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小麦根腐病感染的接种助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917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小麦根腐病感染的接种助剂,包括以下含量的原料:小麦叶片粉1‑50 wt%;纤维素酶0.01‑0.2 wt%;木质素酶0.01‑0.1 wt%;微晶蜡1‑5 wt%;表面活性剂0.05‑0.5 wt%;润滑剂0.25‑1 wt%;粘结剂1‑5 wt%;填充剂补至10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种助剂有利于小麦根腐病病原菌的侵染发病率,使用时不需要加水,防止其他非病害因素引起的小麦减产,还能够避免接种菌剂的脱落和接种不均匀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接种助剂与菌种混合成的接种菌剂后能够低温保藏,对病原菌活力影响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接种助剂适用于小麦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筛选和鉴定工作中,有利于减少工作量。

A inoculating agent for promoting the infection of wheat root r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小麦根腐病感染的接种助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领域,涉及一种促进小麦根腐病感染的接种助剂。
技术介绍
小麦根腐病(wheatrootrot)又称根腐叶斑病或黑胚病,是由多种寄生菌和腐生菌如长蠕孢菌、镰刀菌等引起,可在小麦的全生育期内发病,可以危害小麦根茎部,引起根腐,也可以危害小麦的叶部,引起叶斑,亦能危害小麦籽粒,引起黑胚。根腐病分布极广、小麦种植国家均有发生,属于全世界性病害。中国主要发生在东北、西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区,近年来不断扩大,广东、福建麦区也有发现。近年来,由于秸秆还田等原因,小麦根腐病在黄淮麦区的发生逐年加重。调查结果表明,小麦根腐病一般病田发病率为1%-5%,较重病田发病率在10%左右,且种子带菌率较高。小麦根腐病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一般减产10%-30%,严重地块减产30%-70%。因此,小麦根腐病已经成为小麦生产上的重要问题。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根腐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国内外对麦类品种抗根腐病的研究共同表明,生产上推广的瞎买品种大部分表现为感病或高感,只有少量属于抗病品种,高抗品种很少。因此,筛选和鉴定小麦品种的抗性成为小麦育种中的重要问题。目前,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小麦根腐病的优势病原为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sorokiniana)。常用的接种方式为苗期穿刺接种或小麦扬花期喷施菌悬液3-4次。穿刺接种的接种率虽高,但是无法模拟小麦在实际生产中的抗性,仅适合于室内研究;而且对病级的评价差异也较大。小麦扬花期时间短,只有3-4天,反复喷施菌悬液,容易造成湿度过大,花粉粒吸水过多膨胀破裂,影响受精,导致减产,影响对抗性判断。而且小麦叶片等部位表面具有蜡质层或茸毛,有较强的拒水作用,使得菌悬液聚集滚落;孢子悬浮液在实际使用时,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沉降,这都会造成接种效果差或接种不均匀,影响发病情况的统计。因此,开发一种促进小麦根腐病发病的接种助剂对筛选和鉴定小麦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小麦根腐病接种不均匀、发病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促进小麦根腐病感染的接种助剂,能够增强人工接种小麦根腐病的接种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促进小麦根腐病感染的接种助剂,包括以下含量的原料:。所述小麦叶片为苗期小麦叶片。所述纤维素酶活性不小于1U/mg;所述木质素酶活性不小于0.1U/mg。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为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填充剂选自滑石粉、高岭土、云母粉、白炭黑、淀粉或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滑石粉和二氧化钛的组合。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镁或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结剂选自糖粉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糖选自葡萄糖和/或蔗糖。所述聚乙二醇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2000。优选的,上述促进小麦根腐病感染的接种助剂,包括以下含量的原料:。所述接种助剂的细度为200-250目。作为优选,上述接种助剂还包含着色剂;着色剂的含量为0.001-0.1wt%。上述接种助剂可以采用将原料直接混合的方式制备获得;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小麦叶片粉、纤维素酶、木质素酶混合均匀后加入少量润滑剂混合成粉料1;(2)将微晶蜡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少量润滑剂混合成粉料2;(3)将其余原料混合均匀后,加入粉料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粉料1,混合后获得接种助剂。