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焕然专利>正文

液化气瓶湍流自喷安全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274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化气瓶湍流自喷安全节能装置。它主要包括装设在液化气瓶内的吸盘、吸管、弹簧及由内锥体、外锥套组成的湍流自喷气嘴头,在其内设有自下而上渐小呈圆锥体状气道,本装置保证了气体通道的下部面积大,而上部面积小,从而流速增加,在喷口顶部小孔处形成负压区,气瓶内残液在吸管中由于压力差而上升,达到残液完全燃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容易,安装、维修及使用方便,节能效果显著,安全性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液化气瓶湍流自喷安全节能装置。现有的液化气瓶节能装置为设置在瓶内的竖直吸管,其下端通至瓶底残液处,上端为喷口,残液气化后自上端喷口喷出,因其喷口大,上下压差小,仅能使少部分液化气残液被气化利用,最后仍积存大量残液得不到气化利用,节能效果不明显,还需对气瓶内积存残液作处理。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采用湍流自喷节能装置,使气体完全流经本装置,通过改变通流面积使流速增加,在喷口顶部小孔处形成负压区,并在该小孔处形成湍流,从而达到使残液全部气化取得显著节能效果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吸盘、吸管以及弹簧及含有内锥体、外锥套的湍流自喷气咀头,其中边沿为齿形的杯状吸盘倒置在气瓶底中心处,在吸盘上顶处竖直设置有吸管,吸管的外管壁处套设有弹簧,其下端座固在吸盘上顶面处,其上端顶卡在吸管外壁上的限位栓处,在吸管的上端处固定设置有湍流自喷气咀头,湍流自喷气咀头的内锥体的上部呈圆锥体状,其中心处设置有贯穿圆锥体上下的轴向小孔,其下口经吸管与瓶底残液相连通,其下部为直径大于其锥底并与其连为一体的圆柱体,在圆锥体外侧处的圆柱体上设有竖直气道,外锥套设于内锥体外侧,在内锥体上部的圆锥状外壁与相对应的外锥套间构成自下而上渐小呈圆锥体状气道,其气道上口呈环状喷口,其气道下口与圆柱体的竖直气道上口相连通,内锥体下部圆柱体的外壁与相对应的外锥套相匹配。本技术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优点主要有1、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加工制作容易,安装、维修及使用方便;2、节能效果显著,气瓶内的液化气残液通过本装置即可完全处理掉,从而使残液获得有效的利用,既简化了工序,又增加了气源,还有效地保证了使用的安全。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液化气瓶湍流自喷安全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的实施例,本技术利用气流通流面积与流速成反比的原理,使设计的湍流自喷节能装置将气瓶液化气与灶前液化气完全隔开,使气咀头的气道截面积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实现气流流速随截面积减小而逐渐增大。在设计中将湍流自喷气咀头顶部的环状喷口截面积仅为气道底截面积的若干分之一,并在喷口顶部小孔处形成局部负压区,在环状喷口处形成气体湍流。本实施例包括吸盘1、吸管2以及弹簧3及含有内锥体4、外锥套5的湍流自喷气咀头,其中边沿为齿形的杯状吸盘1倒置在气瓶瓶底中心处,在吸盘1上顶处竖直设置有吸管2,在吸管2的外管壁处套设有弹簧3,其下端座固在吸盘1上顶面处,其上端顶卡在吸管2外壁上的限位栓处,在吸管2的上端处固定设置有湍流自喷气咀头,湍流自喷气咀头的内锥体的上部呈圆锥体状,其中心处设置有贯穿圆锥体上下的轴向小孔,其下口经吸管2与瓶底残液相连通,其下部为直径大于其锥底并与其连为一体的圆柱体,在圆锥体的外侧处的圆柱体上设置有竖直气道,外锥套5套设于内锥体4外侧,在内锥体4上部的圆锥状外壁与相对应的外锥套间构成自下而上渐小呈圆锥体气道,其气道上口呈环状喷口,其气道下口与圆柱体的竖直气道上口相连通,圆锥体状气道下口为其气道上口的八倍,由于截面积自下而上变小,流速增加,在气道上口(喷口顶部)小孔处为负压区并形成气体湍流,内锥体4下部圆柱体的外壁与相对应的外锥套5相匹配。气瓶内的残液在吸管2中由于压力差而上升,在喷口处残液被撕成雾状,从而达到残液完全燃烧的目的。本装置经实验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装置在组装后用专用检验工具检验并调整其残液喷出效果,使其能定性定量地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及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吸盘(1)、吸管(2)的液化气瓶湍流自喷安全节能装置,其特征为还包括弹簧(3)及含有内锥体(4)、外锥套(5)的湍流自喷气咀头,其中边沿为齿形的杯状吸盘1倒置在气瓶瓶底中心处,在吸盘(1)上顶处竖直设置有吸管(2),在吸管(2)的外管壁处套设有弹簧(3),其下端座固在吸盘(1)上顶面处,其上端顶卡在吸管(2)外壁上的限位栓处,在吸管(2)的上端处固定设置有湍流自喷气咀头,湍流自喷气咀头的内锥体的上部呈圆锥体状,其中心处设置有贯穿圆锥体上下的轴向小孔,其下口经吸管(2)与瓶底残液相连通,其下部为直径大于其锥底并与其连为一体的圆柱体,在圆锥体的外侧处的圆柱体上设置有竖直气道,外锥套(5)套设于内锥体(4)外侧,在内锥体(4)上部的圆锥状外壁与相对应的外锥套间构成自下而上渐小呈圆锥体气道,其气道上口呈环状喷口,其气道下口与圆柱体的竖直气道上口相连通,内锥体(4)下部圆柱体的外壁与相对应的外锥套(5)相匹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液化气瓶湍流自喷安全节能装置。它主要包括装设在液化气瓶内的吸盘、吸管、弹簧及由内锥体、外锥套组成的湍流自喷气嘴头,在其内设有自下而上渐小呈圆锥体状气道,本装置保证了气体通道的下部面积大,而上部面积小,从而流速增加,在喷口顶部小孔处形成负压区,气瓶内残液在吸管中由于压力差而上升,达到残液完全燃烧。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容易,安装、维修及使用方便,节能效果显著,安全性好。文档编号F17C7/04GK2326876SQ9820884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吴焕然 申请人:吴焕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吸盘(1)、吸管(2)的液化气瓶湍流自喷安全节能装置,其特征为:还包括弹簧(3)及含有内锥体(4)、外锥套(5)的湍流自喷气咀头,其中边沿为齿形的杯状吸盘1倒置在气瓶瓶底中心处,在吸盘(1)上顶处竖直设置有吸管(2),在吸管(2)的外管壁处套设有弹簧(3),其下端座固在吸盘(1)上顶面处,其上端顶卡在吸管(2)外壁上的限位栓处,在吸管(2)的上端处固定设置有湍流自喷气咀头,湍流自喷气咀头的内锥体的上部呈圆锥体状,其中心处设置有贯穿圆锥体上下的轴向小孔,其下口经吸管(2)与瓶底残液相连通,其下部为直径大于其锥底并与其连为一体的圆柱体,在圆锥体的外侧处的圆柱体上设置有竖直气道,外锥套(5)套设于内锥体(4)外侧,在内锥体(4)上部的圆锥状外壁与相对应的外锥套间构成自下而上渐小呈圆锥体气道,其气道上口呈环状喷口,其气道下口与圆柱体的竖直气道上口相连通,内锥体(4)下部圆柱体的外壁与相对应的外锥套(5)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焕然
申请(专利权)人:吴焕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