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梅浓缩汁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1602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梅浓缩汁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青梅,进行冷冻处理;(2)解冻、清洗;(3)将解冻后青梅进行压榨取汁,收集青梅原汁,榨汁后的梅果备用;(4)将梅果采用溶剂进行密封浸泡,得到浸泡后的梅果和梅果提取液Ⅰ;(5)将梅果进行压榨取汁,得到梅果提取液Ⅱ和梅坯;(6)合并梅果提取液Ⅰ和梅果提取液Ⅱ,进行溶剂回收处理,得到梅果提取液,离心处理,得到上清液和沉淀;(7)将青梅原汁和上清液合并,浓缩,即得浓缩青梅汁。该方法能充分提取青梅的汁液和可溶性物质,降低产品的苦味,保留取汁后梅果的外形,并继续用于蜜饯的生产,充分利用青梅资源。

A production method of concentrated juice of green pl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梅浓缩汁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青梅浓缩汁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青梅(Prunusmume)又称为酸梅、果梅,为蔷薇科杏属乔木的果实,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地区一带,以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的产量较大。青梅低糖高酸,总酸(以柠檬酸计算)可达鲜果肉的5%以上,其可溶性固形物中的80%由有机酸提供,主要是柠檬酸和苹果酸,以及少量的酒石酸、草酸、乳酸、乙酸和琥珀酸。青梅是典型的加工型水果,其传统加工产品主要是各种蜜饯,现代加工产品主要有果汁饮料、果酒(包括发酵果酒、露酒等)、果酱等。由于青梅中可溶性物质主要是有机酸和一些小分子酚类物质,因此是一种很好的天然酸味调节剂。酸味调节剂是一类重要的食品配料,具有增加口感舒适度、抑菌防腐、辅助调香、阻止褐变、增加酚类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稳定性等功能。食品生产中主要的酸味调节剂是柠檬酸、乳酸、醋酸、磷酸等几种,这些酸味调节剂都是通过生物发酵后提纯或化学方法生产的,其优点是纯度高,用量可以准确计算,其缺点是口感单一,刺激性较强。青梅汁可以同时提供多种有机酸,而且富含以羟基肉桂酸衍生物为主的小分子酚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作为天然酸味调节剂在饮料、发酵果酒、调味品等产品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用作食品加工酸味调节剂时,一般以浓缩汁或固体的形式为佳,一是水分含量较低而不给食品配方带来大的影响,二是可以降低储运成本。现有的青梅浓缩汁的生产工艺基本都是通过热烫、打浆、酶解、离心、浓缩等工艺生产。如专利200710027568.2公布了一种青梅浓缩果汁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工艺包括清洗、热烫、打浆、酶解、钝酶、过滤、离心、超滤、反渗透浓缩、真空浓缩、高温瞬时灭菌、无菌包装等;201510938726.4也公布了一种青梅浓缩汁的制作方法,其主要工艺包括清洗、去核、打浆、冷冻、解冻、酶解、固液分离、浓缩等。采用该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首先,青梅果皮、果肉中的苦涩味物质大量释放于果汁中,尤其是苦杏仁苷(青梅果肉含有苦杏仁苷0.243~0.623g/kg),热烫过程中又钝化了自身存在的苦杏仁苷酶,导致产品苦涩味过重。其次,工艺比较复杂,出汁率低,成本较高。该工艺需要热烫、去核、打浆和酶解,需要添加水解酶,而且酶解后果渣漂浮在上面,取汁难度大,出汁率低。第三,采用该工艺破坏了青梅果肉的外形,其果渣的二次开发是新的挑战。此外,果渣中也仍然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物质没有被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缩青梅汁的生产方法,该方法能充分提取青梅的汁液和可溶性物质,降低产品的苦味,保留取汁后梅果的外形,并继续用于蜜饯的生产,充分利用青梅资源。本专利技术根据新鲜青梅果肉不仅含有汁液及溶于其中的有机酸、酚类物质等成分,而且也含有一定的苦杏仁苷酶的特性,将其进行冻融取汁,在解冻过程中由于果肉细胞和细胞器的破坏,使果肉中存在的苦杏仁苷酶与苦杏仁苷有充分的接触机会,使其利用自身酶水解绝大部分苦杏仁苷,从而降低梅汁的苦味,并利用溶剂(最好是食用酒精)浸提的方法把残留在果坯中的部分可溶性成分提取出来,提高青梅汁产量,并显著加快梅坯的干燥速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青梅浓缩汁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青梅,进行冷冻处理至其完全冰冻;(2)将完全冰冻的青梅解冻至微冻状态,清洗并滤干水分,然后继续解冻至解冻完全;(3)将解冻完全的青梅进行压榨取汁,收集青梅原汁,榨汁后的梅果备用;(4)将梅果采用溶剂进行密封浸泡,得到浸泡后的梅果和梅果提取液Ⅰ;(5)将步骤(4)中的梅果进行压榨取汁,得到梅果提取液Ⅱ和梅坯;(6)合并梅果提取液Ⅰ和梅果提取液Ⅱ,进行溶剂回收处理,得到梅果提取液,然后将梅果提取液离心处理,得到上清液和沉淀;(7)将步骤(3)中的青梅原汁和步骤(6)中的上清液合并,然后浓缩至目标固形物含量,再经后续处理,即得浓缩青梅汁。