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及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766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伞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及伞。一种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包括伞面本体;所述伞面本体的表面包括变形区域和非变形区域;所述非变形区域包括通过印刷形成的不同于变形区域硬度和弹性的印刷区域。通过印刷形成的印刷区域,改变伞面不同区域的弹性和硬度,造成伞面不同区域变形难易程度的差异,从而诱导收伞时,伞面沿着预先设置好的位置变形,达到自动合片的目的,简化收伞的过程,提升收伞效率,保持收伞后的美观整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伞,其包括上述的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

Umbrella surface structure and 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及伞
本技术涉及伞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及伞。
技术介绍
伞是一种人们常见的生活用品,它主要用于遮挡阳光或雨水,以方便人们出行。市场上的伞一般为布伞或者塑胶膜伞,在收伞时,伞面受力折叠时,伞面会处于紊乱的折叠状态。因此在收伞时需要手工整理,才能把伞面收整整齐。如此,浪费人力和时间,并对收伞人的技巧提出较高要求。如果不整理,会造成伞面褶皱,影响外观,并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及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包括伞面本体;所述伞面本体的表面包括变形区域和非变形区域;所述非变形区域包括通过印刷形成的不同于变形区域硬度和弹性的印刷区域。优选地,所述印刷区域部分覆盖或全覆盖所述非变形区域。优选地,所述印刷区域为框形、条形、三角形、四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印刷区域为通过丝网、喷涂、打印或涂抹的印刷方式形成。优选地,所述印刷区域所用材料为油墨、硅胶或复合材料。一种伞,包括上述的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优选地,所述的伞为多折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及伞,通过印刷形成的印刷区域,改变伞面不同区域的弹性和硬度,造成伞面不同区域变形难易程度的差异,从而诱导收伞时,伞面沿着预先设置好的位置变形,达到自动合片的目的,简化收伞的过程,提升收伞效率,保持收伞后的美观整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伞面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实施方式下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另一种实施方式下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伞面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以三折伞为例,一般来说目前伞面本体1为圆形,在相邻两伞骨架之间呈扇形,其完全铺平即为图中所示的三角形。在本技术中,对伞面的区域进行区分定义为变形区域11和非变形区域12,伞面需要按照虚线所示位置进行折叠收纳,其中变形区域11指的是在收伞时需要折叠(也即需要变形)的区域,而非变形区域12则是无需折叠(也即无需变形)的区域。因此,所述伞面本体1的表面包括变形区域11和非变形区域12。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非变形区域12包括通过印刷形成的不同于变形区域11硬度和弹性的印刷区域2。通过印刷形成的印刷区域2,改变伞面不同区域的弹性和硬度,造成伞面不同区域变形难易程度的差异,从而诱导收伞时,伞面沿着预先设置好的位置(也即变形区域11)变形,达到自动合片的目的,简化收伞的过程,提升收伞效率,保持收伞后的美观整齐。在实际中,所述印刷区域2相较于变形区域11的硬度高、弹性低。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印刷区域2部分覆盖所述非变形区域12,如图2所示,所述印刷区域2为框形。可以理解,所述印刷区域2也可以是条形,当然也可以是两种形式的结合。优选地,在非变形区域的边缘进行设置印刷区域2效果较佳。更好的是,可以根据非变形区域12的大小进行设置,例如非变形区域12面积较大时,呈框形的印刷区域2的宽度可以较宽;而非变形区域12面积较小时,呈框形的印刷区域2的宽度可以较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印刷区域2全面覆盖所述非变形区域12,跟部分覆盖的实施方式相比,所用材料较多,但相应的效果较好。一般来说,采用全面覆盖的方式时,所述印刷区域2的形状则是与非变形区域12相匹配,因此所述印刷区域2为三角形和/或四边形。可以理解,由于非变形区域12分为了多个区域,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的选择。如图4和图5所示,以五折伞为例,伞面本体1上非变形区域12的数量从伞面中心至边缘比三折伞多出两个,同样的,所述印刷区域2可以是部分覆盖所述非变形区域12,也可以是全面覆盖所述非变形区域12(即如图5中所示)。本技术是通过印刷使伞面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利用伞面的应力变形差异,使得收伞时,伞面自动沿着最易变形的位置折叠。因此虽然上述内容是以三折伞和五折伞为例,但是本技术同样也可适用于其它类型的伞,或者是不同形状的伞(并不仅仅局限于圆形伞),只要是伞面需要折叠,可以区分出变形区域和非变形区域的,均可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印刷区域2为通过丝网、喷涂、打印或涂抹的印刷方式形成。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印刷区域2为通过丝网印刷形成的丝印印刷区域。丝网印刷的适应性强,伞面本体通常为布或塑胶膜,其材质较软;而且如前文中所述,印刷区域2的形状不一、面积不一,因此利用丝网印刷能很好的满足不同的需求;此外丝印印刷区域的厚度可控,其厚度可以做到100μm以下,甚至10μm以下,不影响本身伞面结构或者图案的设计。更好的,所述印刷部分为油墨、硅胶或其它复合材料。也即印刷材料可以是油墨也可以是硅胶或者其他材料,或者是混合物。能够形成伞面印刷和非印刷区域特性差异。实施例二一种伞,包括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优选地,所述的伞为多折伞。可以理解,所述的伞还包括用于支撑伞面的伞骨。所述伞并无限制,可以是自动伞、手开伞、雨伞、太阳伞、功能伞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面本体;/n所述伞面本体的表面包括变形区域和非变形区域;/n所述非变形区域包括通过印刷形成的不同于变形区域硬度和弹性的印刷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面本体;
所述伞面本体的表面包括变形区域和非变形区域;
所述非变形区域包括通过印刷形成的不同于变形区域硬度和弹性的印刷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区域部分覆盖或全覆盖所述非变形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收伞的伞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区域为框形、条形、三角形、四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龙林泽黄梓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减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