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氮燃烧
,特别涉及一种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燃烧器烟气再循环技术,将燃烧后的烟气抽回15-20%,掺入燃烧器的助燃新风中进行燃烧,来达到抑制NOx的生成。该技术降低锅炉(或其他炉窑)的出力和效率,NOx排放不稳定。同时由于回燃烟气温度高,安全性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该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能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具备节能环保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换热装置、第二换热装置、引风机、鼓风机、循环泵、气流管及液流管,第一换热装置包括第一塔体、第一喷淋装置及喷射器,第一塔体的顶部开设有烟气出口,第一塔体底部侧壁开设有烟气入口,烟气入口通过引风机及气流管与锅炉的排烟管连通,第一喷淋装置设置于第一塔体内且位于烟气入口以上,喷射器设置于第一塔体内且位于第一喷淋装置与烟气入口之间;第二换热装置包括第二塔体、第二喷淋装置及过热器,第二塔体的顶部开设有空气出口,空气出口通过气流管与锅炉上的燃烧器的助燃空气接口连通,第二塔体底部侧壁开设有空气入口,空气入口通过鼓风机与外界连通,第二喷淋装置设置于第二塔体内且位于空气入口以上,过热器设置于第二塔体内且位于第二喷淋装置及空气出口之间;第一塔体底部形成有第一储液池,第一储液池连接有液流管及循环泵,第一储液池内的循环介质通过液流管及循环泵分别注入过热器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装置(1)、第二换热装置(2)、引风机(3)、鼓风机(4)、循环泵(6)、气流管(7)及液流管(8),第一换热装置(1)包括第一塔体(11)、第一喷淋装置(12)及喷射器(13),第一塔体(11)的顶部开设有烟气出口(111),第一塔体(11)底部侧壁开设有烟气入口(112),烟气入口(112)通过引风机(3)及气流管(7)与锅炉的排烟管连通,第一喷淋装置(12)设置于第一塔体(11)内且位于烟气入口(112)以上,喷射器(13)设置于第一塔体(11)内且位于第一喷淋装置(12)与烟气入口(112)之间;/n第二换热装置(2)包括第二塔体(21)、第二喷淋装置(22)及过热器(23),第二塔体(21)的顶部开设有空气出口(211),空气出口(211)通过气流管(7)与锅炉上的燃烧器的助燃空气接口连通,第二塔体(21)底部侧壁开设有空气入口(212),空气入口(212)通过鼓风机(4)与外界连通,第二喷淋装置(22)设置于第二塔体(21)内且位于空气入口(212)以上,过热器(23)设置于第二塔体(21)内且位于第二喷淋装置(22)及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装置(1)、第二换热装置(2)、引风机(3)、鼓风机(4)、循环泵(6)、气流管(7)及液流管(8),第一换热装置(1)包括第一塔体(11)、第一喷淋装置(12)及喷射器(13),第一塔体(11)的顶部开设有烟气出口(111),第一塔体(11)底部侧壁开设有烟气入口(112),烟气入口(112)通过引风机(3)及气流管(7)与锅炉的排烟管连通,第一喷淋装置(12)设置于第一塔体(11)内且位于烟气入口(112)以上,喷射器(13)设置于第一塔体(11)内且位于第一喷淋装置(12)与烟气入口(112)之间;
第二换热装置(2)包括第二塔体(21)、第二喷淋装置(22)及过热器(23),第二塔体(21)的顶部开设有空气出口(211),空气出口(211)通过气流管(7)与锅炉上的燃烧器的助燃空气接口连通,第二塔体(21)底部侧壁开设有空气入口(212),空气入口(212)通过鼓风机(4)与外界连通,第二喷淋装置(22)设置于第二塔体(21)内且位于空气入口(212)以上,过热器(23)设置于第二塔体(21)内且位于第二喷淋装置(22)及空气出口(211)之间;
第一塔体(11)底部形成有第一储液池(110),第一储液池(110)连接有液流管(8)及循环泵(6),第一储液池(110)内的循环介质通过液流管(8)及循环泵(6)分别注入过热器(23)的进水口、第二喷淋装置(22)的进水口及喷射器(13)的进水口;
第二塔体(21)底部形成有第二储液池(210),第二储液池(210)通过液流管(8)及循环泵(6)与第一喷淋装置(12)的进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6)与过热器(23)之间连接的液流管(8)上设置有与引风机(3)输入端气流管(7)内的高温烟气进行换热的换热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机(3)与锅炉的排烟管连接的气流管(7)分成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与引风机(3)连通,另一条支路与烟气出口(111)处的气流管(7)连通,并设置有烟道阀门(71)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体(11)内位于喷射器(13)及烟气入口(112)之间设置有支撑架(113),支撑架(113)上设置有鲍尔环填料(1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体(21)内位于空气入口(212)与喷射器(13)的输出端气流管(7)之间置有支撑架(113),支撑架(113)上设置有鲍尔环填料(114)。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弋戈,王河奎,崔少龙,高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协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