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序抛秧机的分苗机构及分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154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序抛秧机的分苗机构及分苗方法。装置包括变速箱、变速箱第一输出轴、变速箱第二输出轴、左分苗部件、左分苗部件II、右分苗部件II和右分苗部件I。水稻钵体苗被整排取出落到分苗带上时,主动带轮带动所有分苗带沿机具前进垂直方向传动,从而带动分苗带上的秧苗实现精准分苗,各行秧苗由分苗限位格栅限位运动,各行间无交叉,确保分苗的精准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苗机构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分苗行距精准,可适用于任何整排取苗的精准分行移栽。

A seedling divid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rderly seedling thr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序抛秧机的分苗机构及分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抛秧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苗技术。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目前水稻种植分为直播和移栽两种形式,其中移栽有插秧和抛秧两种方式。因抛秧种植方式具有植伤轻、返青快、分蘖早以及稳产高产的特点,所以得到推广应用。目前传统的抛秧方式主要以人工为主,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秧苗间行株距无法保证,整体规整度较差,不利于对秧苗的生长以及后期田间管理。分苗机构是有序抛秧机的核心部件,在抛秧机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接的准取的苗,分苗要均匀,便于下一环节栽植,机构的好坏,直接决定抛秧机的作业质量。现有分苗机构机械结构复杂、效率低、行距无法任意调节、且调节复杂、可靠性差,无法实现高速精准栽植。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分苗高效精准的分苗机构是钵苗有序抛秧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序抛秧机的分苗机构及分苗方法,以实现结构简单、高速高效、分苗行距精准,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种植农艺要求、任意调节行距,且调节方便的精准分苗。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序抛秧机的分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1)、变速箱第一输出轴(9)、变速箱第二输出轴(10)、左分苗部件I(4)、左分苗部件II(5)、右分苗部件II(7)、右分苗部件I(8);所述左分苗部件I(4)和左分苗部件II(5)由左活动销轴(14-1)和左固定销轴(15-1)连接,左分苗部件I(4)可绕左固定销轴(15-1)旋转向上折叠;右分苗部件I(8)和右分苗部件II(7)由右活动销轴(14-2)和右固定销轴(15-2)连接,右分苗部件I(8)可绕右固定销轴(15-2)旋转向上折叠;所述左分苗部件I(4)包括:分苗机构左安装架I(13-1)、2N1个带座轴承(16)、N1个带座轴承安装板(17)、N1个分苗带(21)、N1个从动带轮(22);所述左分苗部件II(5)包括分苗机构左安装架II(13-2)、左固定销轴(15-1)、2N2个带座轴承(16)、N2个带座轴承安装板(17)、N2个分苗带(21)、左主动带轮(20)、N2个从动带轮(22);所述右分苗部件I(8)和右分苗部件II(7)的结构分别与左分苗部件I(4)和左分苗部件II(5)结构相同;N1+N2=n/2,n为抛秧机每趟作业行数;各分苗带(21)彼此独立;所述左分苗部件II(5)通过分苗机构左安装架II(13-2)安装在抛秧机机架上,上方连接取苗部件(3);所述左主动带轮(20)两端分别通过带座轴承(16)固定在分苗机构左安装架II(13-2)上;所述从动带轮(22)通过分苗带(21)连接左主动带轮(20);从动带轮(22)两端分别连接带座轴承(16),固定在带座轴承安装板(17)上;所述带座轴承安装板(17)等距离安装在分苗机构左安装架II(13-2)上;所述右分苗部件II(7)与左分苗部件II(5)结构相同,通过分苗机构右安装架II(13-4)安装在抛秧机机架上;右分苗部件II(7)错位于左分苗部件II(5)的斜上方,以保证所有相邻分苗带(21)之间纵向(抛秧机前进方向)距离等于秧盘横向相邻钵体间距,同时确保将所有从动带轮(22)正投影时,相邻投影之间横向间距与要求的秧苗行距L相等;所述左主动带轮(20)和右主动带轮(18)分别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第一输出轴(9)和变速箱第二输出轴(10)相连;所述左分苗导向格栅(2)固定于分苗机构左安装架I(13-1)上,右分苗导向格栅I(6)固定于分苗机构右安装架I(13-3)上;左分苗导向格栅(2)和右分苗导向格栅I(6)均分别位于对应的分苗带(21)正上方。所述分苗机构左安装架I(13-1)上固定有左分苗限位格栅I(12-1),分苗机构左安装架II(13-2)上固定有左分苗限位格栅II(11-1)、分苗机构右安装架I(13-3)上固定有右分苗限位格栅I(12-2)、分苗机构右安装架II(13-4)上固定有右分苗限位格栅II(11-2);所有各个左分苗限位格栅I(12-1)、左分苗限位格栅II(11-1)、右分苗限位格栅I(12-2)、右分苗限位格栅II(11-2)均各自与正下方的分苗带(21)一一对应。所述变速箱(1)内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相同正齿轮,使变速箱第一输出轴(9)和变速箱第二输出轴(10)沿相反方向等速转动,使两侧分苗带(21)沿横向反方向运行。