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型材的热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54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型材的热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氧化物处理:将铝板的表面进行氧化物处理;B、热处理:将铝合金型材在550℃‑580℃温度下处理5h‑10h,并采用设备将加热后的铝材进行挤压,将挤压完成的型材采用冷水降温后干燥处理;C、将步骤B中挤压得到的型材采用500℃‑550℃的温度下加热8h‑9h,充入保护气体;D、将步骤D加热塑型后的铝合金材料降温至60℃‑80℃后,在60℃‑80℃的环境下保持2h‑3h;E、将加工后的铝板的表面进行镀锌,完成铝材的热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加工工序简单,对铝板的加工效果好,铝板的整体强度大,铝板的耐氧化性更好。

Hot working process of aluminum alloy prof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型材的热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扣板表面加工工艺
,具体为一种铝合金型材的热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目前铝合金是应用最多的合金。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一些铝合金可以采用热处理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硬铝合金属AI—Cu—Mg系,一般含有少量的Mn,可热处理强化.其特点是硬度大,但塑性较差。超硬铝属Al一Cu—Mg—Zn系,可热处理强化,是室温下强度最高的铝合金,但耐腐蚀性差,高温软化快。锻铝合金主要是Al—Zn—Mg—Si系合金,虽然加入元素种类多,但是含量少,因而具有优良的热塑性,适宜锻造,故又称锻造铝合金。铝和铝合金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熔炼。常使用的是无芯感应炉和槽式感应炉、坩埚炉和反射式平炉(使用天然气或燃料油燃烧)以及电阻炉和电热辐射炉。炉料种类广泛,从高质量的预合金化铸锭一直到专门由低等级废料构成的炉料都可以使用。然而,即使在最适宜熔炼浇注的条件下,熔化的铝也易受三种类型的不良影响:在高温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氢气的吸附导致溶解在熔液中氢气的增加。在高温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熔液发生氧化。合金元素的丧失。目前,铝合金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铝材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也会被氧化腐蚀,现在很多厂家会对铝合金材料的表面进行处理,使铝材的耐腐蚀性与抗氧化性都变得更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扣板表面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型材的热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氧化物处理:将铝板的表面进行氧化物处理;B、热处理:将铝合金型材在550℃-580℃温度下处理5h-10h,并采用设备将加热后的铝材进行挤压,将挤压完成的型材采用冷水降温后干燥处理;C、将步骤B中挤压得到的型材采用500℃-550℃的温度下加热1h-2h,充入保护气体;D、将步骤D加热塑型后的铝合金材料降温至60℃-80℃后,在60℃-80℃的环境下保持2h-3h;E、将加工后的铝板的表面进行镀锌,完成铝材的热加工。优选的,所述根据步骤Aa、先将铝板放置在10%-15%的酸溶液中浸泡20-25min;b、取出板子后采用清水清洗,再采用烘干机将铝板在60℃-70℃的温度下烘干;c、再采用抛光机将铝材的两侧表面先进行粗抛光,再采用细砂轮进行细抛光。优选的,所述根据步骤B将铝板放置在液化气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铝板折叠后采用辊轴挤压设备进行3-4次挤压,每一次挤压的时候挤压辊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0.5mm。优选的,所述根据步骤C将铝板送至电加热炉中加热至600℃,并在炉内充入氦气,氦气的浓度为15%-18%。