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管可调支架及预应力管的支撑及固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2624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管可调支架及预应力管的支撑及固定方法,包括交叉连接且能够调节长度的两根扁钢横梁,每根扁钢横梁的两端均设置预应力管固定装置,相邻两根预应力管连接的扁钢之间设置固定钢筋;每根扁钢横梁上均匀设置若干滑动孔洞。增加一种固定支架,即可增加多根预应力管的牢固性,并能够因预应力管位置不同而进行灵活调节。保证箱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管道的完整性及准确性。该方案的固定支架可调节长度和角度,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场合,方便调节规格,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方便了施工过程中多种预应力管的固定。

A kind of adjustable support of prestressed pipe and the support and fixing method of prestressed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管可调支架及预应力管的支撑及固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管的固定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管可调支架及预应力管的支撑及固定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的发展,桥梁工程项目近年来逐渐增多,尤其是大型箱梁施工技术日渐成熟,后张法张拉是箱梁施工技术中的一种,但采用后张法施工,预埋预应力管往往会出现移位或张拉管损坏的现象,影响后续张拉施工,现有技术中,预应力管的固定一般采用后张法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虽然成熟,但是容易造成预应力管移位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应力管可调支架及预应力管的支撑及固定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应力管容易移位和张拉管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管可调支架,包括交叉连接且能够调节长度的两根扁钢横梁,每根扁钢横梁的两端均设置预应力管固定装置,相邻两根预应力管连接的扁钢之间设置固定钢筋;每根扁钢横梁上均匀设置若干滑动孔洞。每根扁钢横梁包括两段滑动扁钢,中间用扁钢连接件进行连接,扁钢连接件上具有等间距的圆孔。两根扁钢连接件之间采用螺栓穿过圆孔进行连接,扁钢连接件与扁钢横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预应力管固定装置包括焊接在扁钢横梁端部的U型钢筋,以及焊接在U型钢筋开口处的限位钢筋。一种预应力管的支撑及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准备两根扁钢,在扁钢上等间距开设U型孔,扁钢的端部焊接U型钢筋,制作成扁钢横梁;步骤2、根据预应力管的位置,调节扁钢横梁的长度,将两根扁钢横梁交叉设置,调节两根扁钢横梁之间的角度,并将两根扁钢横梁在交叉点进行固定;步骤3、将扁钢横梁上的U型钢筋支撑住预应力管,在U型钢筋开口处焊接横向钢筋,固定住预应力管;步骤4、在两根扁钢横梁交叉后形成的四个区域内均焊接固定钢筋。每根扁钢横梁包括两个端部的滑动扁钢和中间的扁钢连接件,扁钢连接件上沿中心向两端开设等间距的若干圆孔,滑动扁钢和扁钢连接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两根扁钢连接件在中心圆孔处用螺栓连接。步骤1中滑动扁钢的制作方法如下:首先,沿扁钢的任一端连续开设矩形孔,然后,在矩形孔的两端沿长度方向上各开一个半圆孔,最后,在扁钢的另一端焊接开口朝外的U型钢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增加一种固定支架,增加多根预应力管的牢固性,并能够因预应力管位置不同而进行灵活调节。2、研究了一种预应力管道可调支架支撑及固定方法,保证箱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管道的完整性及准确性。3、该方案的固定支架可调节长度和角度,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场合,方便调节规格,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方便了施工过程中多种预应力管的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扁钢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滑动扁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扁钢连接件十字型交叉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横向支架支撑预应力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预应力管可调支架的应用示意图。其中,图中的标识为:1-滑动扁钢;2-扁钢连接件;3-滑动孔洞;4-圆孔;5-U型钢筋;6-固定螺栓;7-限位钢筋;8-固定钢筋;9-预应力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为保证预应力管道固定牢固可靠,特研究了一种预应力管道可调支架支撑及固定方法,保证箱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管道的完整性及准确性。