一种上述接种助剂在接种小麦根腐病中的应用。具体的,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小麦根腐病接种发酵液,发酵培养获得小麦根腐病发酵液;(2)冻干获得小麦根腐病冻干粉;(3)将小麦根腐病冻干粉和接种助剂按照质量比1:20-1000混合均匀,获得接种菌剂;(4)将接种菌剂于小麦扬花期喷粉接种。步骤(3)中,小麦根腐病冻干粉和接种助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100-500。本专利技术的协同机理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接种助剂中含有微晶蜡和表面活性剂,能够帮助溶解小麦叶片表面蜡质,辅助酶在叶片表面形成侵入口,而且选用的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对菌种的毒性小,不会影响活性;接种助剂中的小麦叶片成分和糖类能够提供营养,有助于提高小麦根腐病孢子萌发率,也能够与酶解成分共同刺激孢子萌发和芽管的伸长和在宿主表面的固着;接种助剂中的二氧化钛能够提高小麦根腐病的活力;接种助剂中的粘结剂能够吸湿促进孢子萌发,还能够增强接种助剂的粘附性,防止脱落;另外,固体粉状的接种助剂不需要加水使用,有效避免了接种菌剂的脱落和接种不均匀的情况,一般仅需接种一次;本专利技术的接种助剂制备的接种菌剂可以低温保藏,对活力影响较小。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种助剂有利于小麦根腐病病原菌的侵染发病率,使用时不需要加水,防止其他非病害因素引起的小麦减产,还能够避免接种菌剂的脱落和接种不均匀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接种助剂与菌种混合成的接种菌剂后能够低温保藏,对病原菌活力影响小。本专利技术的接种助剂适用于小麦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筛选和鉴定工作中,有利于减少工作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菌种的制备取出保存于4℃冰箱中的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sorokiniana)菌接种于PDA平板上,28℃恒温培养箱中黑暗培养5d后,用5mm打孔器打取菌块,无菌条件下接种于PDB培养液中。每瓶培养液(100mL/瓶)接种5块菌块,共接种20瓶,置于28℃恒温摇床培养7d,无菌过滤,将菌丝球冻干备用。实施例2接种助剂组分优选接种助剂的制备称取3U/mg纤维素酶0.10g和0.1U/mg木质素酶0.05g,在按照表1中的原料加入不同的组分或含量,再加入滑石粉补足至100g,获得不同的接种助剂,然后再加入实施例1中的菌粉1.00g,获得接种菌剂。表1接种助剂组成。室内接种的发病率和病情发展统计将小麦种子净选,分别称取5g种子,撒播于每个种植盆内,培养至分蘖期前。将根据表1组成的接种菌剂喷粉接种主茎叶龄5叶1心的小麦幼苗(品种:济南15),以1.00g菌粉+99.00g滑石粉为对照,每盆接种接种菌剂1g,10盆为一重复,每处理重复3次。接种后置于人工气候室培养,25℃下,光照8h黑暗16h,相对湿度75%±5%。统计接种至开始发病需要的时间和开始发病后5天时的病情指数,Ducan’s新复极差法分析与对照相比,不同组分和含量对发病时间和病情发展的影响。按照下式计算发病率:发病率(%)=发病植株数量/总接种植株数量×100%;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分级: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茎基部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茎基部6%-10%;5级:病斑面积占茎基部11%-20%;...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小麦根腐病感染的接种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含量的原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小麦根腐病感染的接种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含量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种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酶活性不小于1U/mg;所述木质素酶活性不小于0.1U/mg;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所述填充剂选自滑石粉、高岭土、云母粉、白炭黑、淀粉或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镁或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粘结剂选自糖粉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种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为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粉和二氧化钛的组合;
所述糖选自葡萄糖和/或蔗糖;
所述聚乙二醇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2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种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含量的原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种助剂,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着色剂;着色剂的含量为0.001-0.1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汉凤蒲艳艳李娜娜田汝美李照君宫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