优选的,所述根据步骤D采用水冷降温,将铝板水冷降温至60℃-80℃后,再将铝板放置在电加热炉中在60℃-80℃的温度下保持2h-3h,充入15%-18%浓度的氦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铝板进行加热的时候充入15%-18%浓度的氦气,使铝板在高温的环境下,铝材表面更加稳定;(2)将加热后的铝板折叠后采用辊轴挤压设备进行3-4次挤压,每一次挤压的时候挤压辊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0.5mm,再将铝板送至电加热炉中加热至600℃,使挤压后的铝板之间能够充分的融合,从而使铝板整体的强度变大;(3)水冷降温的成本低,同时水冷降温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更加环保;(4)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加工工序简单,对铝板的加工效果好,铝板的整体强度大,铝板的耐氧化性更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型材的热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氧化物处理:将铝板的表面进行氧化物处理;B、热处理:将铝合金型材在550℃-580℃温度下处理5h-10h,并采用设备将加热后的铝材进行挤压,将挤压完成的型材采用冷水降温后干燥处理;C、将步骤B中挤压得到的型材采用500℃-550℃的温度下加热1h-2h,充入保护气体;D、将步骤D加热塑型后的铝合金材料降温至60℃-80℃后,在60℃-80℃的环境下保持2h-3h;E、将加工后的铝板的表面进行镀锌,完成铝材的热加工。在对铝板进行热加工处理的时候,先将铝板放置在10%-15%的酸溶液中浸泡20-25min,取出板子后采用清水清洗,再采用烘干机将铝板在60℃-70℃的温度下烘干,再采用抛光机将铝材的两侧表面先进行粗抛光,再采用细砂轮进行细抛光。B铝合金型材采用液化气加热炉进行加热,铝合金材料在550℃-580℃温度下进行加热处理5h-10h,将加热后的铝板折叠后采用辊轴挤压设备进行3-4次挤压,每一次挤压的时候挤压辊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0.5mm,将挤压完成的型材采用冷水降温后干燥处理,水冷降温的成本低,同时水冷降温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更加环保。再将铝板送至电加热炉中加热至600℃,并在炉内充入氦气,氦气的浓度为15%-18%,采用水冷降温,将铝板水冷降温至60℃-80℃后,再将铝板放置在电加热炉中在60℃-80℃的温度下保持2h-3h,充入15%-18%浓度的氦气,氦气使铝板在高温的环境下,铝材表面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加工工序简单,对铝板的加工效果好,铝板的整体强度大,铝板的耐氧化性更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铝板进行加热的时候充入15%-18%浓度的氦气,使铝板在高温的环境下,铝材表面更加稳定;(2)将加热后的铝板折叠后采用辊轴挤压设备进行3-4次挤压,每一次挤压的时候挤压辊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0.5mm,再将铝板送至电加热炉中加热至600℃,使挤压后的铝板之间能够充分的融合,从而使铝板整体的强度变大;(3)水冷降温的成本低,同时水冷降温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更加环保;(4)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加工工序简单,对铝板的加工效果好,铝板的整体强度大,铝板的耐氧化性更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型材的热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氧化物处理:将铝板的表面进行氧化物处理;/nB、热处理:将铝合金型材在550℃-580℃温度下处理5h-10h,并采用设备将加热后的铝材进行挤压,将挤压完成的型材采用冷水降温后干燥处理;/nC、将步骤B中挤压得到的型材采用500℃-550℃的温度下加热1h-2h,充入保护气体;/nD、将步骤D加热塑型后的铝合金材料降温至60℃-80℃后,在60℃-80℃的环境下保持2h-3h;/nE、将加工后的铝板的表面进行镀锌,完成铝材的热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型材的热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氧化物处理:将铝板的表面进行氧化物处理;
B、热处理:将铝合金型材在550℃-580℃温度下处理5h-10h,并采用设备将加热后的铝材进行挤压,将挤压完成的型材采用冷水降温后干燥处理;
C、将步骤B中挤压得到的型材采用500℃-550℃的温度下加热1h-2h,充入保护气体;
D、将步骤D加热塑型后的铝合金材料降温至60℃-80℃后,在60℃-80℃的环境下保持2h-3h;
E、将加工后的铝板的表面进行镀锌,完成铝材的热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型材的热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步骤A
a、先将铝板放置在10%-15%的酸溶液中浸泡20-25min;
b、取出板子后采用清水清洗,再采用烘干机将铝板在60℃-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小雨莫青龙王书涛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博茂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