该方案的可调支架主要用于采用后张法施工的所有桥梁工程。一种预应力管可调支架,包括交叉连接且能够调节长度的两根扁钢横梁,每根扁钢横梁的两端均设置预应力管固定装置,相邻两根预应力管连接的扁钢之间设置固定钢筋;每根扁钢横梁上均匀设置若干滑动孔洞。具体实施例一,一种预应力管可调支架,包括交叉连接且能够调节长度的两根扁钢横梁,每根扁钢横梁的两端均设置预应力管固定装置,相邻两根预应力管9连接的扁钢之间设置固定钢筋7;每根扁钢横梁上均匀设置若干滑动孔洞3。该实施例的每根扁钢横梁均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两部分,两部分之间可调节相对连接位置,进而根据预应力管的位置调节到合适的长度。具体实施例二,如图1至图5所示:每根扁钢横梁包括两段滑动扁钢1,中间用扁钢连接件2进行连接,扁钢连接件上具有等间距的圆孔4。该实施例的扁钢横梁,首先将两段滑动扁钢与扁钢连接件初步连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操作。滑动扁钢上开设U型孔,为了在连接固定好该装置后,根据现场情况对扁钢横梁的长度做出微调,进一步使预应力管的支撑固定更加牢固。两根扁钢连接件之间采用螺栓穿过圆孔进行连接,扁钢连接件与扁钢横梁之间通过螺栓6连接。预应力管固定装置包括焊接在扁钢横梁端部的U型钢筋5,以及焊接在U型钢筋5开口处的限位钢筋7。该实施例的连接固定装置均选择螺栓固定,采用螺栓固定可以随时根据现场施工调节支架的长度、宽度以及角度,方便了不同场合的应用兼容性。在一些固定的场合,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比如焊接等,只要能够实现对预应力管的有效支撑和固定均可,不限于所述的连接方式。一种预应力管的支撑及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准备两根扁钢,在扁钢上等间距开设U型孔,扁钢的端部焊接U型钢筋,制作成扁钢横梁;步骤2、根据预应力管的位置,调节扁钢横梁的长度,将两根扁钢横梁交叉设置,调节两根扁钢横梁之间的角度,并将两根扁钢横梁在交叉点进行固定;步骤3、将扁钢横梁上的U型钢筋支撑住预应力管,在U型钢筋开口处焊接横向钢筋,固定住预应力管;步骤4、在两根扁钢横梁交叉后形成的四个区域内均焊接固定钢筋。每根扁钢横梁包括两个端部的滑动扁钢和中间的扁钢连接件,扁钢连接件上沿中心向两端开设等间距的若干圆孔,滑动扁钢和扁钢连接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两根扁钢连接件在中心圆孔处用螺栓连接。步骤1中滑动扁钢的制作方法如下:首先,沿扁钢的任一端连续开设矩形孔,然后,在矩形孔的两端沿长度方向上各开一个半圆孔,最后,在扁钢的另一端焊接开口朝外的U型钢筋。具体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以4根预应力管为基础对该方案进行说明。准备2根10cm×1cm×0.3cm(长×宽×厚)扁钢,在扁钢上沿中心向两侧连续开直径0.5cm圆孔,相邻圆孔圆心距离为0.8cm,制作扁钢连接件,见附图1。准备2根10cm×1cm×0.3cm(长×宽×厚)扁钢,在扁钢一侧0.55cm连续开0.5cm长、0.5cm宽矩形孔,矩形孔两侧再沿长度方向上各开一个直径0.5cm的半圆孔,并在另一侧焊接U形钢筋,制作滑动扁钢,详见附图2。将两根扁钢连接件在中心圆孔处用螺栓连接,根据预应力管的位置灵活调整角度,见附图3。根据预应力管的位置将滑动扁钢与扁钢连接件用螺栓固定,见附图4。滑动扁钢上U形钢筋与预应力管支撑牢固后,在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管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连接且能够调节长度的两根扁钢横梁,每根扁钢横梁的两端均设置预应力管固定装置,相邻两根预应力管连接的扁钢之间设置固定钢筋;每根扁钢横梁上均匀设置若干滑动孔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管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连接且能够调节长度的两根扁钢横梁,每根扁钢横梁的两端均设置预应力管固定装置,相邻两根预应力管连接的扁钢之间设置固定钢筋;每根扁钢横梁上均匀设置若干滑动孔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管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每根扁钢横梁包括两段滑动扁钢,中间用扁钢连接件进行连接,扁钢连接件上具有等间距的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管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两根扁钢连接件之间采用螺栓穿过圆孔进行连接,扁钢连接件与扁钢横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预应力管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预应力管固定装置包括焊接在扁钢横梁端部的U型钢筋,以及焊接在U型钢筋开口处的限位钢筋。


5.一种预应力管的支撑及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两根扁钢,在扁钢上等间距开设U型孔,扁钢的端部焊接U型钢筋,制作成扁钢横梁;
步骤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浩尚修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