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液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08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31
一种补液照明灯,该照明灯为两个塑料材质的半圆片组合而成,两个半圆片的同一侧各设有一把手,一夹簧将两个半圆片合为一个圆片,所述圆片中间为一通孔,墨菲氏滴管上部输液管置于该通孔中;两个半圆片上分别安装有数个发光二极管,其中一个半圆片上安置有钮扣电池和开关,所述发光二极管均电连接钮扣电池和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补液照明灯使用方便,即使在夜间也能清楚观察滴管的液体状态,并且不影响患者休息。

A refill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液照明灯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夜间补液用的照明灯。
技术介绍
现在补液时常采用墨菲氏滴管,补液时墨菲氏滴管一般都高于补液的手臂。老年人有时因为视力不好,或者夜间灯比较灰暗时,比较难判断液体(盐水)是否滴完。另,护理人员在夜间也常常需要开灯检查,自然会影响到病人的休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补液照明灯,以改进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照明灯为两个塑料材质的半圆片组合而成,两个半圆片的同一侧各设有一把手,一夹簧将两个半圆片合为一个圆片,所述圆片中间为一通孔,墨菲氏滴管上部输液管置于该通孔中;两个半圆片上分别安装有数个发光二极管,其中一个半圆片上安置有钮扣电池和开关,所述发光二极管均电连接钮扣电池和开关。所述的补液照明灯,其中,半圆片外围下缘设有便携式卡片放大镜。所述的补液照明灯,其中,发光二极管与墨菲氏滴管之间由透明塑料隔离。本技术的补液照明灯使用方便,即使在夜间也能清楚观察滴管的液体状态,并且不影响患者休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补液照明灯张开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补液照明灯1是由两个半圆形的塑料片2组合而成。两个半圆形的塑料片的内侧各设有一弧槽,两个半圆形塑料片的同一外侧各设有一把手3,一夹簧3a卡在两个半圆形塑料片的侧面,使其形成一个圆形体。该圆形体中间的由弧槽形成一圆孔4,该圆孔的直径为输液管的管径,墨菲氏滴管上部的输液管5置于该圆孔中。两个半圆形塑料片周边安有数个发光二极管(LED)照明灯6,其中一个半圆形塑料片的底部放置一个钮扣电池7和开关8。所有的LED灯均电连接至钮扣电池和开关。为防止LED灯产生的热量对液体的加温作用,照明灯与墨菲氏滴管和输液管均用透明塑料隔开。考虑到有的患者视力不佳,本技术在两个半圆形塑料片外围下缘处设有便携式卡片放大镜9,其长度约为墨菲氏滴管的长度,该卡片放大镜9套在墨菲氏滴管上。卡片放大镜可以采用现有的超薄高清款,在具体使用时,护理人员揑住补液照明灯的两个把手,使补液照明灯的另一端(A端)张开(如图3所示),使补液照明灯的圆孔套在墨菲氏滴管上部的输液管上。如果需要可以将卡片放大镜套在墨菲氏滴管上。夜间将开关打开,补液照明灯的LED灯和卡片放大镜可以清楚观察墨菲氏滴管的液体情况,完成一个行程后可以取下补液照明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液照明灯,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灯为两个塑料材质的半圆片组合而成,两个半圆片的同一侧各设有一把手,一夹簧将两个半圆片合为一个圆片,所述圆片中间为一通孔,墨菲氏滴管上部输液管置于该通孔中;/n两个半圆片上分别安装有数个发光二极管,其中一个半圆片上安置有钮扣电池和开关,所述发光二极管均电连接钮扣电池和开关;/n半圆片外围下缘设有卡片放大镜;/n发光二极管与墨菲氏滴管之间由透明塑料隔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液照明灯,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灯为两个塑料材质的半圆片组合而成,两个半圆片的同一侧各设有一把手,一夹簧将两个半圆片合为一个圆片,所述圆片中间为一通孔,墨菲氏滴管上部输液管置于该通孔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马建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