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性良好的DTL铜铝过渡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527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性良好的DTL铜铝过渡接线端子,包括连接端和一体成型的扁平端,所述连接端包括铜连接端和铝连接端,且铜连接端与铝连接端之间一体成型,所述铜连接端和铝连接端的端口处均呈“凹”形设置,且铜连接端与铝连接端之间交错插接,所述连接端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位于远离扁平端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连接端与电缆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对电缆进行一定的夹持作用,防止后续过程中连接端向外部脱出,在对连接端进行压实时,连接端被向内进行压动,从而使得螺纹凸缘向电缆进行运动,嵌入电缆的内部,增加与电缆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减小由于连接端形变电缆与连接端之间出现空隙,进一步提升端子性能。

A DTL copper aluminum transition terminal with good condu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性良好的DTL铜铝过渡接线端子
本技术涉及铜铝接线端子
,尤其涉及一种导电性良好的DTL铜铝过渡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点;电缆在与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气设备进行进出线连接时,大多通过铜铝过渡接线端子进行连接。现有的接线端子大多采用平面连接进行铜和铝之间的连接,接触面积小,导电性能较差;并且现有的接线端子位于接线端的套筒内大多采用光滑结构,在压紧变形后,与电缆的接触性差,不利于导电的进行;现有接线端子内部设有导电膏,当受到外界的冲击时,导电膏易发生堆积,从而导致套筒内的导电膏分布不均,影响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铜铝接线端子铜和铝之间接触面积小,套筒内部光滑表面在变形后与电缆接触性差以及套筒内导电膏可能存在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导电性良好的DTL铜铝过渡接线端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电性良好的DTL铜铝过渡接线端子,包括连接端和一体成型的扁平端,所述连接端包括铜连接端和铝连接端,且铜连接端与铝连接端之间一体成型,所述铜连接端和铝连接端的端口处均呈“凹”形设置,且铜连接端与铝连接端之间交错插接,所述连接端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位于远离扁平端一侧,所述连接端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螺纹凸缘,且连接端的凹槽内部设置有导电膏,所述扁平端开设有通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端远离扁平端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盘,且连接盘靠近连接端的竖直端面中心位置处焊接有内置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置杆插接于连接端内部凹槽中,且内置杆的外壁与螺纹凸缘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盘靠近内置杆的一侧焊接有环形盘,且环形盘与连接端内径之间过渡配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导电膏填充在连接端与内置杆之间的间隙内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手持连接盘,将连接盘进行转动,并向外部进行缓缓拉动,从而使得导电膏从内置杆上脱落,防止由于拉动太快,导电膏直接被拉出连接端,由于内置杆的限位作用,从而使得导电膏均匀的铺设在连接端的凹槽中,从而在电缆放置入时,可以对电缆的周围进行更好的包覆,从而提升导电性能。2、本技术中,将连接端与电缆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对电缆进行一定的夹持作用,防止后续过程中连接端向外部脱出,在对连接端进行压实时,连接端被向内进行压动,从而使得螺纹凸缘向电缆进行运动,嵌入电缆的内部,增加与电缆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减小由于连接端形变电缆与连接端之间出现空隙,进一步提升端子性能。3、本技术中,连接端和一体成型的扁平端,连接端包括铜连接端和铝连接端,且铜连接端与铝连接端之间一体成型,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增加了端子强度,铜连接端和铝连接端的端口处均呈“凹”形设置,且铜连接端与铝连接端之间交错插接,从而增大了铜连接端与铝连接端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导电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纵剖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纵剖内部结构图;图例说明:1、连接端;101、铜连接端;102、铝连接端;2、扁平端;3、连接盘;4、通槽;5、凹槽;6、螺纹凸缘;7、导电膏;8、内置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导电性良好的DTL铜铝过渡接线端子,包括连接端1和一体成型的扁平端2,连接端1包括铜连接端101和铝连接端102,且铜连接端101与铝连接端102之间一体成型,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增加了端子强度,铜连接端101和铝连接端102的端口处均呈“凹”形设置,且铜连接端101与铝连接端102之间交错插接,从而增大了铜连接端101与铝连接端102之间的接触面积,连接端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5,且凹槽5位于远离扁平端2一侧,连接端1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螺纹凸缘6,螺纹凸缘6的截面高度较小,且连接端1的凹槽5内部设置有导电膏7,扁平端2开设有通槽4。具体的,如图1-3所示,连接端1远离扁平端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盘3,连接盘3直径大于连接端1,便于其取下,且连接盘3靠近连接端1的竖直端面中心位置处焊接有内置杆8,内置杆8插接于连接端1内部凹槽5中,且内置杆8的外壁与螺纹凸缘6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导电膏7填充在连接端1与内置杆8之间的间隙内部,使得导电膏7具有一定的厚度,并且导电膏7填满螺纹凸缘6之间间隙,提升导电性,保证了连接端1与电缆之间的连接,连接盘3靠近内置杆8的一侧焊接有环形盘,且环形盘与连接端1内径之间过渡配合,保证了内置杆8始终位于连接端1的内部中心位置。工作原理:在需要对电缆进行连接时,手持连接盘3,将连接盘3进行转动,并向外部进行缓缓拉动,从而使得导电膏7从内置杆8上脱落,防止由于拉动太快,导电膏7直接被拉出连接端1,由于内置杆8的限位作用,从而使得导电膏7均匀的铺设在连接端1的凹槽5中,从而在电缆放置入时,可以对电缆的周围进行更好的包覆,从而提升导电性能;将连接端1与电缆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对电缆进行一定的夹持作用,防止后续过程中连接端1向外部脱出,在对连接端1进行压实时,连接端被向内进行压动,从而使得螺纹凸缘6向电缆进行运动,嵌入电缆的内部,增加与电缆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减小由于连接端1形变电缆与连接端1之间出现空隙,进一步提升端子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性良好的DTL铜铝过渡接线端子,包括连接端(1)和一体成型的扁平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1)包括铜连接端(101)和铝连接端(102),且铜连接端(101)与铝连接端(102)之间一体成型,所述铜连接端(101)和铝连接端(102)的端口处均呈“凹”形设置,且铜连接端(101)与铝连接端(102)之间交错插接,所述连接端(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5),且凹槽(5)位于远离扁平端(2)一侧,所述连接端(1)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螺纹凸缘(6),且连接端(1)的凹槽(5)内部设置有导电膏(7),所述扁平端(2)开设有通槽(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性良好的DTL铜铝过渡接线端子,包括连接端(1)和一体成型的扁平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1)包括铜连接端(101)和铝连接端(102),且铜连接端(101)与铝连接端(102)之间一体成型,所述铜连接端(101)和铝连接端(102)的端口处均呈“凹”形设置,且铜连接端(101)与铝连接端(102)之间交错插接,所述连接端(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5),且凹槽(5)位于远离扁平端(2)一侧,所述连接端(1)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螺纹凸缘(6),且连接端(1)的凹槽(5)内部设置有导电膏(7),所述扁平端(2)开设有通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性良好的DTL铜铝过渡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1)远离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奇慧黄有兵
申请(专利权)人:长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