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形零件端面加工的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2866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筒形零件端面加工的装夹装置,包括圆柱形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同心的环形凸台,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两个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内侧设有与待加工零件外壁匹配的贴合面,所述滑动块外侧转动连有导向螺杆,所述导向螺杆从所述环形凸台侧壁伸出,所述环形凸台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导向螺杆配合的螺纹通孔。该装置通过具有贴合面的两个以上的支撑块贴向待加工零件的外壁,并由导向螺杆带动支撑块沿底座端面的直径方向压紧工件,实现了对工件的稳定装夹,便于加工出待加工零件上端面的法向孔。

A clamping device for end face machining of cylindrical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筒形零件端面加工的装夹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是一种圆筒形零件端面加工的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航天器天线亦称空间飞行器,用于卫星、飞船、空间站和深孔探测器。在航天器上有用于侦测目标的雷达,雷达上用于反射信号的反射框架,如图1所示为天线上的某一个待加工零件6,包括壳体601,壳体601上端设有法向孔602,壳体601呈圆筒状,在对壳体601的上端面钻法向孔602时,需要将壳体601进行装夹,保持稳定,以此保证上端面的法向孔602的加工精度。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解决现有圆筒形零件在对端面孔进行加工时,需要对零件进行稳定装夹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圆筒形零件在对端面孔进行加工时,需要对零件进行稳定装夹的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圆筒形零件端面加工的装夹装置,该装置通过具有贴合面的两个以上的支撑块贴向待加工零件的外壁,并由导向螺杆带动支撑块沿底座端面的直径方向压紧工件,实现了对工件的稳定装夹,便于加工出待加工零件上端面的法向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筒形零件端面加工的装夹装置,包括圆柱形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同心的环形凸台,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两个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内侧设有与待加工零件外壁匹配的贴合面,所述滑动块外侧转动连有导向螺杆,所述导向螺杆从所述环形凸台侧壁伸出,所述环形凸台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导向螺杆配合的螺纹通孔。本技术圆筒形零件端面加工的装夹装置,设置底座安放工件,在底座上设置滑动块,滑动块外侧连接导向螺杆,导向螺杆与底座上的环形凸台侧壁上的螺纹通孔配合,通过转动导向螺杆可使导向螺杆伸入或伸出环形凸台,而导向螺杆与滑动块采用了转动连接,故而导向螺杆的直线运动能够带动滑动块贴紧待加工零件或对待加工零件进行放松,滑动块内侧设置成与待加工零件外壁匹配的贴合面,使得滑动块与零件贴合更加紧密,装夹状态更加稳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螺杆的轴线沿所述底座上端面的直径方向布置。将导向螺杆设置在底座上端面的直径方向上,在推动滑动块移动时,滑动块沿底座上端面的直径方向移动对工件外壁进行压紧,使工件装夹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偏移。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滑动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块在所述底座上的相对一侧布置。当滑动块的数量为两个时,需要将两个滑动块在底座上相对布置,即是说两个滑动块的导向螺杆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样有利于零件的装夹稳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凸台侧壁还设有若干个加强螺纹孔,每个加强螺纹孔中配设有一个沿底座上端面直径方向的加强螺杆。通过设置加强螺杆对滑动块在多个方向上进行施力,可以加强装置的稳定性,避免环形凸台和工件在单一位置上受力过大而造成损坏。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滑动块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加强螺杆位置对应的凹槽。在滑动块的外壁上设置凹槽,在加强螺杆对滑动块进行压紧时,便于加强螺杆对滑动块的施力稳定,不易出现打滑等不良现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螺杆和所述加强螺杆的外端均设置为六角法兰头。便于使用扳手等工具转动导向螺杆和加强螺杆,转动更加省力,提升装置的使用性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滑动块的外侧为同一直径的圆弧结构,所有所述滑动块组成一个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外侧为圆形,且内侧与待加工零件的外壁匹配。