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停航改装的闭式脱硫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2276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停航改装的闭式脱硫塔系统,包括脱硫塔塔体和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底部通过弯管连通在脱硫塔塔体的下部,所述文丘里管内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数个进气喷淋管,所述脱硫塔塔体内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数个脱硫喷淋管,排气口上设置有废气检测装置,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有循环柜,所述循环柜内设置有加碱装置及PH密度检测仪,所述循环柜通过补水泵与船舶的海水总管相通,通过管路分别与废水处理单元和循环泵相连,所述循环泵分别与进气喷淋管和脱硫喷淋管相连通,所述废水处理单元一端连通油渣仓,另一端连接至船舶的排弦外口,所述排弦外口与废水处理单元之间设置有水检测装置,所述水检测装置和气体检测装置与外部的控制系统连接。

A closed desulfurization tower system refitted without stopping navig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停航改装的闭式脱硫塔系统
本技术属于船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停航改装的闭式脱硫塔系统。
技术介绍
远洋船舶都是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装置,由于柴油机染燃用的重油中含有单质硫,故这就造成船舶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如果不经适当处理而直接排放大气中时,会因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而表现出酸性,造成大气污染,甚至形成酸雨,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废气排放前需要进行脱硫处理。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船舶上安装由多个相互配合的分散布置的辅助设备连接而成的脱硫洗涤装置对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目前的船坞需要提前预定及数量有限,且船坞无法满足所有船只同时改造,同时船只离开船坞无法实现海水洗涤废气的改装;同时现有的改装要求的时间均比较长,严重的影响了船舶的商业利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不停航改装的闭式脱硫塔系统,无需对船舶底部改造,通过极小尺寸的管路与海水总管和排弦外口的连接,集装式设备快速安装,无需船坞,无需停航,降低改造难度,提升了改造效率。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停航改装的闭式脱硫塔系统,包括脱硫塔塔体和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底部通过弯管连通在脱硫塔塔体的下部,所述文丘里管内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数个进气喷淋管,所述脱硫塔塔体内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数个脱硫喷淋管,排气口上设置有废气检测装置,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有循环柜,所述循环柜内设置有加碱装置及PH密度检测仪,所述循环柜通过补水泵与船舶的海水总管相通,通过管路分别与废水处理单元和循环泵相连,所述循环泵分别与进气喷淋管和脱硫喷淋管相连通,所述废水处理单元一端连通油渣仓,另一端连接至船舶的排弦外口,所述排弦外口与废水处理单元之间设置有水检测装置,所述水检测装置和气体检测装置与外部的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循环柜和循环泵之间设置有静态混合器。所述补水管路上设置有过滤网。。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技术无需对船舶底部改造,集装式设备快速安装,通过极小尺寸的管路与海水总管和排弦外口的连接,无需船坞,无需停航,降低改造难度,提升了改造效率。2.本技术利用静态混合器有效的降低了设备的腐蚀风险,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不停航改装的闭式脱硫塔系统,包括脱硫塔本体2和位于脱硫塔侧面的文丘里管1,文丘里管1底部与脱硫塔本体2相连通,形成类似U字形结构,废气通过文丘里管1顶部排入,随着气流推动并通过文丘里管1底部进入脱硫塔本体2内,脱硫塔本体2内的废气逐渐上升,并通过脱硫塔本体2的排气口直接排出;文丘里管1内设置有气体喷淋管1-1,利用喷淋管喷出的水雾对废气进行降温,同时随着水汽与废气的混合,进行初步的脱硫反应,达到初步脱硫的效果,降低脱硫塔本体2的脱硫压力;脱硫塔本体2内设置有脱硫喷淋管2-2,脱硫喷淋管2-2内的水对脱硫塔本体2内的废气进行第二次脱硫,并且多个脱硫喷淋管2-2形成多层次的水雾脱硫,喷淋管后面设置有除雾器2-1;脱硫塔本体2的排气口上设置有气体检测装置2-3,能够确保排出的废气符合排放标准,同时气体检测装置2-3与外部的控制系统相连,能够进行实时监控,根据需要调节喷淋水量;脱硫后的废水堆积在脱硫塔本体2的底部,并且脱硫塔本体2底部通过管道与循环柜4相连通,循环柜4上设置有加碱装置及PH密度检测仪,能够对循环柜4内的浆液进行pH调节,循环柜4连接有补水泵5,所述补水泵5与船舶的海水总管连接,能够实时对循环柜进行补水,循环柜4连接有循环泵5,且循环泵5与气体喷淋管1-1和脱硫喷淋管2-2相连通,循环泵5将循环柜4内的浆液抽取,并且打至脱硫塔本体2和辅助进气管1内,实现废气洗涤;循环柜4与废水处理单元6相通,当循环柜4内的浆液达到一定浓度时,将部分浆液抽取,排至废水处理单元6内进行废水处理,废水处理单元6处理后的油渣通过管道排放至油渣仓7内,同时处理后的废液经由管道直接排放至船舶的排弦外口,废液排放至排弦外口前还通过水检测装置8,能够对废液进行检测,对废液形成良好的水质把控。