输给数据集中端(2);所述数据集中端(2)实时发送负载电流以及对应的时刻信息给存储模块(24),并在存储模块(24)中对应存储;所述输出接口(27)与存储模块(24)连接,所述输出接口(27)具有协议转换电路,用于与移动终端(12)通讯,并传输存储模块(24)中的负载电流和对应的时刻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能耗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终端(11)还包括GPS模块(17),所述GPS模块(17)与无线模块(14)连接,以通过无线模块(14)发送GPS模块(17)获得的定位信息给数据集中端(2),并通过数据集中端(2)发送给云端服务器(3),所述云端服务器(3)根据接收到的定位信息和预设的设备位置范围比对,获得该位置信息对应的设备的编号并与同时接收到的负载电流进行对应存储;所述数据集中端(2)还将定位信息发送给存储模块(24),并对应负载电流和时刻信息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荃徐盛温积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图盛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温州科技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