当滑动块的数量为多个时,所有的滑动块合围组成一个环形结构,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使滑动块从圆周各个方向上对工件进行施力,增强装夹的稳定性,而且多个滑动块可以同时制造,首先将圆环制造出,在进行分割便可以得到相应数量的滑动块,制造工艺非常简单。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具有贴合面的两个以上的支撑块贴向待加工零件的外壁,并由导向螺杆带动支撑块沿底座端面的直径方向压紧工件,实现了对工件的稳定装夹,便于加工出待加工零件上面的法向孔;2、当滑动块的数量为两个时,需要将两个滑动块在底座上相对布置,即是说两个滑动块的导向螺杆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样有利于零件的装夹稳定;3、通过设置加强螺杆对滑动块在多个方向上进行施力,可以加强装置的稳定性,避免环形凸台和工件在单一位置上受力过大而造成损坏;4、当滑动块的数量为多个时,所有的滑动合围组成一个环形结构,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使滑动块从圆周各个方向上对工件进行施力,增强装夹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待加工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圆筒形零件端面加工的装夹装置;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装夹待加工零件的工作状态图;图中标记:1-底座,101-环形凸台,1011-螺纹通孔,1012-加强螺纹孔,2-滑动块,201-贴合面,202-凹槽,3-导向螺杆,301-六角法兰头,4-轴承,5-加强螺杆,6-待加工零件,601-壳体,602-法向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技术圆筒形零件端面加工的装夹装置,包括圆柱形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同心的环形凸台101,所述底座1上设有至少两个滑动块2,所述滑动块2内侧设有与待加工零件6外壁匹配的贴合面201,所述滑动块2外侧转动连有导向螺杆3,所述导向螺杆3从所述环形凸台101侧壁伸出,所述环形凸台101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导向螺杆3配合的螺纹通孔1011。具体的,所述导向螺杆3的轴线沿所述底座1上端面的直径方向布置,将导向螺杆3设置在底座1上端面的直径方向上,在推动滑动块2移动时,滑动块2沿底座1上端面的直径方向移动对工件外壁进行压紧,使工件装夹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偏移;所述滑动块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块2在所述底座1上的相对一侧布置,当滑动块2的数量为两个时,需要将两个滑动块2在底座1上相对布置,即是说两个滑动块2的导向螺杆3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样有利于零件的装夹稳定。综上,本技术圆筒形零件端面加工的装夹装置,设置底座安放工件,在底座上设置滑动块,滑动块外侧连接导向螺杆,导向螺杆与底座上的环形凸台侧壁上的螺纹通孔配合,通过转动导向螺杆可使导向螺杆伸入或伸出环形凸台,而导向螺杆与滑动块采用了转动连接,故而导向螺杆的直线运动能够带动滑动块贴紧待加工零件或对待加工零件进行放松,滑动块内侧设置成与待加工零件外壁匹配的贴合面,使得滑动块与零件贴合更加紧密,装夹状态更加稳定。实施例2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环形凸台101侧壁还设有若干个加强螺纹孔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筒形零件端面加工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同心的环形凸台(101),所述底座(1)上设有至少两个滑动块(2),所述滑动块(2)内侧设有与待加工零件(6)外壁匹配的贴合面(201),所述滑动块(2)外侧转动连有导向螺杆(3),所述导向螺杆(3)从所述环形凸台(101)侧壁伸出,所述环形凸台(101)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导向螺杆(3)配合的螺纹通孔(10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筒形零件端面加工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同心的环形凸台(101),所述底座(1)上设有至少两个滑动块(2),所述滑动块(2)内侧设有与待加工零件(6)外壁匹配的贴合面(201),所述滑动块(2)外侧转动连有导向螺杆(3),所述导向螺杆(3)从所述环形凸台(101)侧壁伸出,所述环形凸台(101)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导向螺杆(3)配合的螺纹通孔(1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形零件端面加工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螺杆(3)的轴线沿所述底座(1)上端面的直径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筒形零件端面加工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块(2)在所述底座(1)上的相对一侧布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承和富山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