水检测装置与外部的控制系统连接,实现了实时监控。由于整个系统内未使用板式换热装置,同时循环过程中蒸发量比较大,一段时间内,浆液中的Cl离子浓度就会很高,导致水处理泵等在循环柜下游的设备极易形成腐蚀,针对这一问题,在循环柜4和循环泵3之间设置有静态混合器9,如此,在加碱完毕之后,经过充分混合的浆液PH值维持在PH=7,降低了后续设备的材质要求,也解决了后续设备的腐蚀问题。本技术采用的补水泵在整个装置运行过程中进行少量水补充,对船舶的海水总管的水量影响不大,且对整个船舶的运行不造成影响,同理,后续的排弦外口的排放水量也相对较小,PH>6.5,可以借助已有的其他系统排弦外口,无需单独的排弦外口。运行原理:将废气通过文丘里管进入装置,喷淋管对废气进行初步脱硫;初步脱硫后的废气通过文丘里管底部进入脱硫塔本体内,脱硫塔本体内的脱硫喷淋管形成喷淋水雾,对废气形成二次脱硫,最后废气经由脱硫塔本体的排气口直接排出;脱硫塔本体内的脱硫产生的废水沉积在脱硫塔本体底部,并且排入与脱硫塔底部相连接的循环柜,循环柜利用补水泵引流来的海水和废水形成浆液,浆液通过循环泵重新打入喷淋管内,进行脱硫处理,当循环柜内的浆也超过一定密度时,将部分浆液直接排入废水处理单元内,经废水处理单元处理后产生的油渣直接排入油渣仓内,处理达标的废液排入船舶的排泄外口,直接排放;脱硫塔本体的排气口处设置有气体检测装置,废水处理单元的废液排放路径上设置有水检测装置,通过对排放的废水和废气进行检测,并将输出传送至外部的控制系统,针对检测的数据来对各装置进行调节。在船舶上,现有的系统是常规的使用海水洗涤废气,在准备脱硫塔的同时,需要开设有大尺寸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同时进水管和出水管直接与海水相通,才能满足海水洗涤废气的需求,因此无法在不进船坞情况进行改造。针对这一问题,本技术采用循环柜和循环泵实现了脱硫废水的重复利用。循环泵将循环柜内的浆液打入至脱硫塔内,利用气体喷淋管和脱硫喷淋管来完成废气洗涤,脱硫洗涤后的废水通过脱硫塔本体底部的管道重新回流至循环柜中,达到循环使用,而洗涤过程中因浆液转化为水蒸气而损失的少量液体能够通过补水泵抽取船舶的海水总管内,无需破坏船舶的其他设计。当循环柜内的浆液密度增加,粘稠度不断增大,循环泵中的部分浆液排放至废水处理单元中,循环柜内损失的溶液由补水泵抽取海水总管来补充,补水后混合的浆液满足脱硫的需求,废水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废液pH大于6.5,远远满足排放的要求,同时废液排放量较小,采用的排放管道管径较小,可以借由船舶本身的排弦外口直接排放,无需改变船舶本身的其他设计。本技术取消了常规的板式换热装置,大大降低了海水的需求量,减少了大管径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停航改装的闭式脱硫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塔体和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底部通过弯管连通在脱硫塔塔体的下部,所述文丘里管内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数个进气喷淋管,所述脱硫塔塔体内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数个脱硫喷淋管,排气口上设置有废气检测装置,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有循环柜,所述循环柜内设置有加碱装置及pH密度检测仪,所述循环柜通过补水泵与船舶的海水总管相通,通过管路分别与废水处理单元和循环泵相连,所述循环泵分别与进气喷淋管和脱硫喷淋管相连通,所述废水处理单元一端连通油渣仓,另一端连接至船舶的排弦外口,所述排弦外口与废水处理单元之间设置有水检测装置,所述水检测装置和气体检测装置与外部的控制系统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停航改装的闭式脱硫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塔体和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底部通过弯管连通在脱硫塔塔体的下部,所述文丘里管内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数个进气喷淋管,所述脱硫塔塔体内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数个脱硫喷淋管,排气口上设置有废气检测装置,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有循环柜,所述循环柜内设置有加碱装置及pH密度检测仪,所述循环柜通过补水泵与船舶的海水总管相通,通过管路分别与废水处理单元和循环泵相连,所述循环泵分别与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麦克罗特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