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猕猴桃对溃疡病抗性的鉴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栽培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猕猴桃对溃疡病抗性的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kiwifruitbacterialcanker)是一种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种(Pseudomonassyringaepv.actinidiae,Psa)引起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发展。其发生范围广、传播快、致病性强、防治难度大,可在短期内造成大面积树体死亡,已被列为我国森林植物检疫性病害。该病于1989年在日本静冈首次发现并鉴定其病原物,目前已在美国、日本、法国,新西兰,韩国、伊朗、意大利、葡萄牙及智利等国,及我国陕西、安徽、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河南和河北等省市发生,给世界猕猴桃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自2008年以来,猕猴桃溃疡病突然在新西兰、意大利、中国、智利等猕猴桃主要生产大国大规模爆发,主要为害‘Hort16A’、‘红阳’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品种。以新西兰为例,2010年11月出现严重危害,截至2013年2月20日,已有2073个猕猴桃园确认感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猕猴桃对溃疡病抗性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制备接菌器官/n在春季时将猕猴桃不同种类品种一年生嫁接苗进行盆栽,当新梢生长至3-6个月时,选择完全木质化的新梢节间作为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接种器官,每个新梢节选定3-5个接种点/n步骤2、菌株活化定量/n菌株活化:将猕猴桃溃疡病菌的菌株置于-80℃冰箱长久保存,接种前取出部分-80℃保存的菌种,置于液体KB培养基中,25℃活化48小时,获得活化后的菌液,然后取部分活化后的菌液接种于固体KB培养基斜面,25℃培养,48小时,4℃保存,获得准备液;其余活化后的菌液加入甘油置于-80℃留作备份/n菌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猕猴桃对溃疡病抗性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接菌器官
在春季时将猕猴桃不同种类品种一年生嫁接苗进行盆栽,当新梢生长至3-6个月时,选择完全木质化的新梢节间作为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接种器官,每个新梢节选定3-5个接种点
步骤2、菌株活化定量
菌株活化:将猕猴桃溃疡病菌的菌株置于-80℃冰箱长久保存,接种前取出部分-80℃保存的菌种,置于液体KB培养基中,25℃活化48小时,获得活化后的菌液,然后取部分活化后的菌液接种于固体KB培养基斜面,25℃培养,48小时,4℃保存,获得准备液;其余活化后的菌液加入甘油置于-80℃留作备份
菌株定量:调整准备液的浓度至108CFU/mL,获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立武,叶振风,贾兵,何道秋,衡伟,刘莉,刘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