一种有序抛秧机的分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彼此独立的秧苗整排导入:秧苗经取苗装置(3)整排取出后,使其整排各棵同时分别置于分苗导向格栅左(2)和分苗导向格栅右I(6)内,经导向作用后,分别落入下方与之对应的分苗带(21)上;步骤二,将秧苗整排等距分行:变速箱(1)同时带动所有分苗带(21)沿横向传动,从而带动分苗带上的秧苗实现整排横向分苗,各秧苗依规定间距落入栽插装置,以备栽插。所述秧苗整排导入为逐排持续导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动力传送至变速箱,经变速箱变速驱动左右主动带轮运动,整排取苗后各棵同时分别落入分苗导向格栅左(2)和分苗导向格栅右I(6)内,经导向作用后,分别落入下方与之对应的分苗带(21)上,并随分苗带(21)一起运动,从而实现整排横向分苗,各秧苗依规定间距落入栽插装置,以备栽插。本专利技术具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序抛秧机的分苗机构,针对整排取苗,一次性可以多行同时分苗,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种植行距由分苗带长度精准控制,成行性好,有效解决了现有抛秧技术的无序性,为后期的苗期管理提供了便利,各行之间加装导向格栅,秧苗严格按轨道随分苗带运动,各行间秧苗无交叉干涉,有效解决了分苗的精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取苗装置和分苗机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苗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苗机构传动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苗限位格栅结构示意图图中:1、变速箱2、分苗导向格栅左3、取苗装置4、分苗部件左I5、分苗部件左II6、分苗导向格栅右I7、分苗部件右II8、分苗部件右I9、变速箱第一输出轴10、变速箱第二输出轴11、分苗限位格栅II12、分苗限位格栅I13、分苗机构安装架14、活动销轴15、固定销轴16、带座轴承17、带座轴承安装板18、右主动带轮19、分苗导向格栅右II20、左主动带轮21、分苗带22、从动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分苗机构适于整排取苗后的精准分苗移栽,分苗机构和取苗机构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包括:1-变速箱、2-分苗导向格栅左、3-取苗装置、4-分苗部件左I、5-分苗部件左II、6-分苗导向格栅右I、7-分苗部件右II、8-分苗部件右I。取苗装置3位于分苗部件左II5和分苗部件右II的正上方,整盘秧苗被取苗装置3整排取苗后,经分苗导向格栅左2和分苗导向格栅右I6的导向,精准落入下方的分苗部件上,以备高效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序抛秧机的分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1)、变速箱第一输出轴(9)、变速箱第二输出轴(10)、左分苗部件I(4)、左分苗部件II(5)、右分苗部件II(7)、右分苗部件I(8);所述左分苗部件I(4)和左分苗部件II(5)由左活动销轴(14-1)和左固定销轴(15-1)连接,左分苗部件I(4)可绕左固定销轴(15-1)旋转向上折叠;右分苗部件I(8)和右分苗部件II(7)由右活动销轴(14-2)和右固定销轴(15-2)连接,右分苗部件I(8)可绕右固定销轴(15-2)旋转向上折叠;/n所述左分苗部件I(4)包括:分苗机构左安装架I(13-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序抛秧机的分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1)、变速箱第一输出轴(9)、变速箱第二输出轴(10)、左分苗部件I(4)、左分苗部件II(5)、右分苗部件II(7)、右分苗部件I(8);所述左分苗部件I(4)和左分苗部件II(5)由左活动销轴(14-1)和左固定销轴(15-1)连接,左分苗部件I(4)可绕左固定销轴(15-1)旋转向上折叠;右分苗部件I(8)和右分苗部件II(7)由右活动销轴(14-2)和右固定销轴(15-2)连接,右分苗部件I(8)可绕右固定销轴(15-2)旋转向上折叠;
所述左分苗部件I(4)包括:分苗机构左安装架I(13-1)、2N1个带座轴承(16)、N1个带座轴承安装板(17)、N1个分苗带(21)、N1个从动带轮(22);所述左分苗部件II(5)包括分苗机构左安装架II(13-2)、左固定销轴(15-1)、2N2个带座轴承(16)、N2个带座轴承安装板(17)、N2个分苗带(21)、左主动带轮(20)、N2个从动带轮(22);所述右分苗部件I(8)和右分苗部件II(7)的结构分别与左分苗部件I(4)和左分苗部件II(5)结构相同;N1+N2=n/2,n为抛秧机每趟作业行数;各分苗带(21)彼此独立;
所述左分苗部件II(5)通过分苗机构左安装架II(13-2)安装在抛秧机机架上,上方连接取苗部件(3);
所述左主动带轮(20)两端分别通过带座轴承(16)固定在分苗机构左安装架II(13-2)上;所述从动带轮(22)通过分苗带(21)连接左主动带轮(20);从动带轮(22)两端分别连接带座轴承(16),固定在带座轴承安装板(17)上;所述带座轴承安装板(17)等距离安装在分苗机构左安装架II(13-2)上;
所述右分苗部件II(7)与左分苗部件II(5)结构相同,通过分苗机构右安装架II(13-4)安装在抛秧机机架上;右分苗部件II(7)错位于左分苗部件II(5)的斜上方,以保证所有相邻分苗带(21)之间纵向(抛秧机前进方向)距离等于秧盘横向相邻钵体间距,同时确保将所有从动带轮(22)正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要张文毅李坤夏倩倩胡敏娟祁兵扈凯严伟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