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壳体加工的高效注塑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040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壳体加工的高效注塑成型设备,包括导杆机构、注射机构和接料机构;导杆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固定档板、连接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缓冲弹簧和第一传动杆,注射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固定板、支撑柱、进料斗、排料管、注射管和排料螺旋,接料机构包括支撑架、顶板、扇形垫板、配电柜、第二固定板、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传动杆;排料螺旋转动能够将熔融的热塑性树脂通过排料螺旋从注射管中排出,一方面能够控制热塑性树脂匀速均匀向下排出,另一方面可以对热塑性树脂进行搅拌,防止凝结,影响其成型,解决了现有的注塑成型设备无法控制均匀注塑而且无法防止热塑性树脂出现凝结或者不均匀的现象产生的技术问题。

An efficient injection molding equipment for shell mach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壳体加工的高效注塑成型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注塑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壳体加工的高效注塑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9304838B公开了一种注射成型机。该注射成型机即使在产生喷嘴接触力时连结构件产生倾斜,也难以在固定压板倾倒的方向上产生力矩,谋求维持并提高连结构件的防倒塌效果。该注射成型机在底盘上包括:模具,其具有固定压板;注射单元,其具有向模具内注射熔融材料的喷嘴;喷嘴接触机构,其将喷嘴向模具按压;以及连结构件,其连结喷嘴接触机构和固定压板,连结构件具有支承台部和臂部,在支承台部具有与喷嘴接触机构连结的第1连结部,并且,在臂部的上部具有与固定压板连结的第2连结部,喷嘴接触力经由固定压板和连结构件传递到喷嘴接触机构,其中,连结构件的第2连结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壳体加工的高效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机构(1)、注射机构(2)和接料机构(3);/n导杆机构(1)包括第一气缸(11)、固定档板(12)、连接杆(13)、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缓冲弹簧(16)和第一传动杆(17),第一气缸(11)固定安装在固定档板(12)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档板(12)、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之间安装三个连接杆(13),三个连接杆(13)分别位于固定档板(12)、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的三个顶角处,连接杆(13)顶端贯穿固定档板(12),连接杆(13)底端分别贯穿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壳体加工的高效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机构(1)、注射机构(2)和接料机构(3);
导杆机构(1)包括第一气缸(11)、固定档板(12)、连接杆(13)、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缓冲弹簧(16)和第一传动杆(17),第一气缸(11)固定安装在固定档板(12)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档板(12)、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之间安装三个连接杆(13),三个连接杆(13)分别位于固定档板(12)、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的三个顶角处,连接杆(13)顶端贯穿固定档板(12),连接杆(13)底端分别贯穿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每个连接杆(13)贯穿一个缓冲弹簧(16),缓冲弹簧(16)安装在第二支撑板(15)下方,缓冲弹簧(16)顶端与第二支撑板(15)下表面接触,缓冲弹簧(16)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杆(13)上,第一传动杆(17)安装在固定档板(12)下方,第一传动杆(17)顶端贯穿固定档板(12)与第一气缸(11)连接;
注射机构(2)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1)、第一固定板(22)、支撑柱(23)、进料斗(24)、排料管(25)、注射管(26)和排料螺旋(27),第一驱动电机(21)、第一固定板(22)和支撑柱(23)均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4)上方,第一驱动电机(21)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4)上表面中心位置,第一驱动电机(21)底端与第一支撑板(14)固定,第一驱动电机(21)顶端连接第一固定板(22),第一驱动电机(21)顶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22)下表面中心位置,第一固定板(22)两端通过两个支撑柱(23)固定,注射管(26)和排料螺旋(27)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4)下方,排料螺旋(27)顶端贯穿第一支撑板(14)中心位置与第一驱动电机(21)连接,排料螺旋(27)底端贯穿第二支撑板(15)中心位置,注射管(26)包覆安装在排料螺旋(27)表面,进料斗(24)和排料管(25)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4)侧表面,排料管(25)安装在进料斗(24)下方,排料管(25)顶端与进料斗(24)底端连通,排料管(25)底端与注射管(26)侧表面连通;
接料机构(3)包括支撑架(31)、顶板(32)、扇形垫板(33)、配电柜(34)、第二固定板(35)、第二驱动电机(36)和第二传动杆(37),顶板(32)安装在支撑架(31)上方,支撑架(31)安装在顶板(32)顶端上表面,连接杆(13)底端固定在顶板(32)上表面,第二固定板(35)、第二驱动电机(36)和第二传动杆(37)均安装在支撑架(31)内部,第二固定板(35)固定在支撑架(31)内部,第二驱动电机(36)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35)下表面,第二传动杆(37)底端贯穿第二固定板(35)与第二驱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伟朱保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强旭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