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钢管的切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1953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包括:将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沿其周向划分为至少两部分,首先对划分的第一部分圆钢管沿划分的轨迹进行轴向切割,然后进行径向切割后,将所述第一部分圆钢管剥离,再进行剩余部分的切割,直至将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完全剥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切割安全、高效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

A cutting method of circular steel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钢管的切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圆钢管的切割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更新脚步的加快,钢结构因为造型新颖、轻快好省的特点,广泛运用于城市更新以及拆改加固工程中;钢结构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当属大跨度钢结构,主要结构形式有桁架结构、网架结构,上述的诸多结构形式均离不开圆钢管杆件。针对既有大跨度钢结构拆改工作,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圆钢管杆件拆除作业。传统的火焰气割工艺,是使用割炬沿圆钢管断面方向整段切割,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操作人员进行高空作业,主要使用吊篮或者高空车作为操作平台,操作位置相对固定,对固定圆管切割操作方向单一。从施工工艺上来说,因为割炬的割嘴和割炬操作杆呈90°构造,割炬的割嘴转角仅限于中心线左右偏角5-10°。操作人员在进行火焰切割施工的时候,切割上半弧圆钢管管壁时,割嘴可以垂直杆件进行切割;上半弧圆钢管切割完毕后,再进行下半弧管壁切割时,由于割嘴的构造,会造成卡杆现象,因此,需要对上半弧切割范围进行扩大,割嘴才能伸入下半弧管壁进行切割作业。因此,传统工艺增加了火焰切割工程量,增加劳务人员工作时间,降低了施工功效。从施工安全上来说,传统工艺容易造成杆件应力突变,发生“弹崩”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圆钢管切割工艺在切割时杆件易发生“弹崩”现象,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切割安全、高效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包括:将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沿其周向划分为至少两部分,首先对划分的第一部分圆钢管沿划分的轨迹进行轴向切割,然后进行径向切割后,将所述第一部分圆钢管剥离,再进行剩余部分的切割,直至将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完全剥离。所述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当对待切割的圆钢管剩余部分进行切割时,切割顺序采用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对称的方式依次进行。所述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对最后的一部分圆钢管只进行径向切割。所述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还包括在切割前对待切割的圆钢管的性状进行检查的步骤。所述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所述性状包括杆件截面尺寸、杆件厚度和弯曲变形状况。所述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还包括在每一次切割完成后均对剩余部分的圆钢管的性状进行检查的步骤,当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后续的切割。所述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两端均预留有非切割部分。所述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划分的第一部分圆钢管的弧度不大于6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在对待切割的圆钢管进行切割时,先将待切割部分沿周向划分为多个部分,然后采用先轴向后径向的切割方式,分步完成切割。由于每次切割的是圆钢管的很小的一部分弧形,因此使得圆钢管的应力得以逐步释放,有效避免了应力突变造成的“弹崩”现象,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且由于先进行长度较长、弧度较小的轴向切割,更便于切割作业的顺利进行,提高切割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当对待切割的圆钢管剩余部分进行切割时,切割顺序采用相对于第一部分对称的方式依次进行。这样尽量使得圆钢管不同位置的应力均匀释放,最大程度保证安全性。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在每次切割前都对待切割的圆钢管的性状进行检查,以保证下一步切割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圆钢管在切割前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圆钢管在第一部分切割完成后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圆钢管在第四部分切割前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3、第三部分;4、第四部分;5、第一切割轨迹;6、第二切割轨迹;7、第三切割轨迹;8、第四切割轨迹;9、非切割部分;10、第五切割轨迹;11、第六切割轨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3所示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首先根据待切割的圆钢管的杆件截面尺寸、杆件厚度和弯曲变形等情况,将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沿其周向划分为四部分,四部分的投影均为长方形。其中,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和第三部分3的弧度均为60°,第四部分4的弧度为180°,第二部分2和第三部分3分别对称分布在第一部分1的两侧,第四部分4与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和第三部分3对应设置,位于圆钢管的底部。然后对划分的第一部分1圆钢管沿划分的轨迹进行轴向切割,再进行径向切割后,将所述第一部分1圆钢管剥离。具体的,如图1所示,依次沿第一切割轨迹5、第二切割轨迹6、第三切割轨迹7和第四切割轨迹8进行切割作业。检查剩余部分的杆件弯曲变形状况,确认杆件安全后,继续切割作业。再按照第一部分1的切割方式依次对剩余的第二部分2和第三部分3进行切割。由于在切割第一部分1时对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共用的第二切割轨迹6进行了切割,因此在对第二部分2进行切割时减少了沿第二切割轨迹6的切割。而在切割第一部分1时对第一部分1和第三部分3共用的第一切割轨迹5进行了切割,因此在对第三部分3进行切割时减少了沿第一切割轨迹5的切割。最后,对剩余的第四部分4只进行两次径向切割,即沿第五切割轨迹10和第六切割轨迹11分别切割,即可完成全部的切割作业。为了便于切割,在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两端均预留有非切割部分9。作业人员在吊篮中切割杆件时,起始切割点距离杆件焊接球100mm,切割长度200mm。作业人员应位于切割杆件对立侧,避免因杆件切割后应力释放瞬间的“弹崩”现象撞击吊篮及施工人员。切割时采用先在上半部分管壁沿纵向切割4道口,再依次切除上部“瓦片”状管壁,对杆件进行一定程度的应力释放,待杆件应力重新分配好之后,再切割杆件下半部分管壁,直至断开杆件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切割方法通过使用割炬,对圆钢管进行火焰切割,操作简单,作业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即可进行现场施工。通过对圆钢管的管壁进行分片切割,将杆件内的应力进行分级卸载,避免切割作业过程中,因杆件切割后应力释放瞬间产生突变的“弹崩”现象造成操作人员的伤害。还可以通过调节割炬的阀门,调整切割火焰的温度和高度,从而利于薄管、中厚管以及厚管的切割作业,施工速度快,作业功效高。且施工方法简单易行,通过简单培训后,作业人员即可进行现场施工;施工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沿其周向划分为至少两部分,首先对划分的第一部分圆钢管沿划分的轨迹进行轴向切割,然后进行径向切割后,将所述第一部分圆钢管剥离,再进行剩余部分的切割,直至将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完全剥离。/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9 CN 20191133483981.一种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沿其周向划分为至少两部分,首先对划分的第一部分圆钢管沿划分的轨迹进行轴向切割,然后进行径向切割后,将所述第一部分圆钢管剥离,再进行剩余部分的切割,直至将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完全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对待切割的圆钢管剩余部分进行切割时,切割顺序采用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对称的方式依次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最后的一部分圆钢管只进行径向切割。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明张弦周鹏孙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