在上述青梅浓缩汁的生产方法中: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青梅为绿熟期(表面呈绿色近成熟)的新鲜青梅,是指青梅的成熟度为7-9成,且是表面呈绿色、质地坚硬的青梅梅果。优选的,步骤(1)中冷冻处理时在冻库中进行,冻库中的温度为-35℃到-18℃。优选的,步骤(2)中解冻在冷藏库至室温(优选15~30℃)环境下进行。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微冻状态是指青梅的表面残存少许冰渣(碎冰),青梅果可以一个个分开,即青梅果与果之间能够分开,且青梅质地不再坚硬。优选的,步骤(3)中清洗为鼓泡清洗或喷淋清洗,步骤(3)中完全解冻是指全部青梅梅果已经解冻,青梅梅果整体温度在0℃以上。优选的,步骤(3)和步骤(5)中的压榨取汁采用人力压榨或机械压榨方式,压榨时以不使梅肉挤出梅果为度。优选的,步骤(4)中采用的溶剂为食用酒精,所述食用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5%,其用量以覆盖梅果为宜,浸泡时间为6~48小时。更佳的,所述食用酒精的用量为梅果总体积的30%~120%,以能覆盖梅果为宜。优选的,步骤(4)中将梅果采用食用酒精进行密封浸泡,以减少酒精的挥发。优选的,步骤(4)中采用常规分离方法如过滤等方式将梅果与浸泡液分离,得到浸泡后的梅果和梅果提取液A。优选的,步骤(6)中采用减压浓缩方式进行溶剂回收处理,更佳的,采用低温减压浓缩方式进行溶剂回收处理。优选的,步骤(6)离心时,离心机转速为2000~10000转/分钟,更佳为4000转/分钟,离心时间为5~20min,更佳为10min,离心后的上清液澄清透明。优选的,步骤(7)中目标固形物含量为20~60゜Brix,更佳为30~50゜Brix。优选的,步骤(7)所述后续处理包括灭菌、灌装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青梅浓缩汁苦味显著降低:前人研究表明,苦杏仁苷主要分布于青梅外表皮和梅核中。青梅果肉既含有少量苦杏仁苷,也含苦杏仁苷酶,在新鲜青梅中,苦杏仁苷与苦杏仁苷酶分布于不同的隔室之中。采用热烫、打浆、酶解工艺生产青梅原汁时,热烫工艺使青梅中包括苦杏仁苷酶在内的各种酶都被钝化灭活,但苦杏仁苷的热稳定性较好,因此青梅原汁及其浓缩汁苦味明显。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冻融取汁工艺时,由于冷冻破坏了青梅果肉的细胞和细胞器,使处于不同隔室的苦杏仁苷和苦杏仁苷酶有了很好的接触机会,因此在解冻过程中苦杏仁苷被苦杏仁苷酶水解,从而使青梅原汁和浓缩青梅汁的苦味显著下降。(2)在保持梅果外形基本完整的情况下充分提取了青梅原汁:目前青梅原汁和浓缩汁的生产均需热烫青梅,然后去核、打浆、酶解,热烫使青梅原果胶转变为果胶,去核和打浆操作完全破坏了梅果的外形,而且由于酶解后果肉漂浮于青梅原汁上面,分离果汁和果肉的难度较大,导致出汁率较低。本专利技术采用冻融取汁技术,破坏的是果肉细胞及其细胞器,原果胶降解显著减少,青梅原汁游离于原果胶之间,榨汁时果汁通过果皮的破裂孔被挤出,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梅浓缩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1)采集青梅,进行冷冻处理至其完全冰冻;/n(2)将完全冰冻的青梅解冻至微冻状态,清洗并滤干水分,然后继续解冻至解冻完全;/n(3)将解冻完全的青梅进行压榨取汁,收集青梅原汁,榨汁后的梅果备用;/n(4)将梅果采用溶剂进行密封浸泡,得到浸泡后的梅果和梅果提取液Ⅰ;/n(5)将步骤(4)中的梅果进行压榨取汁,得到梅果提取液Ⅱ和梅坯;/n(6)合并梅果提取液Ⅰ和梅果提取液Ⅱ,进行溶剂回收处理,得到梅果提取液,然后将梅果提取液离心处理,得到上清液和沉淀;/n(7)将步骤(3)中的青梅原汁和步骤(6)中的上清液合并,然后浓缩至目标固形物含量,再经后续处理,即得浓缩青梅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梅浓缩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青梅,进行冷冻处理至其完全冰冻;
(2)将完全冰冻的青梅解冻至微冻状态,清洗并滤干水分,然后继续解冻至解冻完全;
(3)将解冻完全的青梅进行压榨取汁,收集青梅原汁,榨汁后的梅果备用;
(4)将梅果采用溶剂进行密封浸泡,得到浸泡后的梅果和梅果提取液Ⅰ;
(5)将步骤(4)中的梅果进行压榨取汁,得到梅果提取液Ⅱ和梅坯;
(6)合并梅果提取液Ⅰ和梅果提取液Ⅱ,进行溶剂回收处理,得到梅果提取液,然后将梅果提取液离心处理,得到上清液和沉淀;
(7)将步骤(3)中的青梅原汁和步骤(6)中的上清液合并,然后浓缩至目标固形物含量,再经后续处理,即得浓缩青梅汁。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青梅浓缩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青梅为绿熟期的新鲜青梅,是指青梅的成熟度为7-9成,且是表面呈绿色、质地坚硬的青梅梅果。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青梅浓缩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冷冻处理时在冻库中进行,冻库中的温度为-35℃到-1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铭林耀盛陈智毅陈彬
申请(专利权)人:普宁市东昱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