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稀饭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77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烫稀饭盒,包括盒体、位于所述盒体上端的盖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盒体下端的盒底,所述盒体的下端设有隔套,所述隔套与所述盒体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盒体的内部设有内盒体,所述内盒体卡接于所述盒体的上端。所述隔套用于防止人们被烫伤,所述内盒体使该防烫稀饭盒根据人们的需要盛放不同的粥类食物。

A kind of anti scalding porridge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烫稀饭盒
本技术涉生活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烫稀饭盒。
技术介绍
稀饭盒因其安全卫生、轻巧方便而被一些饭店、餐厅使用,而现有的稀饭盒的盒体大多为单层结构,若稀饭盒内食物的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使用者被烫伤,而且大多数的稀饭盒功能比较单一,一次只能盛放一种粥类食物,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防烫稀饭盒,其上不但设置有用于防烫的隔套,还设置有内盒体使该防烫稀饭盒可以盛放不同的粥类食物。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烫稀饭盒,包括盒体、位于所述盒体上端的盖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盒体下端的盒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下端设有隔套,所述隔套与所述盒体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盒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板为工字形,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粘结板、第二粘结板、连接杆,所述第二粘结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粘结板的宽度,所述第一粘结板和所述第二粘结板由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粘结板与所述隔套的内侧壁粘结配合,所述第二粘结板与所述盒体的外侧粘结配合;所述盒体的内部设有内盒体,所述内盒体卡接于所述盒体的上端,所述盒体的上端设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固定于所述盒体上,所述卡接板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内盒体的上端设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和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板上设有第三粘结板,所述第三粘结板贯穿所述盒体后延伸至所述盒体的外侧,所述第三粘结板与所述盒体的外表面粘结配合,所述卡接板上设有固定槽,所述盒体的侧壁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上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下端与所述卡接凸起的上表面抵接配合。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从上至下呈宽度逐渐减小设置。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的上端设有卷边,所述卷边为所述盒体向外侧卷折后形成,所述盖体的边缘部位设有卷边容纳槽,所述卷边与所述卷边容纳槽卡接配合。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底设有延伸部,所述盒体的下端向所述盒体的内侧弯折后与所述延伸部粘结配合,所述盒体与所述延伸部的粘结部位设有紧压纹线。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所提供的防烫稀饭盒其上设有隔套,所述隔套与所述盒体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隔套可减少盒体内粥类食物的热传导,提升本技术所提供的防烫稀饭盒的防烫能力,避免人们在使用时被烫伤;(2)本技术所提供的防烫稀饭盒其上设有内盒体,能够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来盛放不同的粥类食物,同时,所述盖体上设有限位环和限位凸起,能够对所述内盒体进行固定,防止所述内盒体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晃动,以免造成粥类食物的洒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内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卡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下参考图1-6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一种防烫稀饭盒,包括盒体1、固定于所述盒体1下端的盒底2以及位于所述盒体1上端的盖体3,所述盒底2设有延伸部201,所述盒体1的下端向所述盒体1的内侧弯折后与所述延伸部201粘结配合,所述盒体1与所述延伸部201的粘结部位设有紧压纹线。所述盒体1的下端设有隔套4,所述隔套4与所述盒体1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沿所述盒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板5为工字形,所述支撑板5包括第一粘结板501、第二粘结板502、连接杆503,所述第二粘结板50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粘结板501的宽度,所述第一粘结板501和所述第二粘结板502由所述连接杆503连接,所述连接杆503从上至下呈宽度逐渐减小设置,所述第一粘结板501与所述隔套4的内侧壁粘结配合,所述第二粘结板502与所述盒体1的外侧粘结配合。所述盒体1的内部设有内盒体6,所述内盒体6卡接于所述盒体1的上端,所述盒体1的上端设有卡接板7,所述卡接板7上设有第三粘结板701,所述第三粘结板701贯穿所述盒体1后延伸至所述盒体1的外侧,所述第三粘结板701与所述盒体1的外表面粘结配合,所述卡接板7上设有固定槽702,所述盒体1的侧壁位于所述固定槽702内。所述卡接板7上设有卡接槽703,所述内盒体6的上端设有卡接凸起601,所述卡接凸起601和所述卡接槽703卡接配合。所述盖体3上设有限位环301,所述限位环301上设有限位凸起302,所述限位凸起302的下端与所述卡接凸起601的上表面抵接配合。所述盒体1的上端设有向所述盒体1外侧卷折后形成的卷边101,所述盖体3的边缘部位设有卷边容纳槽303,所述卷边101与所述卷边容纳槽303卡接配合。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所提供的防烫稀饭盒其上设有隔套,所述隔套与所述盒体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隔套可减少盒体内粥类食物的热传导,提升本技术所提供的防烫稀饭盒的防烫能力,避免人们在使用时被烫伤;2、本技术所提供的防烫稀饭盒其上设有内盒体,能够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来盛放不同的粥类食物,同时,所述盖体上设有限位环和限位凸起,能够对所述内盒体进行固定,防止所述内盒体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晃动,以免造成粥类食物的洒漏。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烫稀饭盒,包括盒体、位于所述盒体上端的盖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盒体下端的盒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下端设有隔套,所述隔套与所述盒体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盒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板为工字形,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粘结板、第二粘结板、连接杆,所述第二粘结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粘结板的宽度,所述第一粘结板和所述第二粘结板由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粘结板与所述隔套的内侧壁粘结配合,所述第二粘结板与所述盒体的外侧粘结配合;/n所述盒体的内部设有内盒体,所述内盒体卡接于所述盒体的上端,所述盒体的上端设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固定于所述盒体上,所述卡接板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内盒体的上端设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和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烫稀饭盒,包括盒体、位于所述盒体上端的盖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盒体下端的盒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下端设有隔套,所述隔套与所述盒体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盒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板为工字形,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粘结板、第二粘结板、连接杆,所述第二粘结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粘结板的宽度,所述第一粘结板和所述第二粘结板由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粘结板与所述隔套的内侧壁粘结配合,所述第二粘结板与所述盒体的外侧粘结配合;
所述盒体的内部设有内盒体,所述内盒体卡接于所述盒体的上端,所述盒体的上端设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固定于所述盒体上,所述卡接板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内盒体的上端设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和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稀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板上设有第三粘结板,所述第三粘结板贯穿所述盒体后延伸至所述盒体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显恩
申请(专利权)人:苍南县恒信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